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8年11月15日,中南海仪鸾殿中,大清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太皇太后崩。至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寿命进入了倒计时。3年后,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覆灭。
叶赫那拉氏的一生众说纷与,但晚年却因阻止维新运动,幽禁光绪帝,一下成为“封建守旧”的保守派领军人,以至于许多人认为清王朝覆灭是她一手导致的。
事实真的如此么?慈禧究竟是提前让清朝灭亡,还是给它续命了?
我们必须先理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慈禧自始至终都是满族贵族中的改革派。
不然洋务运动怎么来的?但是在甲午海战以前,洋务运动就已近陷入泥潭,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了。
为什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从政治上来看,是满汉之间权力失去了平衡,导致慈禧不得不停止改革。
洋务运动最开始就是满汉同时进行的,分成了中央派(满)和地方派(汉)。中央派在京城创办同文馆,选派留学生,说白了就是自己也知道满族现在太烂了,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与地方上的汉族打擂台,所以只能赶紧培养。
而地方上的汉族被满族压着二百年了,这下突然放开了口子,还不抓紧时间发育?一大堆地方企业工厂开始创办,比如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等等。
然后结果都知道了,满族贵族实在太废物了,洋务运动30年中央也没搞出个什么花样,反倒是地方的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搞得有声有色。满族没辙,就只能插手地方事务,汉族当然不让啊,所以整个洋务运动后期其实已经深陷争权夺利的漩涡中了。
慈禧也没辙了啊,她深知自己本就是满族贵族权利的代表,不能再进行更为激进的改革了,否则整个满族贵族们能联合起来把她这个老佛爷真的请去见佛祖。
图注:光绪亲政,改革决心很大(剧照)
在1889年,慈禧下诏还政光绪,准他参阅奏折,自行批点等。说白了就是想借光绪帝的手进行下一步改革而已。到1894年甲午海战以后,洋务派全军覆没。这时候是个人都知道必须要进行变法了,不然大清完蛋了啊。
1898年,光绪帝跑到颐和园说要进行变法,慈禧直接同意了。
慈禧不同意你认为光绪帝能改革?能罢免李鸿章?光绪帝在维新变法期间,军机处向颐和园呈递了462封奏折,慈禧无一例外都同意了。
有人说不对啊,康有为不是说他们想改革公车上书结果被守旧派阻挠么?
公车上书被守旧派阻挠,都是康有为自己说的。在帝师翁同龢在当日的日记中列出的皇帝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内容中并没有公车上书之事。姜鸣先生的《天公不语对枯棋》中也详细论证了公车上书这件事其实相当可疑。
百日维新
不得不说年轻皇帝就是好忽悠,仅仅凭借几篇文章,光绪帝就敢让几个年轻人直入军机行走。这一下直接得罪了诸多在京城熬资历的满汉官员。第一波仇恨拉着了。
接着是第二波,直接拿大官开刀,杀鸡儆猴,杀谁?李鸿章!光绪帝直接下旨:”又谕、李鸿章、敬信、均著毋庸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得,这下大小官员们都慌了啊,李鸿章谁啊,大清国柱啊,为大清兢兢业业干了几十年的能臣啊,这都被搞了,其他人怎么办?
没完,第三波又来了,康有为让自己湖南同乡直接上书皇帝,说要“迁都、借才、联邦”。
迁都哪儿?康有为说迁都西安。“若夫建都之地......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康有为·《我史》)。然后满族贵族集体爆炸。北京就是满族的根基,你这迁都南方都是汉人还有我们满人活路?
借才借谁?伊藤博文!并且光绪要学乾隆开懋勤殿,抛开旧臣,让伊藤博文当顾问首领;意思就是我光绪看不惯当朝所有文武官员,所以我要另起炉灶,不和你们玩了。然后文武百官也跟着爆炸。
联邦更扯淡,康有为提出直接和日本联邦,中日合为一体。
这还没完,为了筹集变法经费,康有为更是提出:“以全国矿做抵,英、美必乐任之。其有不能,则鬻边外无用之地,务在筹得此巨款,以立全局。”(康有为·《我史》)。意思是没钱了,就把新疆西藏卖给外国人。听听这是人话?左宗棠差点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
凭借着以上骚操作,当朝所有大臣、满族贵族都表示,老佛爷你快回来吧。康有为和光绪一听要让慈禧回来?不行,我得发动政变。联络杨锐等人要搞一出“围园杀后”,直接把慈禧惹毛了。然后慈禧先发动政变,该杀杀,该囚禁囚禁。百日维新就此破产。
慈禧干掉维新派后真的就封建保守了么?清末新政是你光绪搞的?
总评
纵观慈禧的一生,她都并不反对改革,但是改革的前提是保证清王朝和满族贵族的统治。在这一点上就注定了她的改革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大刀阔斧。清朝之所以完蛋一方面是王朝正常的自然更替,以及外部资本主义的入侵。另一方面恰恰是因为清末新政,满族贵族对地方军队的失控,导致北洋势力急剧膨胀,最后反扑。
我们可以说慈禧是阻挡革命的封建顽固派,但是在对大清续命这件事上,真由得光绪和康有为瞎搞,大清估计死的更快。当然了,也可以说慈禧对于维新人士的过度牵连也促进了地方知识份子革命的决心,最终慈禧也自己咽下了这个苦果。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袁史”,切勿受骗
参考:康有为《我史》
贾小叶.“新党”抑或“旧党”——论戊戌时期“康党”指涉的流变.近代史研究,2015(03)
孙燕京.“内轻外重”抑或“内外皆轻”?论晚清政治史研究,2013(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