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7|回复: 0

别误报了“野鸡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8 2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日前,全国31省市高考分数线已全部出炉。几天前,笔者在本报发表《填志愿不能迷信辅导机构》一文,对如何填志愿、选专业给出了一些建议。这一回则是要提醒考试成绩欠理想的考生,切勿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一不小心投靠了“野鸡大学”。

  近日,“高考分数线陆续出炉,填报志愿警惕这392所野鸡大学”的文章广为传播,北京邮电大学赫然在内,不得不发布澄清声明。原来,这篇文章引自人民日报微博文章《392所野鸡大学曝光名单》,某财经媒体转载时,混淆原微博“中国邮电大学”的提法,错误写成“北京邮电大学”。某商业网站在转载该财经媒体报道时,不经核实将来源标注为“人民日报”。

  这起误传事件中,许多媒体不加核实地跟风转载,固然表明了新闻素养令人堪忧,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野鸡大学”的迷惑性之强。它们通常采用与知名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打擦边球”的方式招收学生,虽然不排除个别人“知假买假”,但也有考生因为成绩不理想,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一不小心踩入坑。对这样的考生来讲,一旦被误导录取,失去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可能贻误了按照招生计划填报志愿的时机,只能从头再来。

  针对“野鸡大学”,教育部年年发布通报,媒体也时时进行提醒,但“年年打年年有”,难道就根治不了吗?这就要区分“野鸡大学”和“虚假大学”的关系。“野鸡大学”,是指国外一些实行自主办学、自授文凭,但文凭得不到专业机构认证、社会认可的学校。其实质是有“鸡”,只是“鸡”的质量得不到认可。但在国内,“野鸡大学”通常指“虚假大学”,也就是子虚乌有的大学,没有注册,没有场所,在网上弄一个虚假的网站,进行网络诈骗。也就是说,把地摊卖假文凭搬到了网上——连“鸡”都没有,怎么治呢?

  部分“野鸡大学”的虚假特质,使得其犯罪成本极低。据说通过代码拷贝,几分钟就能建成一个网站,加上服务器往往在境外,这种游击战术客观上增加了相关部门监管和打击的难度。这就需要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协作、主动出击,形成打击合力。对于教育部门来讲,要对计划外招生的非学历教育机构严格按照教育性质招生,同时继续发布虚假高校名单,及时取缔非法办学、违规招生行为;网信部门也不能“等靠要”,而是要及时介入,对虚假学校网页早发现、早注销;公安部门要善于抓住具体线索,长线钓大鱼,深挖黑色产业链。

  此外,还须看到“虚假大学”背后的真问题——假文凭现象。诚如《围城》里方鸿渐所购入的“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在国外有一些专门的“文凭工厂”,向世界各地兜售各类虚假文凭证书,而也颇有一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买假文凭。譬如在我们这里,便存在一种“唯学历”观念,许多人为了找工作评职称等,都会想办法搞一张文凭作“敲门砖”。解决这个问题,既要深化改革文凭授予制度,让文凭体现出能力的含金量,同时也应当引导专业技术见长、精英化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壮大,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除了识别“野鸡大学”,教育、网信、公安三部门还梳理汇总了历年来“冷饭热炒”的谣言,包括不要听信走所谓“内部渠道”的捷径,所有招生信息查询和录取均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等。广大考生家长要时刻提高警惕,遇到拿不准的事,要通过省级招办和招生高校指定渠道查询核验,切莫被贪欲和侥幸心理蒙蔽了眼睛。
来源: 南方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0 1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