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6|回复: 0

数字赋能强防控 慎终如始战疫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1 07: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数字前沿技术正为浙江的社会治理赋能。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复工复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数字战疫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数字赋能 疫情防控 慎终如始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浙江切实扛起“三个地”的使命担当,自1月23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依托数字经济优势,因势而变、凭“智”出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展网格化全面排查,首创以“五色疫情图+三色健康码+精密智控指数”为抓手的精密智控机制,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对疫情防控科学性有效性的支撑作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浙江智慧和力量。

1.jpg

浙江桐庐县城南街道一社区居民向工作人员出示“健康码”。资料图片


1.疫情监测:让群众眼里有“数”,手里有“招”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监测疫情变化是防控疫情的前提与基础。浙江借力大数据技术,创新推出按区域风险高低绘制而成的五色“疫情图”,并根据每个区域的新增确诊数、集聚发病率等指标变化,动态调整更新,为实现分类管控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浙江以政务服务App“浙里办”为基础,上线新冠肺炎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让广大群众眼里有“数”、手里有“招”,科学有效做好预防、自查和就医。

各市县也纷纷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疫情监测方式。杭州依托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系统,研发了新冠肺炎疫情趋势感知场景,实现对由汉入杭及离杭赴汉人员的总体态势监测、聚集地分析、轨迹查控等多项功能。宁波开发了“新冠肺炎实时动态地图”,清晰标注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数量、位置以及定点医院分布等信息,为市民提供透明公开的信息服务。台州打通整合各方疫情数据,上线“疫情控”平台,实现疫情精准识别、精准研判、精准管理。衢州构建“市县大联动中心+乡镇综合信息指挥室+村社综治工作站+村社网格+群众村情通式移动终端”智慧治理联动指挥平台,开展线上实时信息上报和线索收集。义乌建立“一网通服”机制,对返工返岗人员实行从入城卡口到工作场所、生活场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据统计,浙江各级政府借助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支付宝应用等多种渠道建立的疫情数据平台和网站专题超过30个。

2.线上诊疗:缓解线下压力,提高诊断效率

战胜重大疫情,突破医疗条件限制、提高诊断效率、做好救治工作是关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积极拓展医疗救助的新空间,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运用力度,通过线上医疗为群众就医提供便利的就诊服务,有效扩大了诊疗的覆盖面。

浙江以实体医院为基础,依托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搭建线上医疗体系,并将在线诊疗纳入医保,引导普通患者进行线上咨询问诊,这一方面极大地缓解了线下医院的就诊压力,另一方面避免了病人就诊导致交叉感染。据统计,浙江全省可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共389家,高峰期在线医务人员达3.9万人。

浙江企业也在积极开发线上医疗服务。阿里健康在支付宝、淘宝App推出了“在线义诊”服务,服务推出的24小时内页面累计访问用户数就将近40万,每小时平均近3000人发起在线咨询。针对海外侨胞的在线医疗咨询专区也已开通,已有近百个中国驻外使领馆推荐使用该服务。
此外,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由数小时缩至半小时,大幅缩短确诊时间,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有效地提高了病例的临床诊断效率。

3.物资供给:数字化管理助力供需精准匹配

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应急物资的高效供给是决胜战疫的物资基础和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时正值2020年农历新年,复工组织困难、货物运输受阻、物资供需信息不对称等现实问题凸显。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搭建的数字平台有效地开启了防疫应急物资信息对接的“直通车”,在最大限度寻找全球防疫应急物资货源、扩大产能的同时,也推动了物资供需的精准匹配,实现了应急物资信息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降低了供需运行成本,提升了应急物资调配效率。

阿里巴巴快速上线支持中英双语的“防疫直采全球寻源平台”。全球范围内商贸及生产企业上传的医疗物资供应信息与平台发布的需求信息进行匹配,再由阿里巴巴直接采购,将医用口罩等紧缺防疫用品定点送往医院等疫情防控一线。在平台上线的24小时内,就有超过180个国家,300多万人参与防疫寻源物资接力,近700多家国内外商贸及生产企业提供医疗物资供应信息。

