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6|回复: 0

让人们对筷子「刮目相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7 11: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讓人們對筷子「刮目相看」.jpg


  图:不少人用餐时左右开弓,同时使用勺子和筷子

  
  你用什麽吃饭?这个看起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竟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王晴佳的《筷子:饮食与文化》以丰富的材料和生动的文笔对此作了分析。本书原为英文,此後又有了日文版和韩文版,现在又译成了中文,使身处筷子发源地者得以方便阅读,真是中文读者的一桩快事。对西方人而言,此书无疑开辟了一条获取「新知」的渠道,而对从小就使用筷子的中文读者来说,阅读此书除开阔眼界外,更令人对每天都用到的筷子「刮目相看」。
  
  作者至少回答了三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是什麽时候开始用筷子吃饭的,我们为什麽用筷子吃饭,用筷子吃饭给我们带来了什麽?胡一峰
  
  《筷子:饮食与文化》以考古材料与文献相结合,对「筷子」的起源作了一番探究。从考古材料来看,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不少动物骨头制成的长短不一的棍,有的考古学家称之为「骨箸」,认为很可能是筷子的前身。这些原始筷子并非仅用来取食,也是一种厨具。同时,新石器时代骨制、金属制的刀、叉也有发现,但数量少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刀叉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了筷子与刀叉的此消彼长。王晴佳认为,从战国开始,用餐具取代食指取食,才逐渐成为多数中国人首选的餐饮习俗,而手指取食最终被摒弃,则到了汉末。那麽,筷子靠什麽在餐桌「争夺战」上胜出呢?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大体而言,一方面是取食的实际功能所需,另一方面自然是餐桌礼仪等文明规范的变迁。
  
  筷子如何博得「C位」
  
  从取食的实际需要来看,吃什麽和怎麽吃,都影响到了筷子的命运。吃过中餐的人,相信都听过「趁热吃」这句客气话。从自然条件上说,这种偏好与中国大部分地区除了夏季都寒冷乾燥有关。正是中国人的热食偏好,显出了筷子作为餐具的优越性。道理很简单,如果用手去取炖煮或者浸泡在滚烫肉汤里的食物,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不过,把热的食物送到嘴里,可选择的工具并非只有筷子一种,至少还有勺子。对於炖煮的食物比如各种「羹汤」而言,用勺子吃确实更加方便。因此,筷子刚出道时,并没有马上占据「C位」(网络用语,象徵中心位置)。在中国古代很长一个时期内,勺子才是主要的餐具,筷子不过起到辅助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筷子虽处次要地位,却也是必要的餐具。羹汤里有肉或蔬菜时,用筷子可以把它们方便地送入口中。更何况,筷子还可以用来搅拌、混合煮食器中的食物。
  
  王晴佳认为:「真正推动筷子广泛使用的,是日益受到青睐的面食,始於一世纪的中国,其他地区则稍晚一些。在这之前,勺子是主要的饮食工具。」筷子地位的上升,一方面与吃米饭有关,在以稻米为主食的南方地区,筷子在夹取成块的米饭时显露出更大的优势。而且,从宋代开始,稻米的食用与前代相比有了明显增加,烹饪技术也飞速发展,吃食的丰富进一步促进了筷子的使用,这也促使孟元老作出了「今皆用箸也」的判断。面食的丰富使传统意义上的「饭」与「菜」合而为一,尤其是饺子和面条的普及,对筷子的使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前地位更高的勺子反而变得可有可无了。
  
  食物的形态也为筷子「上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般而言,以肉食为主的地区,刀叉会占上风,隋唐时期人们食用的肉类食品增加了,人们使用的餐具却依然和汉代、魏晋时一样是勺子和筷子。王晴佳认为,这是因为唐朝人承接了两汉及此前的烹饪传统,在烹调前把肉切成一口大小,於是,筷子依然是理想的取食工具。而且,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炒这种烹饪方法开始流传。被炒制的食物体积不能太大,因而筷子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这一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造访日本的法国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有过十分辩证的论述:「小块的食物和可食的食物,具有一种一致性:食物呈小块状以便入口,而小块食物也就体现了这一食物可吃的特质。东方食物与筷子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仅仅是功能性或工具性的:将食物切小是为了能用筷子夹住,而使用筷子也是因为食物已经被切成了小块,二者相辅相成。这样的关系便克服了食物与餐具之间的隔阂,使二者融洽无间。」
  
  这本书还指出,对筷子流行产生影响的,除了吃什麽之外,还有怎麽吃。具体而言,合食制的流行促进了筷子的使用。合食制起源於宋代,到明代已经相当普遍。而涮肉以及火锅等大家欢坐一桌的餐食的流行,更使筷子变得不可或缺。
  
