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8|回复: 0

青铜时代 铸造文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2 11: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ry 于 2019-5-12 11:18 编辑

21青銅時代 鑄造文明.jpg

  图:⑦战国曾侯乙墓出土「镂空蟠螭纹铜尊盘」,采用失蜡法制造,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在国际史学研究领域,把人类使用青铜兵器和工具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这个概念由丹麦史学家克.吉.汤姆森(Christian Jurgensen Thomsen,一七八八至一八六五年)最先使用。青铜,是指红铜与其他金属的合金。常见的铜与锡合金,为锡青铜;铜与铅合金,为铅青铜;其他还有铅锡青铜、镍青铜、磷青铜等等。我国古人称商周青铜器为「金」,从化学成分上看以锡青铜和铅锡青铜为多,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又因发现的商周青铜器,以钟、鼎礼器为最多,故又称「吉金」;「金文」也称「钟鼎文」。(图12、13)姜舜源 文、图

  中国青铜文化和古代青铜器,是涉及多学科的大学问。科学技术史学者从地质矿产、金属冶炼、工艺技术等方面研究它,历史学者从「考古学」角度研究它,古文字学者从「金石学」角度研究它,美术史学者从美学角度研究它,每个问题都可以成为长篇大论。从中国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看,第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近代所称「青铜时代」的国家之一;第二,青铜器运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巨,冶炼技术、加工工艺水平之高,均非其他国家可比。所以说我们中国具有灿烂历史文化,而灿烂的青铜文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名副其实的「铸造」文明。

  高精尖技术 社会化生产

  人类从使用天然石器作为生产生活工具,到打磨加工天然石器,分别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到了能从矿石中冶炼出铜和其他金属,让天然矿石发生化学反应,并能掌握合金技术。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夏代晚期遗存中出土的青铜爵(图①),属於早期青铜器,可推测夏代早期铸造技术已具相当高的水平。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铸业作为先进生产力标志达到顶峰。此後随着制造业技术进步,在东周即春秋战国,伴随着冶铁业发展而突飞猛进、炉火纯青。商周、春秋战国至汉代,留下至今难以数计的青铜器,令今人得以目睹两三千年前,我国科技文化发达盛况,成为我们的民族骄傲。(图14、15、16、17、18)

  金属冶炼不是单个人或者简单家庭作坊可以完成的;而大型青铜器的铸造,需要社会化生产。不少专家推测,像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司母戊」(也作「后母戊」)大方鼎(图②),重达八百三十二多公斤,金属原料起码在一千公斤以上,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单是同时熔化上千公斤的铜水,就需要上千名技术纯熟、配合默契的技术工人,同心协力浇铸成型。这说明当时社会化协作生产程度之高,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等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件青铜重器铸造於三千二百五十多年前商王武丁时期(公元前一二五○至公元前一一九二年)的殷商首都朝歌,即今河南安阳。当古希腊成千上万奴隶建造大型石头建筑时,中国的技术工人正在浇铸大型青铜器。

  难得的是,近几十年来出土了不少当时铸造青铜器使用的「模」「范」。例如国家博物馆藏距今三千七百至三千五百年前,相当於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石质的斧外范(图③);距今三千六百至三千四百年商前期陶质的鬲外范(图④);春秋晋国立人陶范、兽头陶模(图⑤),为铸造大型青铜器的部件所用。

  不少青铜作品都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统一。例如青铜盘敞口外翻的口沿,往往比器壁厚,敞口外翻比直口既实用美观,又增加器物的强度,其原理与如今脸盆口沿设计原理相似。口沿处质地逐渐加厚,既增加器物的强度使之坚固耐用,更是铸造过程本身所需。当铜水浇铸模范之中,器壁从边沿到腹部逐渐冷却,边沿冷却得较快、腹部冷却得较慢,存在时间差。铜器热胀冷缩系数大,边沿冷却收缩而中部热胀,势必造成器物破裂。因此,口沿逐渐加厚、中部逐渐减薄,使各部分同时冷却,全器成功除范脱胎。像故宫博物院战国龟鱼纹方盘等(图⑥),整体浇铸完成的器物往往如此,直至现存最大青铜钟——北京明永乐大钟。

  「失蜡铸造」 美轮美奂

  现在世界普遍使用的熔模铸造,我国古代称为「失蜡铸造」,是我国古代铸造技术一大发明。其基本作法是,利用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易熔材料,制成想要铸造的器物的蜡模。把细泥浆浇淋在蜡模表面,在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然後在泥壳表面涂上耐火材料,待其慢慢硬化就做成了铸型。最後再用高温烘烤此型模,使不耐高温的蜡油熔化流出铸型,从而形成空的型腔。趁型腔处於高温状态,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後出器。这样制得的器物无范痕,光洁精密。在河南淅川县下寺二号墓出土春秋晚期青铜透雕云纹禁,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镂空蟠螭纹铜尊盘等(图⑦),采用失蜡法制造,说明春秋战国时已经把这种工艺发挥到淋漓尽致程度。