在浙江省相关部门主导下,大数据运营企业CityDO集团与蚂蚁金服等平台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了“防疫物资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在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区块链技术,在实现及时、准确零距离互联互通的同时,也为社会各界爱心企业、人士提供了操作便利、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公开透明的爱心捐助渠道,有效解决了防疫应急物资供给信息的同步和精准问题。

4.复工复产:数字赋能,用活了人、盘活了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随着浙江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推进复工复产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域流动的条件下,如何快速精准地掌握海量复工人群的健康状态、行动轨迹、接触人群等关键信息成为分类有序复工复产的关键。

以“健康码”为典型代表的数字防疫措施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健康码”以“个人自述、建库比对、时空筛查”为依据,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首次即时计算、每日定时计算、动态实时更新”,自动生成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码色。“绿码行、黄码管、红码禁”的管理标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人员返岗、市民出行等多个场景。2月17日,浙江省11个设区的市在全国率先完成支付宝“健康码”全覆盖。截至4月13日12时,浙江省已累计发放健康码8815.1万张,其中国际版5.7万张。同时,“杭州健康码”经验也加快走向全国。

“健康码”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企业有序调动健康员工复工复产,降低了疫情扩散的可能性,缓解了劳动力市场供需压力,同时也使各地政府能科学研判区域内人员的整体健康情况以及疫情的传播情况。

在精准掌握返岗人员健康状况基础上,浙江进一步分产业深度挖掘电力大数据,融合各地规上工业、规上(限上)服务业等复工情况,以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等多维数据,首创“企业复工率指数”和“复工率五色图”。“复工率五色图”与“疫情五色图”相对比,可直观反映出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为精准推进复工复产提供了决策支撑。

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90%的省份,数字经济百家重点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浙江通过数字战疫,用活了人、盘活了城,既有效防控了疫情又加快了复工复产的步伐。

5.优化数字战疫新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当前浙江疫情防控向好态势继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也面临本土病例零星散发和境外输入病例传播的双重风险,任务依然艰巨。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慎终如始、善作善成,对标“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织密精密智控网,不断优化提升数字防疫系统的数据开发、开放、共享、保护等机制,为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坚强数字支撑力。
建立科学高效的数据开发机制。统筹推进传染性疾病监测、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加快疫情监测、物资保障等领域的数据互通,夯实疫情防控的数据基础。推动“健康码”等数字创新应用进一步向办公、就医等生产与生活场景拓展,丰富数据来源与维度。发挥市场主体的技术优势,引导和鼓励平台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积极探索数据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深度挖掘和分析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提高数据利用价值,增强风险识别与预警的科学性准确性。

建立主动规范的数据开放机制。在现有疫情相关数据发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数据开放领域,对包括重大疫情在内的突发事件,应当保证相关数据开放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并根据实际需要动态更新数据。以数据集中汇聚和开放应用为重点,制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数据开放平台载体、数据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加快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数据向社会开放和应用。

建立政企互动的数据共享机制。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数据收集存储及数据平台的建设等核心工作可由政府主导开展,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则应支持和鼓励市场力量充分参与,最大限度发挥数据的潜在价值。明确各主体的权责定位,政府应当从全局视角出发,强化相应的保障政策和法规;企业重点在于发挥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优势,创新大数据技术、提供多样化的数据产品;社会公众通过数据产品的使用参与应急管理,以完善数据共享的反馈机制。

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保护机制。构建包括基础系统层面、数据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大数据安全框架,从技术保障、过程保障和运行保障等多维度保障大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防止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数据泄露。强化数据安全保护意识,开展个人隐私保护知识宣传,谨防数据泄露对推进数字化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抑制作用。

建立运行稳定的数据平台建设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在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归集、数据交换、数据清洗和数据质量考核评估,完善基于数据的分析决策机制,实现应用集成、业务整合、一体化调度。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数据应用场景的搭建,支撑数据平台稳定运行。

来源: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15: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