  「筷子」里的文明
  
  如书中所言「食品生产、制作的方式改变,对饮食工具的选择有重大影响」。反过来看,筷子「征战」餐桌的过程,也为改变文明的内涵作出了贡献。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文明与野蛮具有相对性,二者并非截然对立。彼时以为文明者,他时以为野蛮;彼国视为文明者,他国以为野蛮,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书中指出,历史上从很早开始,东亚人特别是中国人,就以使用餐具与否来区分文明程度的高下。到了宋代,士人更加看重自己的文化传统,往往用是否使用餐桌和餐具吃饭,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明程度。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甚至认为只有用餐桌、餐具,才符合圣人的要求。但实际上,双腿垂下来坐在椅子上,并非汉人固有,而是一种「胡俗」。人们对於筷子的态度,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变。史料记载,来到大明王朝的朝鲜人,发现当时中国人不再使用勺子吃饭,感到十分震惊。直到现代,韩国、朝鲜仍然使用成套的勺子和筷子进餐,这在某种意义上保存了中国的古礼。而今天的中国人发现在韩国买筷子必须买勺子,也会觉得十分惊讶。这种有趣的「循环」,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明的非线性演变模式,有助於培育多元包容的心态。
  
  在发展和传播的漫长历史中,筷子还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隐喻。据说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定情诗是「少时青春老来黄,每结同心配成双。莫道此中滋味好,甘苦来时要共尝」。如果将之视为一道谜,那麽谜底就是筷子。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筷子的多重寓意。首先,筷子成双成对、不可分离,与夫妇偕老的愿景相脗合;其次,筷子与滋味有关,可以引申为同甘共苦,品尝人生况味;最後,筷子是生活必需品,也可指代生活本身。明代之後,「筷子」的称谓取代了古老的「箸」,其谐音是「很快有子」,在多子多福的文化祈愿下更能讨得口彩。因此,在中国,筷子自古以来就承担了「求亲」的任务。筷子也经常出现在越南、日本等亚洲国家有关爱情、婚姻的传说故事里。比如,在日本,筷子被誉为「生命的支柱」,用来纪念人生中重要的日子。
  
  筷子在生活中的使用还有许多别的讲究,有些属於风俗,有些可能就可归入「迷信」,不少流传至今,对此书中也引用大量史料作了富有趣味的说明。不同质地的筷子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佛经中把「竹箸瓦碗」认为「和尚家风」就是一例。范进中举的故事流传甚广,而当它被纳入「筷子」的文化视野下时,下面这段话就有了新的意涵:「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後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尊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箸来。范进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可见,竹箸象徵清廉简朴,象牙、黄金质地的筷子则代表骄奢淫逸。在特定的道德语境下,筷子成了表达价值规范和伦理诉求的媒介。
  
  诗文和图像的史料价值
  
  复旦大学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葛兆光说,《筷子:饮食与文化》「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文化史着作,也许,这是筷子第一次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课题」。其实,除了有趣的内容之外,这本书还给人方法论的启发。
  
  首先是器物与文明的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确实存在一个随着唐文化的传播而初具规模的「筷子文化圈」。亨廷顿在其着名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把世界划分为三大文明,即西方基督教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和中东伊斯兰文明。世界上还存在三大饮食文化圈,一是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二是欧洲、南北美洲、澳洲等地,还有就是东亚。而三大饮食文化圈对应了三种取食方式,即用手指取食、刀叉和筷子,有意思的是,这又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儒家文明大体符合。从中我们又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器物与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器物更具「文化惰性」而难以在岁月流逝中改变,因而也就更执拗地表达着一种文明最内核的主张。
  
  其次是以诗文和图像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技巧。从古到今,可能没有哪位史学家有意识地为「筷子」保存过史料。令人惊叹的是,王晴佳不但从史籍中鈎沉历朝历代使用筷子的痕迹,从壁画等材料中寻找古人使用筷子的视觉图像,而且还从浩瀚的文献中搜罗了大量诗歌、小说等材料,生动地说明筷子是一种文化密码,就好像满月在中华文化中预示着团圆,而柳条象徵着离别那样,寄托着人们不同的心理和情绪。书中引用了李白的《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以及宋代郑獬的「投箸不能食,却立倚长松」,表明「投箸」代表了一种伤感的心情。而敲打筷子则可以抒发喜悦的心情,白居易就写过「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来表达他与刘禹锡相逢时的高兴。这一切无疑都为我们理解筷子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帮助。
  
  在全书的结尾,王晴佳写道:「总之,筷子数千年来陪伴着东亚、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已经成为连绵不绝的文化传统。如同生命一样,这一充满活力的传统,将会赓续延绵、代代相传。」而据我的观察,当下不少年轻人用餐时左右开弓、同时使用勺子和筷子的情况似乎也在增多,这或许和近二三十年来西餐、韩餐、日餐等涌入中国有关。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永不停息,餐桌可能只是极小的一例,却也折射出文化变迁的毫光。从这个意义上说,筷子的故事必然将继续延续,也必然会不断改写。
  
  【来源: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2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