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么一些政策,说它不好吧,实在“万分正确”;说它好吧,又真的“十分无用”。近期有媒体在基层调研时,就发现这么几例:某地将“烟花禁放令”扩展到农村乡镇,结果出台3天即被叫停;某地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却无配套细则,“画饼”政策很快无疾而终……
平心而论,类似政策的初衷良好,意在惠民,但为何纷纷折戟,如此短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可操作性。或是违背规律,无视客观条件,别人搞什么自己就要搞什么;或是超越阶段,不顾发展的基础和群众的接受度,强行“一刀切”派发“硬指标”;或是“教条主义”,宏观政策“戴个帽子就发下来了”。政策如此这般出台,不了了之、草草收场实属必然。
政策要产生效果,关键得能落地。否则,即便理念再先进,都只能是“看上去很美”。表面上“样样皆有”“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件件皆空”“虚张声势”。更重要的是,如此折腾,不但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还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负面效应远非“及时叫停”所能抵消。
“短命”政策背后往往是“短视”干部。很多政策施行后才暴露出原来应该想到的问题,多在于一些领导干部“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有的眼睛朝上光盯上级领导喜好,而非身子朝下了解群众需求;有的一线调研蜻蜓点水,机械照搬国外经验;有的只图有不图用,把制定政策当政绩盆景,不管不顾具体环境和配套细则。一来二去,再好的政策都成了空中楼阁。
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诚心,也要讲方法。对专业领域多一些了解,对社会实际多一些认识,才能避免跌入“雷区”。当然,内生积极性是一方面,外部约束和引导亦不可忽视。有效遏制短期政绩冲动,有必要探讨完善问责追溯机制,谁决策谁负责,谁失误谁兜底,对政策质量“终身负责”“终身追究”,拍脑门的短命政策自然会少得多。
来源: 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