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冠状病毒的影响,如果各位还没复工,相信大家都有好好宅在家里,远离人员聚集的地方吧。以我个人为例,如果你不是快递或者外卖小哥,谁都别想叫我踏出这个家门。
但问题又来了,因为小区实行了外来人员防疫管制,所以这些本应可以上门派送的快递或外卖现在只能像摆地摊一样在小区门外大摆特摆。收到短信前往领取的住户则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小区侧门,取个快递也变得像逛夜市一样热闹非凡。
完了,小区门外的那片空地变成了新的人员聚集地。而从我家门口到小区门口这短短的二百米,也成为了我不扎堆不聚会的最大障碍,我称之为“快递最后二百米”。
最后一公里与最后二百米
熟悉互联网的各位可能对“最后一公里”这个概念有所耳闻,对于快递来说,这“最后一公里”说的是从物流中心——比如你查快递信息时能看到的什么“XX营业部”到你家门的这段路程。
快递公司到客户这最后一段路就属于最后一公里的范畴
对于海外的物流快递企业还说,这最后一公里虽然麻烦,但好歹也不算棘手。以全球最大的快递承运商UPS为例,在美国送货时,快递员把卡车一停,把快递往院子里一扔,就可以送下一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非接触派送的一种。但如遇到物品损坏与被盗,只好联系保险公司解决。
但对于在生活在国内、居住在小区里的我们来说,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关我事”的理念,都不希望让快递员上门派送。这一窘况催生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提站点与无人值守的快递柜,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特殊时期,不少人都通过网购生活物资来减少自己出门的次数,此时无人值守的快递柜可以有效减少非必要的人员接触从而降低感染病毒的机会,本应可以帮助到疫情的防控。但由于在物流派件的每个环节都出现了偏差,最终也就导致了现在这个局面。
网购确实可以减少出门次数
最后二百米真的只能摆地摊吗?
当然不是。
身处21世纪,活在互联网年代的我们当然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刚才我提到的快递柜就是其中之一,毕竟快递柜的诞生就与非接触派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当时快递柜面对的不是疫情,而是上班族白天不在家,下班后快递员又不愿意派送的僵持局面。而在疫情肆虐的现在,快递柜也可以避免我们与快递员的非必要接触,从而降低传染风险。
快递柜的诞生与非接触派送密不可分
但为什么有些快递员不愿意使用快递柜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原因。首先,快递柜虽然有不同数量与尺寸,但如果将所有快递全部入柜,数量上还是捉襟见肘。其次,快递柜对企业而言也带有一定的盈利属性。比如有些快递柜会向收件人刊登广告或收取超时取件费用,有的则会对快递员按件收费。前者还好说,但后者确实会显著打消快递员使用快递柜的积极性。
说到这里我们不如看看海外其他地区是如何用科技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非接触派送的。Amazon在2016年就验证了无人机送货的技术可行性,通过各类无人机直接将快递“空投”到家里。在今年年初的CES2020上,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新鲜的解决方案,比如无人机交付公司Flirtey就展出了用无人机在城市运送外卖的设想,未来也有可能与UberEats达成合作。
PrimeAir即Amazon无人机送货服务
北欧集团旗下锁具公司 Yale 更是展出了可以放在家门口的私人智能收件盒,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远程开锁,无论是快递还是外卖都可以轻松放入其中,保证物品安全之余还能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里面再放一个保温箱都不成问题
不过好在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仅仅是减少非必要接触,所以即使抛开上述那些天马行空的高科技派送,我们也有不少安全的派送方法,其中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提高快递柜的利用率,比如通过调整补贴与时效的方式,激励快递员使用快递柜。比起把一整个小区的住户都聚到一起,使用可以按时消毒的快递柜要高明的多,或者以无人便利店的方式运营运营无人自提点并控制入内人数,同样可以达成减少人员聚集的目的。
即使我们不靠这些高科技,只是单纯的把快递与外卖放在房间门外,在疫情下同样也可以起到降低非必要接触的作用。防疫不能只靠一身运气,现阶段尚无因“快递地摊”引起的群体感染,但这也不代表我们可以放松警惕,只有关注细节,我们才能更快打赢这场疫战。
来源:雷科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