|
上世纪中叶,在中国内地西方读物缺乏,俄苏文学曾经一枝独秀。那时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成了一代文学青年的「圣经」。可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牛虻》并不是苏联作家的作品,它是十九世纪末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创作出版的。它出版得很早,远在俄国十月革命前。
《牛虻》於一八九七年六月在纽约初版,三个月後它又在英国出版。但是可惜,这部後来在苏联和中国红透半边天的小说在它的故乡乃至整个西方却默默无闻;不要说一般读者,即使是研究文学的人也鲜少听说过它。於是,这部小说创造了欧美文学史和传播学上的一个奇迹。
它的作者伏尼契很长寿,一直活到九十六岁。很有幸,在她的晚年,她看到了自己的成功:由於这作品在苏联影响极盛,苏联读者发现它的作者居然还活着而且就住在纽约!热心的读者得知其作者伏尼契晚景凄凉,苏联政府出面派驻美人员於一九五五年联系上她,送给她十八种苏联文字的着作译本和一万五千美元的稿费。这笔钱在当时是巨资,据说当时纽约一栋房子的价格大约是一万三千元。
除了经济上的支援,这对老人精神上无疑是个更大的慰藉。她全然没有想到,自己早在六十年前写的作品,居然在世界的另一端引起了这麽巨大的反响和崇拜。据不完全统计,《牛虻》在苏联售了约二百五十万本,并两度被改编为电影发行。这里还没包括它在中国还被翻译成中文并出版了一百多万册哩!
《牛虻》为什麽吸引了远在世界东方的俄罗斯和中国读者那麽狂热追捧呢?
这本书几乎可以说是一本充满了铁与血,激励了无数俄国和东欧热血青年成为革命者的文学圣经。它描写的是意大利革命者暨烧炭党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一曲英雄壮歌。
《牛虻》的精彩不仅仅在於它的主题而更在於它宣扬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和坚忍决绝的凄情描写,还在於书中主角亚瑟所持的斯多噶式自我牺牲、自我折磨和爱情的误会及悲剧。
这本书里充满了磁石般吸引青少年人的所有情节:初恋、政治上的背叛、情殇、身心俱疲、宗教出卖且混杂着酷冰与热血。这一切,都发生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奥地利那哥德式阴暗且靉靆(编者注:读音通「爱逮」,意为云多而昏暗的样子)的神秘氛围下。这些,本身就加足了跟青春有关的几乎所有作料。
用「革命」的名义来扮酷青春,崇尚普罗米修斯式的苦修和坚忍,这样的惨烈隳突了多少青春和爱情,又激发了多少为国捐躯的豪情!於是,在十月革命後革命风云突变大动荡时代的俄国,这本小说影响了几乎不止一代人。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冬妮娅、丽达,到《青年近卫军》中的邬丽娅、柳芭再到《卓亚和舒拉的故事》、《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共青城》……究其本源,这样的硬汉和献身革命英雄主义主题的文学鼻祖大概可以追至《牛虻》中亚瑟和琼玛令人扼腕的悲剧结局。伏尼契几乎可以说是创设这一类革命─坚忍英雄主义主题的原始教母。
没想到,一个多世纪前这部作品却最早是在纽约出版的。而且这本书刚出版时饱受非议,被判为渎神且宣扬反叛、有毒害青年倾向。但它墙内开花墙外香,出版次年即被翻译成俄文盛行,甚至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半个多世纪间,在世界的另一端它被奉为红色经典,滋养了不止一代人。
本书作者伏尼契出生於爱尔兰,原名艾捷尔.莉莲.布尔。她刚出生即丧父,主修音乐。一八八七年她到旧俄做音乐家庭教师期间接触俄国革命者、同情革命。返回伦敦後她曾与恩格斯和俄国革命理论家普列汉诺夫结识,受到革命思想影响。後她跟从西伯利亚逃亡到英国的东欧爱国志士伏尼契结婚。
伦敦曾是意大利革命流亡者们云集之地。伏尼契经常和他们来往,从这些革命者中汲取了丰富的政治思想营养及源源不断的文学创作素材,为此後成功地塑造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形象牛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九二○年代伏尼契移民美国。她丈夫成为古董书商,她则靠改编和教音乐谋生,同时也酷爱写作。除了《牛虻》外,她还写了其他小说,但它们的名声皆不能跟《牛虻》同日而语。
她的晚年,除了受到苏联政府的资助,当时中国青年出版社得知她的情形,也於一九五五年五月寄付了她五千美元稿费。伏尼契激动地给中青社写了回信。对她而言,这次收到不仅是稿费,而是地球另一端中国人民的挚情。
伏尼契一九六○年於纽约逝世,遵照她的遗言,她的骨灰撒在了纽约的中央公园。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