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6|回复: 0

偶像派法官:法官也能成为流行文化偶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7 22: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偶像派法官.jpg

  图:电影《司法女王》讲述美国现任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的故事

  法官也能成为流行文化偶像?没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现任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就是那麽受欢迎。去年美国甚至拍了两部关於她的电影,今年三月都在香港上映。首先放映的是传记片《On the Basis of Sex》,香港将其译为《司法女王》。这个译名令人联想到特权和封建制度,但其实金斯伯格毕生争取的是平权和民主。她的平权理论扭转了最高法院百年来对性别议题的态度。她的理论有何独特之处?这还得从她的个人经历说起。

  上世纪中的美国处於一个转折时期,那些曾经「只限男性」的领域逐渐出现女性的身影。一九五○年,哈佛法学院终於向女性敞开了校门。在丈夫马丁的支持下,金斯伯格於一九五六年考入哈佛法学院,与比她高一班的丈夫成为校友。她入学那年,五百多名学生里只有九位女生,但这个新气象已经令院长感到不安。他在迎新晚宴上要求她们逐个解释:「这个本应属於男人的位置,为什麽被你占了?」

  马丁毕业後在纽约找到了工作。当时马丁刚完成癌症疗程,随时都有复发的可能。为了支持丈夫的律师梦,金斯伯格离开了哈佛,带着年幼的女儿跟他一起搬到了纽约。不过,她并没有放弃学业,而是转到了哥伦比亚法学院,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然而,她面试了十三家律师行都被拒绝了。身为女性和一位母亲,她推不动律师行的大门。

  在一名哥伦比亚法学院教授的「威胁」下,金斯伯格终於找到一份工作。那名教授向地区法院的法官放下狠话:「如果你不给她一个机会,以後就别想我推荐学生做你的法官助理。」金斯伯格在地区法院工作了三年,直到另一位教授推荐她去罗格斯大学的法学院任教。

  那是一九六三年,美国当时只有三家法学院聘任两名以上的女教师,而罗格斯大学就是其中一家。来到这个开明的学院後,金斯伯格才发现自己的工资比男同事少。院长解释说:「学院的资源就这麽点儿,你的丈夫又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所以你的工资比他们低也是合理的。」在院长的心目中,养家是男人的责任,妻子靠着丈夫就行了,因此她的收入少点也无妨。

  金斯伯格加入罗格斯大学的那年,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我有一个梦》。黑人民权运动激励了第二波女权运动,更多的女性开始挑战那些歧视妇女的法律。她们认为这种法律违反美国宪法的平等保护条款,因而要求法院将其废除。

  其实,女性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向法院提出类似的诉求,但均以失败告终。无望的抗争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历代的最高法院法官认为,法律对女性的种种限制是对她们的保护,而非束缚。外面的世界那麽复杂,她们还是待在家里安全。

  外界的性别歧视被金斯伯格和马丁挡在家门之外。在家里,两口子是平等的。他们一起承担做饭、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更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在马丁身上,她看到男性对参与家庭生活的渴望。

  社会和家庭的两性氛围截然相反,这使金斯伯格发展出一个独特的性别平权理论。当时,大部分的理论都侧重於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将女性视为性别歧视中唯一的受害者。这些理论强调女权,将男性放在女性的对立面。

  然而,金斯伯格的理论却将男性和女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她认为,性别歧视源自「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观念。刻板的性别角色将女性束缚在家,将男性束缚在职场。有事业心的女性得不到平等的机会,顾家的男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男性不是女性的对立面,而是跟女性一样都是性别角色定型的受害者。这个充满包容性的理论将男性拉进了女性的阵营。

  金斯伯格的理论相对温和,依然尊重传统的性别分工。她没有否定「男主外,女主内」这个普遍的现实情况,也没有鼓吹女性多出去工作或男性多承担家务。她的主张很简单:两性均有选择事业和家庭的权利,而法律应该包容及尊重人们的选择。

  这个温和的平权理论会被最高法院接受吗?当时最高法院的九位法官全是男性,很难理解女性的困境,因此金斯伯格决定调整战略。她从男性当事人入手,通过指出性别歧视法对男性的不公,揭露以性别为本的法律是多麽的不合理。《司法女王》就是围绕这麽一个案子。那是金斯伯格夫妇唯一联手处理的案件,所以很适合电影剧情的发展。不过,金斯伯格认为最能代表自己理念的案件是她一九七五年为史提芬.维森费尔德起诉美国卫生教育及福利部部长的案子(Weinberger v. Wiesenfeld)。

  史提芬和他的妻子宝娜是一对非传统夫妻。宝娜是一名教师,她的收入是史提芬的三至五倍,所以家里的经济支柱是宝娜,而非史提芬。不幸的是,宝娜生下儿子後因难产过世。为了抚养儿子,史提芬决定放弃全职工作直到孩子上学为止。他於是代表自己和儿子申请遗属抚恤金,但政府拒绝了史提芬的申请。原来,根据当时的法律,寡妇能获得抚恤金,但鳏夫不能,这等於是逼史提芬在儿子和生计之间做出选择。法律为什麽区别对待两性?

  法律的偏见源自立法者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养家餬口只是父亲的责任,而生儿育女只是母亲的责任。失去父亲的家庭就失去经济来源,抚恤金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缺口。对立法者来说,妻子不可能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丈夫也不会愿意做家庭主夫,但史提芬和宝娜偏偏就是这麽一对夫妻。他们的非传统生活模式掉进了立法者的认知黑洞。

  宝娜和史提芬都是性别角色定型的受害者。宝娜与其他男教师一样缴纳社会福利金,但她的性别却令家人无法获得同等的保障。史提芬跟单亲妈妈一样需要经济补助以照顾孩子,却因为他的性别得不到同等的援助。就像金斯伯格所说:「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导致法律漠视宝娜的工作对家庭的贡献,以及史提芬的陪伴对儿子的重要性。」

  幸好金斯伯格的平权理论赢得了最高法院的支持。法官们一致裁定有关条例违宪,部分判词更犹如出自金斯伯格之口:「虽然数据显示家庭的经济支柱多数为男性,但这不是法律轻视职场女性的依据。」

  金斯伯格代理的一系列案件奠定了男女平权的理论基础。她的贡献促使卡特总统於一九八○年任命她为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法官。一九九三年,当克林顿总统提名她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时,她在参议院获得九十六比三的压倒性胜利。反观去年特朗普总统提名的大法官卡瓦诺,他仅以五十比四十八的成绩低空飞过。金斯伯格充满包容性的平权理论团结了两个性别和两个政党。

  金斯伯格今年八十六岁,已经在最高法院任职超过二十五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粉丝却越来越年轻。近年来,她的头像被八○後和九○後的粉丝印在T恤上,她甚至还被修成超级英雄的模样。这些行为看似玩儿闹,其实是美国青年对社会日趋分化的反抗。他们对金斯伯格的崇敬,是对她提倡的包容性社会的憧憬。

  【来源: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5 0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