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自香港的调解员谢晓瑜(左)与搭档刘小霞正在进行「联合调解」 大公报记者黄仰鹏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自贸区的发展,国际商事主体对纠纷解决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去年年初在深圳前海揭牌的全国首个「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截至2018年底,共受理商事纠纷案6269件,成功调解2746件,调解成功率达43.8%。该中心目前已建立一支国际化的调解队伍,聘请香港调解员58名参与跨境商事纠纷的调解。据透露,运营以来,香港调解员成功调解372案件,为沿线商事主体提供便捷高效权威的纠纷化解服务,联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
前海「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设立在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中心与30多家域内外调解和仲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近年来聘任大批香港调解员参与跨境商事纠纷的调解。来自香港的谢晓瑜就是其中之一,她熟知香港文化,在与香港当事人的沟通中能更快得到信任,调解涉港案件也更高效。而刘小霞是来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深圳调解中心的特邀调解员,是调解成功率接近70%的「调解高手」。
熟知港文化 更快获信任
刘小霞和谢晓瑜这对「最佳拍档」,在对跨境商事纠纷的调解上成功率十分高。记者前往中心采访时,他们正在调解一个涉港的民间借贷案件,双方已经进入了诉讼程序。在此之前,双方对案件保全范围争执不下,调解室的气氛十分紧张。刘小霞正为当事人双方解释本案保全标的物的评估报告内容,谢晓瑜正根据案件情况,拟定一份调解员认为合理的解封与还款协议。刘小霞和谢晓瑜都很清楚,这次是案件的最后调解机会,於是她们就双方争议和疑惑的问题,反覆沟通和疏导,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
关於调解成功率高的秘籍,刘小霞称,「处理案件不能想着和解协议一签字就了事了,要想着和解协议是不是真的能执行、化解纠纷,当事人能感受到,你是真诚在帮助他们,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用当事人母语 沟通更真诚
谢晓瑜认为,「我在调解工作中一直践行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说过的一句话,『沟通交流中尽量用当事人的母语』,希望自己的话对方能听进心里。」因当事人涉及法域不同,香港调解员在处理跨境商事纠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在册的香港调解员有58名,成功调解案件372件,为域内外商事主体提供便捷高效权威的纠纷化解服务。
前海法院副院长叶青表示,目前中心已建立一支国际化的调解队伍,聘请外籍和港澳台调解员77名,增强纠纷解决的公信度。
据她介绍,该中心具有国际化的平台、规则和调解队伍,吸纳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法律和调解服务。截至2018年底,诉调对接中心共受理商事纠纷案件6269件,成功调解2746件,调解成功率达到43.8%。叶青表示,前海法院将充分发挥地处「一带一路」沿线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优势,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开拓创新,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来源:大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