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81|回复: 0

石库门风俗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7 2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石庫門風俗畫.jpg

  图:石库门风俗画保存了上海的城市记忆/资料图片

  中午去看罗希贤画展。上海陕西北路艺享空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子,约莫展出了二十多幅画。

  罗希贤是海派连环画家,擅长描绘上海滩风情,此次展出的是他的石库门风俗画。

  每张画尺寸不大,但画面内容异常丰富,套用其中一幅画的题目,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这是上海滩的一句歇後语。「螺蛳壳」形容空间小,「做道场」形容花样百出,这句话意思是指上海人善於在窄小的空间里做出复杂之事。我用这话来形容罗希贤的画,是想赞许他於方寸之地画出了弄堂百态,一幅画就是一幕弄堂戏。

  从前的老上海人,绝大多数住过石库门弄堂。石库门,是上海弄堂的一种典型住宅房,因用石头做门框,用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故得名为「石库门」。

  住过弄堂的人都知道,狭长的弄堂里没有秘密可言,前房後门对着後房前门,水池共用,厕所共用,甚至厨房也共用。真正鸡犬之声相闻,张家长李家短,一举一动,尽收眼皮底下。

  恨不能早一点搬出弄堂啊!终於等到一天,心想事成,弄堂开始拆除,老上海人欣欣然搬进楼房。住宿条件改善了,可是「房门一关,老死不相往来」的新居住模式,却又让人们怀念起从前热烘烘的弄堂烟火气息。

  逝去的记忆可以从哪里重温呢?这个时候,来看一看罗希贤的石库门风俗画,马上就会热泪盈眶。那些久违的弄堂烟纸店、老虎灶、裁缝舖、糖果店、修鞋舖……还有各式各样的里弄场景,充满潮湿的回忆。

  刷马桶、生煤球炉、送牛奶、送报纸、买大饼油条、在公共洗水池刷牙、洗脸、洗菜……一幅《早上的石门口》,彷佛一辆时光隧道列车,倏忽将我们带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弄堂晨光。

  下象棋、织毛衣、吃西瓜、开故事会、摇着蒲扇给囡囡扇风、翘脚躺在红蓝条纹软椅上听广播……《弄堂里厢乘风凉》让我回忆起遥远的夏夜。那时的夏天没有空调,却有群聚娱乐的热闹,每个晚上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磨剪子嘞──戗菜刀」「棕绷修哇,啊有坏额棕绷藤绷修」「箍桶咯箍桶」……叫卖声曾经是上海弄堂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我童年生活在江苏南通,此类叫卖声在南通也听得到。一幅《弄堂叫卖从早到夜》勾起儿时回忆,画面无声,却恍若声声入耳。

  当年,上海弄堂里的孩子们玩些什麽游戏呢?在罗希贤的画作《拆天拆地男小顽》里,可以看到放学後,男孩子们会聚在一起玩爬树、捉知了、斗蟋蟀、玩弹珠、打弓……一幅《女小囡的游戏》描绘了女孩子们的弄堂游戏:跳皮筋、造房子、抓麻将牌、打乒乓球……栩栩如生,记忆犹新,这些游戏我小时候也都玩过。

  石库门风俗画,既有人文情怀又具风俗趣味。罗希贤说他是想用这种独特的形式,来保存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因为他爱上海,也爱石库门。

  用画笔来保存记忆,这是画家罗希贤的幸福。通过观展来唤醒记忆,这则是我们观众的幸福。

  【来源: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6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