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9|回复: 0

港湾春暖喜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5 08: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港灣春暖喜論文.jpg

  图:京都的「哲学家之径」现在已成为热门」的景点   网络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从内地来中大(编者注:香港中文大学)交流的文学学者,不论是古典文学的、现代文学的,还是比较文学的,颇有古书所说「丽典新声,络绎奔会」之概。校内的中央道和士林路,是各地学者开会时、就餐时、漫步时、来往宾馆时的常经以至必经之路,路旁有松树、竹树、相思树、杜鹃花之属,甚具园林之胜。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和日本的京都大学,都有小路名为「哲学家之径」(Philosopher's Path);我仿其名,将上述的路径称之为「文学家之径」。黄维梁

  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海岸线绵长而曲折的香港,有很多个小海湾。在学术文化交流领域,吐露港湾的「吞吐量」极大。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实施以後的十多年间,它大概是两岸与香港之间学术文化交流量最大的一个。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金耀基教授,描写校园所在这个港湾的山水,以「雄奇」形容马鞍山,以「峻秀」形容八仙岭,以「清丽」形容吐露港。山水如此,回忆当年大中华地区学术文化交流的盛况,在我比较熟悉的人文方面,印象也是这样的雄奇峻秀清丽。

  社会学者金耀基1977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锐意发展院务,对促成各地人文及社会学科学者的互动,建树尤多。新亚有一建筑名为人文馆,显得特别熠熠生辉。新亚一建筑中还有雅舍名为云起轩,参与交流活动者常在此用餐或进行「沙龙」,人物俊秀,来去如风起云涌,云起轩可以又名「云涌轩」。与两岸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学术交流的活动很多,其中的一项盛事,是1983年年迈的朱光潜(1897-1986)专程从北京来到书院主持「钱宾四学术文化讲座」,比朱氏年长两岁的钱穆(1895-1990)则专程从台北前来与朱氏会面。在海峡两岸不互通的时代,美学大师与国学大师的相会堪称「奇遇」,而中大新亚书院是个美丽的交汇点。

  数十年中,令人难忘的交汇甚多。1981年秋天,中大中文系举办「中国现代文学研讨会」,与会者包括本校教授余光中(1974-1985年在中大任教),和来自上海的王辛笛、柯灵。王辛笛有诗卷名为《手掌集》,会上余光中有论文析评之,戏称为他「看手相」,一时传为美谈。柯灵来开会,初读余光中的散文,如初遇美人般惊艳,自谓从此「耽读」,引以为晚年一乐。是年9月,内地公布了两岸通邮通商通航即「三通」的政策,但其实施贯彻尚需时日;《乡愁》的作者余光中,原本在台湾教书,中大这个盛会,间接拉近了两岸的文化距离。中大在两岸的学术文化沟通架起了桥梁,应记一功。中大和其他香港的大学,其各院系各专业,对两岸三地的学术文化交流都有不少贡献,这些我无力细细论列。单在中大方面,而且是关於文学的,我因为多有参与,则有条件记述。

  改革开放以来,从内地来中大交流的文学学者,不论是古典文学的、现代文学的,还是比较文学的,颇有古书所说「丽典新声,络绎奔会」之概。校内的中央道和士林路,是各地学者开会时、就餐时、漫步时、来往宾馆时的常经以至必经之路,路旁有松树、竹树、相思树、杜鹃花之属,甚具园林之胜。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和日本的京都大学,都有小路名为「哲学家之径」(Philosopher's Path);我仿其名,将上述的路径称之为「文学家之径」─当然,从「博文约礼」的中大整体来说,称为「文化径」会更为妥帖。

  本文要重点记述的,是「大湾区」内吐露港湾畔的香港文学交流活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决定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文学反映时代社会,内地学者研究香港的种种事物,包括香港文学,最初是为了藉此加强认识香港社会,以利香港回归。香港本身的学者,研究香港文学者少,这方面的专论寥寥;内地学者研究之,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可藉此「填补空白」,更可对所谓「文化沙漠」的港人表示关怀,为其打气加油。(香港当然绝不是「文化沙漠」,这里按下不谈。)「大湾区」的学术机构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社科院的学者,在内地是研究香港文学成绩最显着的。这些研究者经常来香港收集资料、访问作家,或参加会议,讨论切磋。我策划或参与策划的三次文学会议,一是1988年的「香港文学研讨会」,二是1993年的「两岸暨港澳文学交流研讨会」,三是1999年的「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我记忆犹在,第二、第三个研讨会更有会议论文集的资料可印证,下面试为记述。

  1988年那一次,由中大和香港三联书店合办。中大有「亚太研究中心」,其副主任是社会学系的刘兆佳教授。其时「香港学」兴起,刘氏本人在中心从事的是香港社会和政治的研究。我向他建议在其下设立一个香港文学研究室,他爽快答应,拨出一间近十个平方米的办公室,以及半个研究助理(她每日上班半天),以供我应用。规模虽然很小,这样一个香港文学的研究机构,在香港的学术界,却可能是首个。负责是次研讨会筹备工作的,主要是此室人员——就是我和半个助理,以及从广州来访的暨南大学一个年轻研究生(如记忆无误,是何龙)。这个在香港有开创意义的香港文学研讨会,宣读的论文有三数十篇,与会者包括好几位广州来的学者。由於经费有限,会议结束後没有出版论文集。

