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清凉油」是非洲人普遍认识的中国药\大公报记者李理摄
新冠疫情肆虐,令非洲孱弱的公共健康体系不堪重负。世界卫生组织23日警告,除了面临新冠病毒的直接威胁外,非洲地区获取抗疟疾药物和物资的渠道也因疫情严重受阻;而高度依赖进口药品的市场也出现大量劣质假药,若不尽快出台应对措施,疟疾死亡人数可能倍增达到76.9万人。大公报记者日前走访加纳发现,近年来走进非洲的中国药企,为解决当地困境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加纳,中国药企不仅靠差异化竞争冲出欧美和印度同行的层层包围,逐渐占领抗疟药市场,更计划「授人以渔」,最终实现「中国药,非洲造」。
中国药企真正打入非洲市场还是最近十年的事。非洲抗疟药市场早年长期基本被诺华、赛诺菲等跨国企业占领,中国医药公司代表们的到来令平静水面掀起波澜。
建立抗疟药完整生产线
先前,每每提起来到加纳的中国人,本地人第一个念头是「淘金」,其次则是「干工程」,复星医药旗下加纳公司总经理王亚锋则用整整七年时间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他带领一支国际化团队,成功冲出欧美和印度药企的层层包围。最开始他们并不与欧美药企正面交锋,「人家做口服药,我们就做针对重症疟疾的注射用青蒿琥酯,逐渐占领市场後现在又建立起抗疟药完整生产线。」
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注射用青蒿琥酯每年销售都实现双位数增长。受惠于拿到世卫的预认证,复星单在加纳就获得国际全球基金供应商累计订单货值超过500万美元。
迷信欧美制造 非洲假药泛滥
夏洛特是加纳首都阿克拉一家大型社区药房的售货员。当被问起哪些药来自中国时,她不假思索就拿起一大盒「清凉油」。後来在医药代表的提醒下,又拿出现代化包装的一款抗疟药,「你要是不说我还以为是法国货,原来这个药是中国的。」
她手中的药出自复星医药旗下桂林南药,在旁边见证这一幕的王亚锋说,「品牌国际化本来就是我们重要的策略。」他也坦言,「在非洲,很多人还迷信欧美药企。」
然而,这种对欧美品牌的迷信,在疫情期间也给了假药可趁之机。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受疫情影响,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地中国和最大仿制药生产地印度都减少了药品出口,因此严重依赖进口药的非洲市场上混入不少假冒抗疟药,大多仿冒欧美品牌。例如,刚果(金)、喀麦隆和尼日尔等国近期都出现了假氯喹,瓶身标注显示由「Brown and Burk」制药公司在比利时生产。但在英国注册的「Brown and Burk」表示,他们与这种药物无关。
补齐非洲本地制药的短板
疫情给非洲带来的最大启示,或许就是要抓紧补齐本地制药的短板。非洲国家目前在医药进口方面的花费高达每年140亿美元,加纳贸工部长基耶雷马腾表示,加纳七成药品都要依赖进口。该国卫生部在2016年就曾公布过一份旨在禁止外国进口,鼓励本国生产的药品清单,大部分均为清热解疼类药物,制造门槛并不高。
看到本地制造潜力的王亚锋说,他们未来将通过投资非洲实现当地化生产,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药品价格,让当地病人可负担。同时还会建立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通过高效的物流配送把运输成本降下来,不仅患者可获得质优价廉的药品,还使药品获得的过程变得更加便捷。但他也没有盲目乐观,「制药企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纳还需要有更多的制药人才储备。」
加纳卫生部的改革方案中写道,「保障健康就是获取财富」。若要问王亚锋这七年驻非最大的收获是什麽,他会毫不犹豫地说,国家有「一带一路」倡议给企业走出去亮的绿灯,加纳有广阔的制药需求,「健康,快乐,富足」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