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明清大内正衙太和殿
钦差大臣 开印正阳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一至十八日,连续八天在乾清宫召见,谋划粤海禁烟方略。君臣促膝长谈,皇上殷殷重托,臣子垂泪应承。(「当造膝时,训诲之切,委任之重,皆臣下所垂泣而承者」)十五日,道光帝降旨:「颁给(林则徐)钦差大臣关防(印信),驰驿(由国家驿站)前往广东,查办海口(粤海关)事件(英国人贩卖鸦片毒品事件),所有该省水师兼归节制。钦此。」这枚关防由军机处领出,乃乾隆十六年五月所铸,编乾字六千六百十一号。二十三日正午,在国门「大清门」前「天街」上,举行钦差大臣关防开用仪式:「午刻,开用『钦差大臣关防』。焚香九拜,发『传牌』(通令),遂起程,由正阳门,出彰仪门(即广安门)。」民族英雄林则徐,奉道光帝特命持节南下,办理军国大事,正午当阳,由京城正门正阳门命驾出征,经外城西门广安门,上卢沟桥京广官道,而不是走近道由宣武门出城。他立誓:为维护国家尊严、民族利益,永禁鸦片毒品,纵然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此役乃蹈汤火」,「但期上足以崇国体,下足以慑夷情,使鸦片永不敢来,犬羊永不敢逞,则虽身遭重谴,亦无惜焉。」)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誓与外敌血战到底的气概,以昂首挺立当代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拉开波澜壮阔的序幕!
「天子守边」 定鼎北京
故宫太和殿是明清紫禁城、北京城的核心建筑,治国理政的「正衙」,它的定点决定着京城中轴线的位置。太和殿初名奉天殿,明永乐十五年(一四一七年)十一月开工兴建,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一四二○年十二月八日)竣工。以後四次毁于火灾,四次重建。现为清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年)第四次重建。
永乐初建,是该殿营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奠基工程,创一代典制。但并不是在白纸上起蓝图,而是充分参考甚至照摹了元大内大明殿的设计蓝图。据《南村辍耕录》收录元代工部档案:大明殿「十一间,东西二百尺,深一百二十尺,高九十尺」,分别合六十二米、三十七点二、二十七点九米;洪武二年《故宫遗录》记殿下三台高十尺,合三点一米(元一尺合今三十一厘米)。长度、宽度、高度均与现存太和殿相同,但三台高度却比太和殿三台低得多,後者约八米。永乐所建奉天殿比大明殿放大二分之一,史料记载「广三十丈,深十五丈」,分别合九十五点一米和四十七点五五米(明一尺合今三十一点七厘米);推测不计三台,殿高在四十米上下。其东西两面檐头的雨水,可以泄到三台最上面一层东西两侧栏杆之外,像现存太庙大殿和十三陵长陵棱恩殿的情形。
奉天殿的第一次营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北京地区在辽、金是北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元朝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明太祖朱元璋以南京为首都,但北方蒙古高原元朝余部时常攻击北方,北京成为前线。明成祖朱棣继位後,力排众议,决定兴建北京宫殿,迁都北京,实行先秦就推崇的「天子守边」。在位期间以北京为根据地,先後五次御驾亲征漠北,追剿蒙元残部。晚明大臣张鼐称:「夫京师,天下之根本也。天子守边,势如建瓴,举足重轻,遂关庙社。」清乾嘉学者秦笃辉《经学质疑录》:「君诚守于边,则一国之人心系于此,一国之甲兵、财赋聚于此。」康熙时魏禧称天子守边,以攻为守:「成祖三犁虏庭,可谓武矣;建都北平,天子守边,可谓壮矣!」(晚清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三十三)明中後期蒙古军队四次围困北京,举国上下全民动员保卫京师,进而有效地抵制了分离趋势。可见若永乐帝不迁都北京,明朝後来就会像宋金时代一样,出现南北分裂状态。
作为三百年後同行,清乾隆帝称赞永乐迁都高瞻远瞩:「成祖就封北平,屡经出塞,天险地利,筹之已熟。故即位後,决计迁都,卓识独断,诚非近虑者所可反(非深谋远虑者可以想像)。」(《(光绪)昌平州志.皇德记第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奉天殿的营造不仅仅是一座宫殿土木工程,而是营造多民族统一国家伟大历史工程。
「御驾亲征」 重建太和
奉天殿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第二次火灾;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重建,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完工,更名皇极殿,原有三台不动,大殿间数不减,但尺寸缩减,形成现状:十一间的面阔,东西长六十二米;五间进深,南北宽三十四米;殿高相应降低为二十七点三七米。细察可见,太和殿高大的三台,与大殿的比例有些不协调,即台大屋小。
