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979年,时任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教授的姚天顺(前排右二)在香港中文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受访者供图
「2013年底我们就陆续遇到了问题,到2015年左右,帐上就已经没什麽钱了。」朱靖波和团队开始为生计奔波,「我们不停的接项目,只要赚钱就干,很多都是和机器翻译无关的事。」他坦陈,事实上公司已偏离了初心,本想赚了钱再去支撑研发,但没想结果却是技术研发人员疲於在市场上跑项目,研究也停滞了,「公司没有什麽发展可言。」
这样苦撑到科大讯飞的500万元进帐,朱靖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所有内部研发项目,压缩成本到极致,全员投入到第三代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的研发工作,公司转型为纯研究院。那时公司的核心人员早已所剩无几,他从实验室的研究生中选拔出优秀的充实到队伍中,而他能付得起的仅有每月一两千元的生活补贴,这也几乎成了公司每月的全部支出。他不知道技术何时会成功,市场何时会认可,但「十年我也会等」。
「当初的这批人如今已在公司持股了,成为了创业合夥人,是团队的核心。」正是这一次生存之战,让朱靖波慢慢从孤军奋战的境地解脱出来。
他发现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岁月,他依然有同行者──高校和学院无声支持着他的产学研实践,学生抱定信念跟着他伏案埋头。再一次,他维护了导师姚天顺给予团队的嘱托,「实验室无论什麽时候都不能放弃机器翻译。」
【来源:大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