  1992年11月海峡两岸经过商谈,达成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的「九二共识」;翌年初我受命参与筹备「两岸暨港澳文学交流研讨会」,担任会议的秘书长,此会议由鑪峰学会和中大新亚书院合办。鑪峰学会在1989年成立,成员多为有台湾学术背景的香港的大学教授、讲师,金耀基是创会会长。当时两岸的政治气氛良好,大陆有柯灵、谌容、陆士清等,台湾有余光中、齐邦媛、马森等,前来香港开会。「大湾区」的与会者,香港有梁锡华、璧华、陈耀南、潘铭燊、黄国彬、黎活仁、黄坤尧,广州有王晋民、潘亚暾,澳门有云惟利、黄晓峰。这些与会者或宣读论文,或发表讲话,共有三十余篇文字,都围绕着中华文学交流互动这个主题,其中有宏观中华文学前途的,也有析论作家作品的。会议上我提交的论文题为《八十年代以来两岸香港的文学交流》,是点题之篇。两岸港澳之间的与会者,在天朗气清、凤凰木繁花初艳的五月,於吐露港湾畔轻松谈文,舒畅说艺;开会之外,新亚院长和鑪峰会长分别设宴招待,与会者既享受美酒佳肴的口福,也享受言谈风趣的耳福。这次会议中,「大湾区」的学者固然一片圆融,两岸的学者也文质彬彬如一家的亲和。

  另一个「春天的约会」在1999年的四月。新亚书院创立於1949年,1999年有建校五十周年之庆。院长梁秉中筹划各项庆典活动,其一是与香港艺术发展局合作,举办「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由该局文学委员会慨然拨发大笔款项玉成其事。1997-1998学年我休假,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默士达学院(Macalester College)担任韩福瑞(H.H. Humphrey)客席讲座教授;新亚院长和文学委员会主席「飞书」(Fax)或打长途电话到美国,请我筹办这个会议。1998年夏天,我客座期满返回香港,即着手筹办。

  多年来我在亚欧美洲各地参加过种种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则筹办过(如上述两个),对此次经费充裕的会议该如何举办,颇有新思维。我将想法告诉院长,他欣然采纳,於是先组成一个「研讨会筹备委员会」,成员除了院长和我之外,还有本港各大院校的教授和讲师,即何沛雄、邝健行、陈志诚、黄国彬、黄子程、黎活仁、陈国球、王良和等,共十人。经过筹委会多次开会商量,半年後研讨会顺利召开,一连三天,与会学者逾百人,诚然是「百人讨论百年香港文学」的盛会。宣读的论文有六十多篇,论文作者除了两岸三地学者之外,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加拿大、美国的,充分具备国际性。

  本文关注的是「大湾区」的文学交流,所以这里只列出香港除外的「大湾区」论文作者名单:李育中、潘亚暾、许翼心、王剑丛、艾晓明、锺晓毅,他们都来自广州。是次会议论文涵盖香港文学的多个方面,刚刚所举李育中等六位元的论文,论述内容包括如何编写香港文学史、金庸小说、李碧华小说等。从这些论文和会议上他们的发言,我们看到广州学者的香港文学研究,已具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对香港社会的认识也如此。「一国两制」中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有了越来越深的体验;例如,香港一些小说出现的餐饮词语「飞沙走奶」「鸳鸯」「奶昔」「蛋治」「多士」等,他们不但已明其意,且已饮、已吃其品了。香港报章副刊的专栏杂文是普及文学的重镇,他们已「识荆」了。当然,香港的学者与同行交谈,读同行论着,对他们的认识也大大加深了。

  广州几位学者赴港开会之前,已发表过多种专着或专文。以言专着,就有潘亚暾与汪义生合写的《香港文学史》,有许翼心的《香港文学观察》,有王剑丛的《香港文学史》、《20世纪香港文学》、《香港作家传略》、《香港精粹散文赏析》,有锺晓毅的《香港文学史》(通俗小说卷)、《金庸传奇》、《亦舒传奇》。穗城的这些学者,经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十多年的研究,和穗港两地的学术交流互动,一造又一造,已得到丰年穗禾稻米一样的收获。内地学者着作的内容也许有欠中肯周延之处,引用的资料也许有差错遗漏,然而,他们毕竟有了很好的成绩。反观香港的学者,不要说1999年研讨会召开之时,甚至一直到现在,都鲜见「香港文学史」一类的专着——1985年出版的拙着《香港文学初探》只是一本论文集,不是香港文学史或香港文学概论。最近(2019年三月)有报道称「大湾区」内深圳市的GDP(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香港。我估计,二十世纪之末,在香港文学研究方面,广州的「学术生产总值」(我自铸的新词,可称为GAP,即gross academic product)已超过了香港。

  在研讨会宣读论文,无论中外,一般规定只能用十到二十分钟。很多与会者千里甚至万里迢迢而来,且所撰论文往往是洋洋一二万言,就只有这样短短的时间供其讲演,岂不可惜?是次研讨会有筹委共十人,来自不同的院校,有此「阵容」,我乃请诸位筹委「认领」港外的与会者(自然包括穗城的学者),也有由我「分派」的,请各人在研讨会举行之前或之後,到不同的院校演讲或主持座谈。这样「人尽其才」,在研讨会上宣读论文参与讨论之外,多了学术交流的机会,香港文学又得到广泛的宣讲,岂不善哉?我认为这样的「人才增值」做法,值得举办研讨会的人考虑采用。

  那年四月,春暖花开,吐露港湾以至整个香港的大小港湾,湾畔相思树的黄色小花洒得遍地金黄。在中大校内校外的大小各种会议中,各地同行一起议论香港文学,交流心得。这样的文雅风光,相信是历代文人所希冀的。

  【来源: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3 2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