清代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太和殿火灾前後,全国正处于战争状态。西南,平定三藩;东南,收复台湾;东北,抗击沙俄入侵;西北,平定准噶尔蒙古。火灾後康熙帝对大臣们说:「但求海宇清晏,不使老百姓流离失所,朕就知足了!」十九年十一月,批示工科建言重修大殿报告,暂缓:「各路大兵现在进剿,军需浩繁。这所奏应修殿工,着候旨,行该部知道。」但作为中央政府,一座大朝正衙确是必需的,因此复建工作随着战争形势变化缓慢进行。灾後第二年,山东临清开始烧砖。文人袁启旭诗咏烧砖情形:「劫灰尽处林泉空,官窰万垛青烟嫋。」制砖精工:「朱花钤印体制精,陶模范埴觚棱好。」成砖由运河北上:「玉河秋水流涓涓,舳胪运转如丝连。」
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三藩平定,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台湾收复。康熙帝在二十一年九月指示:「命刑部郎中洪尼喀往江南、江西,吏部郎中昆笃伦往浙江、福建,工部郎中龚爱往广东、广西,工部郎中图鼎往湖广,户部郎中齐穑往四川,采办楠木。」由于明朝连年大量开采,各地楠木材源已近枯竭,结果是不论已经伐倒或生长山中的材木,不分长短巨细,甚至官署拆卸的旧楠木梁栋,尽行登册具报,还责成南方土司和民间捐献。如此,用了六年时间即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各省运到京城的楠木才基本攒足,还是「割剁兼用,约估以足建造太和殿之用」。有鉴于此,康照帝决定以後再建宫殿改用东北松木。
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清朝取得雅克萨战役胜利,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二十九年(一六九○年)八月,乌兰布通之役告捷,平定西北蒙古准格尔部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海宇初平、天下恢复一统,大殿再建,适逢其会。于是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二十五日大工开始。在工程进行中,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年)二月至六月、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二月至五月,康熙帝两次御驾亲征塞北,直将剩勇追穷寇,准部叛乱分裂分子噶尔丹,在穷途末路逃亡途中困病而亡,清军大获全胜,凯旋归来。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七月十八日,太和殿大功告成,十九日,康熙帝登上太和殿宝座,庆祝胜利。
太和殿的重建过程,是康熙时期祖国统一进程的体现;重建的太和殿,是清大一统中央王朝的象徵。从这个意义上讲,奉天殿永乐初建、这一次复建,具有特殊深远的历史意义。复建後更名「太和殿」,追求社会和谐。清朝统治者实现了与蒙古各部落和睦相处。康熙帝说,漠北蒙古族兄弟,就是北方活的长城:「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完固矣。」(《清文献通考.王礼考》)
轩辕宝镜 三代鼎彝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内「金銮宝座」坐落在须弥座式金漆平台上,京城中轴线由座下通过,座後为金漆屏风。宝座有一个圈椅式椅背,四根圆柱上承四条长龙,围成弧形,正面高,两头扶手渐低;正面两立柱各盘一龙;座面与底座相连。底座是一个宽约五营造尺(清一营造尺合三十二厘米)、深二尺余的须弥座,而不是通常座椅的四条腿形式,从底部到靠背顶部通高四尺多。它宽度大于高度的特殊比例,造成视觉上稳定、沉雄之感。与西式大椅後背奇高,令坐者无法昂首挺胸不同,宝座的高大不靠拔高椅背,而是依靠座後屏风烘托。安放在高大平台上的宝座,衬以高大的屏风,表现了政权巩固、江山底定的主题。
宝座两侧,是六根「江山万代升转云龙」沥粉贴金金柱。宝座前的天花中央,是大型盘龙藻井。藻,即水藻等水中植物,代表水;井,即天文上所称「东井」,为贮水之所。藻井最初意在克火,与殿脊鸱尾、龙吻一样。这口藻井上圆下方,分上、中、下三层,以斗拱承托,层层递收。最下层方井,井口直径约六米;中层八角井,满布云龙雕饰;上部圆井,中央顶部为圆形盖板。三层通高一点八米。穹隆圆顶内,盘卧巨龙,口衔宝珠,俯视全殿,称为「轩辕镜」。它是用玻璃制成的圆球,内涂水银,其原理与玻璃镜相同。
笔者考证,轩辕镜出自「轩辕星」。《晋书.天文志》:轩辕十七星,在北斗七星之北,为轩辕黄帝之神,系黄龙之体。《春秋合诚图》说,轩辕星是主雷雨之神。综合这两处记载,轩辕星高悬宝座上空,一方面表示继承了中华始祖黄帝以来法统;一方面表示雷雨之神坐镇此处,保护大殿免受火灾威胁。
大殿东西两壁陈列着两件紫檀木大龙柜,内贮夏商周三代鼎彝。元代大明殿举行朝会时,宝座後陈列商代传世玉斧,谓之「劈正斧」,取古天子负「斧扆」(画有斧的屏风)之意。明代该殿内列大龙橱八件,里面放满了三代鼎彝。这些宝物来自北宋宣和殿旧藏,金、元、明、清递传,象徵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传统和炎黄以来的帝系法统。
(作者为中国历史文化学者、北京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