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刘国勳表示政府应尽快启动目前暂缓的「土地共享计划」。
香港民建联于11日召开记者会,指政府过去觅地建屋工作「龟速」,令民怨积累,也令反修例风波演化为暴力冲击,且「土地共享计划」暂缓,「明日大屿」押後等,预计未来几年土地供应越来越短缺,建议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私人土地用作兴建公屋,以达至「三年上楼」目标。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勳指出,按政府现时掌握的土地,未来十年只能兴建约24.8万个公屋单位,与《长策》订明未来十年兴建31.5万公屋单位之目标,相差高达6.7万个单位。以15万宗轮候申请计算,如果要做到「三年上楼」,平均每年要新增约5万个单位,但现时每年公屋供应量只有2万多伙,仍有2万多个单位的缺口,相当于每年要多收25公顷土地,3年共约75公顷,约占目前闲置棕地大约10%,政府应尽快启动目前暂缓的「土地共享计划」与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提供应付不同需求的房屋。
对于特首林郑月娥曾称,考虑引用《收回土地条例》会引致漫长的司法覆核,民建联主席李慧琼指任何政策均可能面对阻力,但不能因此放弃,否则民怨只会更大。她亦认为收地的优次应视乎规划署判断,但可优先考虑棕地。
刘国勳则指出,民建联建议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地是为了建公屋,以及相关的社区设施,相信能够合乎《条例》内提及的「公共用途」,有助减少司法覆核的机会。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回归以来只有8宗涉及反对引用《收回土地条例》的案件,结果都是政府胜诉或上诉人主动撤回。新界东北收地等例子说明,安置居民问题比法律更复杂,相信只要政府完善安置政策,就能令收地更顺畅。
(大公文汇全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