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访,这一听上去颇有年代感的词,近来又重回人们视野。在合肥六十一中,面对学生中随迁子女比例超过95%的现实情况,老师们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为之排忧解难,给幼小的心灵带去了温暖。
“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亲近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家访正是一条暖心的纽带,是温情教育的重要方式。更重要的是,到学生家里坐一坐,和家长面对面聊一聊,更能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进而为因材施教提供更多依据。恰如一位老师所言,“家访能帮助老师理解孩子,而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对老师来说,烈日严寒,走家串户,虽然辛苦,实则一举多得。
可眼下,家访这门为人师者的必修课,却成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老师和家长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通电话、几条微信——老师发几条短视频就算告知了情况,家长排队回复“收到”就算履行了反馈……隔着屏幕的交流快捷方便,却少了几分亲近。虽说并非所有孩子都是随迁子女,都有生活困难,但每个人的成长轨迹毕竟不同,整齐划一的通知、“收到”,不免将孩子的独特之处淹没于信息流中,因材施教又从何谈起?对于这种变化,社会也有察觉,许多学校、老师也在有意识地重拾老方法——90后教师家访四年,手写十万字暖心日记,为孩子留下“成长档案”;女教师驱车1400公里,只为看看每个学生的家,体会民工子弟对知识的渴望……点滴努力,无疑是丰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率的有益尝试。
其实,家访的时代场景之变是观察师生以及家校关系的一个窗口。近些年来,由于家校双方缺乏良好沟通,引发的矛盾并不少见。老师该不该体罚学生,家长要不要“代劳”作业,谁为昂贵的培训班买单……种种事件中,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揣度老师,老师们只图省心或力不从心,难理解每个孩子和家长,一来二去,隔阂与误解便暗自滋生。由此来看,新技术赋予了我们更多沟通方式,却反而使得交流减少甚至“变质”。就眼下来看,要求所有老师定期家访不太现实,但作为一种沟通姿态,家访点对点、心对心的交流仍是当下所需要的。
教育的本质在于传递知识,也在于传递情感。期待各方都能多点耐心,多用些心,给孩子们的成长带去更多阳光雨露。
来源: 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