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华丽理发的「北角四友」齐聚一堂,缅怀过往年轻的日子
香港具有不少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工艺和产物,部分在时代洪流的洗擦下渐渐褪色;然而,即使旧物旧店终有一天会消失,但当中的情怀与人物故事却千载不变,代表港人拚搏的狮子山精神长存,让人肃然起敬。
【华丽理发:70年代花样年华】
明星理发师 原来系「状元」
暴疫夹击下,百业萧条,拥有约40年历史、位于北角的上海侨冠理发店早前结业,上海理发店执一间少一间,有半世纪历史的上海华丽理发公司,都是因为屋邨减免一半租金才能勉强撑得住。从桥冠结业後来到华丽工作的王师傅表示,60、70年代上海理发店很兴盛,总有一间系左近,但今天却寥寥无几,青黄不接,余下一班七八十岁老店员持守,走一个就少一个老师傅,手艺也随之失传,经济差更加速老店倒闭。
华丽理发坐落于彩虹邨,租了两个舖位,左边是上海式男界理发,右边是女界理发造型,其店设计尽显70年代的华丽,恍如回到花样年华的岁月,所以近年受不少中外传媒访问和拍照。今年82岁的徐老板见到记者就问:「这本杂志访问你看过了吗?电台明星、外国杂志都来访问。」徐老板说从前华丽理发生意很好,日日都坐满客,可惜今天传统理发店却步入黄昏期。
78岁的林波是华丽理发店里最年轻的师傅,其他师傅都是八九十岁。林波说:「我们早就退休了,来剪发为兴趣、过日辰,见吓旧客倾吓偈,很开心呢!」林波15岁入行,在北角皇后上海理发店跟师傅学艺。「当时一个师傅带七、八个徒弟,学师很严谨,什麽都要做,客人一进门要递上烟仔和热毛巾,抽过的烟又掉在痰罐内,做学徒便要拿起来清理。」当时,师傅不会主动教授理发技巧,惟有自己主动在师傅旁边偷师,收舖後几个师兄弟互助剪发练习技巧。
林波很怀缅旧日师徒生活的日子,并从手机里打开黑白相片给记者看。「这是北角四友!大家都是行家,放假就去郊游影相。」林波小时家境清贫,没读过一日书,但在1978年他做了「状元」!原来,林波30多岁时参加无綫举办的发型比赛拿了冠军,被封为「状元」。「这是我人生全盛时期。」之後他客似云来,很多大明星都专程来找他剪发。
拥有殊荣当然开心,但林波却没有自满:「平常心啦!当时一家十口,就是靠我一双手去养活,不容我骄傲。」上一代人就是默默耕耘,努力不懈,发挥狮子山精神。现在林波儿孙满堂,儿子结婚当天的发型都是出自他手。经过60年的洗礼,林波一执起剪刀来,仍旧利落有力。但他笑言,自己老了,有时会手震,唯有做得一日得一日。
【大中华上海理发:历史最悠久】
刀工深厚 93岁师傅宝刀未老
从北角明园西街斜路走,来到大中华上海理发店,推门进去,三位老师傅盯了我一眼,然後继续灵活地把手上的剃刀在客人头上游走,不消一会儿头发剪好了。老师傅把客人半躺,用小刀替客人剃面毛和胡子;之後客人走到洗面盆前垂低头,让师傅替他洗头。
其中梁师傅见我看得入神便说:「先用热毛巾抹一下客人头面,然後把肥皂开水沾些在胡子上,令毛发变软容易剃。」记者惊讶梁师傅刀工厉害,恍似小说中的武林高手。「60年来都是这样,没法不熟练!」原来,大中华上海理发店开业已经60多年,有可能是全香港最古老的一间上海理发店。「以前北角住了很多上海人,店里有31个师傅,现在只余下我们三人,少一个都会关门。」
梁师傅18岁便在这里打工,现在已经87岁;另一位李师傅则88岁,每天结领带穿西裤上班;最大年纪的是徐师傅,今年93岁,身体健壮,每天除了剪发外,店里大大小小事务如洗毛巾、清洁店舖、在店内煮两餐,都是靠他们三人包办。「旧老板仙游,股份都卖了给我们。好彩这里不算贵租,我们不请一人,才勉强支撑得住。」