  这件镂空蟠螭纹铜尊盘,通高四十一点六、尊高三十点一、尊径二十五、盘高二十三点五、盘径五十八厘米。尊口有附加的镂空蟠螭纹装饰,颈部饰蕉叶纹和细密的蟠螭纹,周围有四吐舌伏兽。鼓腹,与圈足皆饰蟠螭纹,各有立体蟠龙装饰四处。盘浅腹,折沿直壁,饰蟠螭纹,沿上有四镂空蟠螭纹装饰,可用作抠手,其下各有二扁形立雕夔龙。腹外又有四立体蟠龙装饰,底下有四龙形蹄足。尊颈部一蕉叶纹两侧及盘内底,均有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先秦时期制作铜器所用分铸、熔模、铆焊、雕刻等工艺,在此器上综合运用。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美轮美奂,工艺技术登峰造极。

  西周「散氏盘」 「草篆」钟鼎文

  在以文字为对象的金文研究领域,《散氏盘铭》、《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是三大金文瑰宝。这是因为其铭文记录的事件重要、字数多、书法各具代表性。《毛公鼎铭》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器物,四百九十九字,记载周室中兴重大举措,有人夸张说它能顶传世上古文献《尚书》一篇的分量。《大盂鼎铭》记录周康王三十三年(公元前九九八年)册封贵族盂之事,铭文二百九十一字。这两篇铭文总体上都是规整、凝重的风格。

  散氏盘(图⑧)是西周後期周厉王时器物,因铭文记载器主「散氏」而得名。盘高二十点六、口径五十四点六厘米,重二十一点三公斤。内底铸铭文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内容是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夨(原字)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反映西周土地制度。散国位於陕西宝鸡凤翔一带,西北方与夨国为邻。该盘於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县出土,一直收藏在民间。至嘉庆十五年(一八一○年)冬,湖南巡抚阿林保,将此作为嘉庆皇帝五十万寿礼物献入清宫。此後一百年渺无声息。外间传说,它已经在英法联军劫掠纵火圆明园时被劫或焚毁。

  与《大盂鼎铭》雄浑、《毛公鼎铭》朴厚和《虢季子白盘铭》清丽全然不同,《散氏盘铭》(图⑨)浑朴雄奇而自由活泼。字势一改金文常见的长方形纵势,为扁方形横势,重心在下。字形结构灵活避让,有趣而不轻佻,多变而不造作。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圆笔钝笔并用,圆而不弱,钝而不滞,有金文的凝重与草书的流畅,开草篆(古隶书)之端。因此古文字家、书法家们一直在苦苦追寻。一九二三年,国学家章太炎和後来成为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的易培基,还在《国学丛刊》第一卷第一期,刊出互相探讨这篇古文的论文,易培基成为全面正确释读《散氏盘铭》第一人。次年十一月易培基主持清室善後委员会,同仁们在溥仪居住的养心殿库房一只木箱中,终於发现了这件国之重器。历经抗战期间文物南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宴乐渔猎攻战 社会生活写实

  故宫博物院藏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壶」(图⑩),高三十一点六、口径十点九、腹颈二十一点五厘米,重三点五四公斤。其图案纹饰也是三代青铜器里的另类(图11)。器表从口至圈足,分段分区布置图案和纹饰。以双铺首环耳为中心,前後中线为界,分为两部分,形成完全对称的相同画面。自口下至圈足,被五条斜角云纹带划分为四区。

  壶颈部为第一区,上下两层,左右分为两组,主要表现采桑、射礼活动。采桑组有五人,其中女人树上采桑,男子树下运桑。男子束装佩剑,劳动之余还在一面选取韧性好的桑条作弓材。习射组四人,在一建筑物下,依次较射,前设箭靶「侯」。这是描绘古时举行射礼场景,因此又是珍贵的中国古代体育史文物。

  第二区位於壶上腹部,分为两组画面。左面一组为宴享乐舞场面,七人在亭榭上敬酒如仪,榭栏下有二圆鼎,相当於如今大锅,两位庖人(厨师)正在做饭。下面是乐舞部分,簨虡上悬有钟磬,旁立建鼓和丁宁,图中三人鸣钟,一人击磬,一人持二桴(鼓槌)敲打建鼓和丁宁,另有一人持号角状乐器,用力吹奏。载歌载舞,场面热闹。右面一组为射猎场景,鸟兽鱼鳖,飞、奔、游动,姿态各异。这时有四人仰身用缯缴弋射,一人立於船上持弓射箭,保存着先民渔猎遗风。

  第三区为水陆攻战场面。一组是陆上城池攻守交战。横线上方与分隔号左方为守城者,右下方攻城者攀缘云梯企图登城,已到短兵相接白刃战阶段。另一组有二战船水战,船上旌旗、羽旗猎猎,营垒分明。右船尾部,一人正击鼓助威,鼓噪而进。船上水军多用水战长兵器,二船头已对撞,两船战士打斗正难解难分。正当这鱼死网破之际,却见船下有鱼鳖游动,说明双方都有人潜入水下,欲置对方於死地。战斗情景虽受画面限制,不可能全面展开,但特写刻画生动,曲尽其态,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第四区采用了垂叶纹装饰图案,给人以敦厚而稳重的感觉,好似《楚辞》「乱曰」收尾,像文章一样,起承转合,结构完美。

  笔者猜测,铸造以上几组画面,或许是想表示这里的人们农桑、耕战,无所不能,筵宴、校射,知书达礼,是一个繁荣富强的文明社会。

  (作者为中国历史文化学者、北京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0 1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