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邓飞(左)指在暴乱中屡屡出现中学生身影的情况不容忽视\资料图片
「香港面临这场回归以来的最大风波有一个特点,就是青少年占了一个比较大的比例,虽然以大学生为主,中学生还是比较多,这和世界上其他地方都不一样,这是不容忽视的。」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日前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时说。
学校忽略网络影响力
「其实香港回归之後,过去22年对青少年的国情教育不算到位,力度不足,才造成很多青少年对国家、对民族的非理性态度。」邓飞分析称,香港主要是民间办学、政府资助,教会、商会、同乡会等办学团体对学校非应试教育方面的指导还有缺失,听任一些比较极端的思潮通过网络等方式流传。
邓飞称,20多年来香港做的国民教育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组织同学回内地交流考察,这个规模非常庞大;其二是在学校举办讲座、研讨会、比赛等,通过和历史相关的学科教育来介绍国情,但讲的都是去思想化、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的内容,尽量回避一些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
「举个例子来说,我讲唐宋、讲长城故宫,这没有什麽好争议,大家都心里舒适。但这种教育和旅行社有何区别?旅行社做的效果可能比学校做的更专业。」邓飞说:「新中国用了7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可能需要300年才能走过的路程,无论是从经济、社会文化乃至人权方面,都比以前进步很多,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当然还有改善的余地,但这些内容在我们的交流研讨中没有太多的突出。」
为了让香港学生更真切全面了解祖国,邓飞带领学生到访大西南、大西北,让学生了解扶贫工程和内地的发展程度,「20年前,香港八达通在电子支付方面是走到最前头的,但今天回过头来看,八达通几乎就是一个过时科技了,内地都普及扫码支付了。这对于香港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真切感受到不是书本上的内地。」
邓飞还认为,目前学校的教育还停留在文本和真实世界,往往忽略了网络。
淡化中史教育不合理
「对于一个人的三观形成,中学可能比大学更重要。实际上青少年主要看网络和手机推送的视频化新闻。无可否认,在这场风波中,反对派在做视频化新闻传播中很尖端,学生只要看过一回这种立场的视频,就会自动不停收到同样立场观点的新闻。并且,很多青少年只是在自己的网络群组做封闭的抱团取暖,甚至根本就不会接触其他信息。」邓飞说:「成年人有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发现网络推送都是相同立场或观点的文本时,会有意识去找相反的观点来对比参照。但是不能要求普遍的青少年有这个意识。所以要进行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素养教育。」
邓飞称,中国语文课、中国历史课的教育都有先天缺陷。香港推行义务教育的时间比大家想像的要晚很多,严格来说只是上世纪80年代初才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而港英时期对中文和中国历史的教育有规定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只能讲古代,不可以讲近代。中国历史课一般起点是商朝,然後到辛亥革命之前就停止了,有时是讲到1840年鸦片战争就停下来了,此後的近代史是不能触碰的。所以说在港英时代中国历史是必修课,其实这多多少少是一个错觉。」
邓飞说:「在此後的通识教育课中,中国历史教育被彻底淡化,弄得历史不像历史,地理又不像地理,都是片段的支离破碎的东西。厚古薄今的问题很严重。现在香港考大学要考中国语文、数学、英文、通识教育四个学科,其中三个都是文科,而且数学的要求在降低。如此重文轻理在全世界都少见,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要尽快严肃检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