问60年来最难忘的事?李师傅轻描淡写地说:「1967年,上面水塘爆了,水浸整条英皇道,水混和泥沙浸入舖头,高至三尺,有几天都开不了舖。」从珍藏历史相片也看见水浸严重程度,竟把几辆汽车叠起来。
徐师傅一边吃着30年旧客送来的点心,一边细说从前:「当年全套剪发三元,客人会畀几毫『贴士』,我们已经开心不已。现在谁给『贴士』?但老顾客总会带点食物来支持我们。」小小的心意令人暖心,也见证着几十年来的老街坊情怀。
【爱群理发:後巷小店满是宝】
传承路纵难行 也要坚持
在後巷理发半世纪的「爱群理发」,来到第二代传人刘嘉诚(Mark),一心传承父业,却受尽白眼,他经老师傅指点後,决定坚持守业,却遇上暴乱和疫情,「一个月没十个客」,结果要兼职送外卖、卖口罩餬口。未来?「要作最坏打算!」
「1962年,24岁的爸爸在後巷开创了『爱群理发』,刚巧我接手时也是24岁。」2013年,Mark见父渐老,毅然放下摄影和电影的工作,回家传承爸爸的手艺与接管家业。「电影市道低迷,爸爸年纪又大,我当兴趣跟爸爸学理发。但当时人人都不看好,认为後巷又肮脏又市井,怎会发达?」可是,Mark想做回自己:「传承路纵难行都要坚持!」
他忆述这几年间听过最难听的说话,有一天,有个路过的阿妈拖着小孩子,指着他说:「你不读书,第日就会好似哥哥咁踎喺街边帮人剪头发。」这句话像万箭穿心,刺进Mark心里。
可幸,行内老师傅对Mark照顾有加,常常鼓励和教导他。「都是上一代重感情」,Mark说,有很多旧客常常带下一代来理发,顺便缅怀一番。「试过有移了民的父子,一下飞机便拖着行李来店理发,又向孩子介绍自己童年时坐在加高的木板上,现在轮到孩子了,感觉像进入时光机!」
「爱群理发」坐落于春园街一後巷里,狭窄的小巷承载着58年的人情和回忆。Mark如数家珍地说:「店里每一样东西都是瑰宝,开店至今就存在了;一面镜、一把剪刀、一张椅都超过40年。曾经有外籍人士用五万美元(约39万港元)想买我的剪发座椅,但我拒绝了。」他介绍,这张剪发椅是1932年日本出产。他翻查资料,相信是全港最古老的剪发座椅,及後他赴日本旧工厂怎样也找不到椅子的图纸,即是说椅子不能再生产或维修了。
父亲于几年前去世後,留下一生心血的老店和「瑰宝」,Mark发奋要传承老父广东理发的手艺,并从客人体验的角度革新服务。例如他在美国订购名贵的消毒药水来清洁剃刀、采购自欧美百年历史品牌的剃须皂、剃须油和香水,又为皮肤敏感的客人于德国刀厂订购价值逾万元的黄金剃刀等,每一样产品都精挑细选。「我会替初生婴儿剃头,但要预约一个月,因为要预订婴儿专属防敏感的剃头用品,又要请两名女助手从旁协助。剃头前两日,我要禁饮咖啡奶茶,以免手震;剃一个婴儿头,至少要六个钟。」Mark虽然读书不精,但做事一丝不苟,认真得叫人佩服。
不过,坚毅的守业精神,也难挡暴疫的突袭及快速剪发的兴起。今年二月至今,店舖生意一落千丈,茂萝街分店都要关门大吉,他以预约形式紧守老店,可是一个月都没有十个客,他唯有兼职送外卖、又在网上卖口罩,希望可以捱过「寒冬」。「守业好大压力!」谈及未来,他说香港主流文化变得太快,日式快速剪发兴起,加速了传统理发老店的衰亡;而近年具历史文化价值的产物,有时会被商人利用而变了质,最後令老店「拆招牌」收场。
政府的保育工作更令Mark失望。「我去日本文化交流,日本人十分尊重我,又表示喜欢老香港文化,又说要支持我等等。反观香港,没有政府保育人员问过我们一句。」对于未来,Mark心中有盘算:「家业必须坚守,但可以不限于香港。」东南亚其他国家很热爱香港文化。他表示,香港很奇怪,本地东西出了去扬威国际才觉得矜贵。李小龙故居就是政府未能支持而遭清拆,据称李小龙会得到马来西亚协助拟建李小龙主题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