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7|回复: 0

海外华文媒体南充采风行丨 南充临江新区获批设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8 0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6海外華文媒體,中國故事,借力,雙城記,次極核,南充.jpeg

  (华发网 朱梅仙 南充报道)(华发网香港繁体版 朱梅仙 南充报道) 2020年11月6日下午,“追梦中华·侨瞧双城记”2020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风行活动走进四川南充市参访。

29南充.jpeg

  据悉,四川省人民政府7月24日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充临江新区”后,南充于26日—27日召开南充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就南充“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和“加快建设临江新区”进行全面部署,并专门出台“两个《决定》”。这意味着在“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次极核”征程上,南充迈出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第一步。

  一、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设立南充临江新区,有利于发挥南充位于川东北经济区核心腹地、成南达万高铁主轴、嘉陵江流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打造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缩小成渝地区北部区域发展落差,推动川东北与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

  (二)有利于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设立南充临江新区,有利于打造高能级开发开放平台,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川东北经济区全面振兴,打造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优化全省经济地理,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三)有利于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设立南充临江新区,有利于整合提升南充高坪机场、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优势,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全省东向北向开放新高地,引领带动川东北经济区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拓展开放空间,为全省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形成有力支撑。

  (四)有利于加快探索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新模式。设立南充临江新区,有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全面加强嘉陵江流域综合保护开发,促进嘉陵江流域地区发展互动互惠、生态共建共享、环境联防联治,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34南充新闻办公室.png

  二、规划范围及基础条件

  南充临江新区规划范围包括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西充县所辖的16个乡镇(街道)所属行政区域,分别是顺庆区潆溪街道、搬罾街道、金台镇、渔溪镇,高坪区龙门街道、青莲街道和西充县多扶镇全部行政区域;顺庆区荆溪街道、新复乡、共兴镇、芦溪镇和高坪区小龙街道、江陵镇、走马镇、螺溪街道、老君街道部分行政区域。面积39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32万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

  规划建设南充临江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一)区位交通条件优良。南充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川东北经济区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集聚辐射效应较强,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南充高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达成、兰渝铁路建成通车,成南达万高铁、汉巴南铁路启动建设,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通车里程、路网密度均居全省前列,嘉陵江南充段航电开发已全面完成,千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上海。

  (二)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规划区域拥有南充现代物流园、中法农业科技园等园区和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充航空港经济开发区、西充经济开发区等省级开发区,电子信息、新材料、丝纺服装、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拥有海关、商检、外管等进出口业务管理机构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四川自贸试验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开放平台,以及川东北金融中心、大数据中心和全国首个电网备调中心,集聚资源要素能力较强。

  (三)教科文卫资源富集。南充拥有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7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和中职院校学生16万人,基础教育规模和高校数量均居全省第2;新区规划布局南充大学城及三环研究院、南充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等特色文化品牌享誉海内外;拥有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中心医院等4所三甲医院。

  (四)综合承载能力较强。规划区域是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用地条件良好,可开发利用空间较为充裕。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超过40%,嘉陵江水质长期保持II类以上,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以上,水资源保障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认真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着力在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等领域率先突破、先行先试,努力把南充临江新区建设成为成渝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合作新高地。

  (二)发展定位

  ——成渝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以高端产业、高端技术、高端产品为引领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国家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整合科教资源优势,提升改革动力、科技创造力和文化软实力,构建城市产业和城市品质互促互融的新格局,打造川东北经济区创新资源集聚的商贸物流中心、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地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发挥在嘉陵江流域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嘉陵江流域综合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空间管控措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守护好嘉陵江秀美山水,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合作新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充分发挥机场、铁路、公路、港口优势,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重要开放口岸,拓展四川东向北向开放新空间。

33临江新区.png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区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实现内畅外联,核心功能区加速落地,产业组团加快形成,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覆盖,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政策支撑和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常住人口达到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60亿元。

  ——到2030年,新区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城市核心功能加快健全,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城市特色初步显现。常住人口达到8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

  ——到2035年,新区城市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建成成渝地区重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

  (四)空间布局。凸显川东北大美丘陵地形特色,彰显嘉陵江中游绿色城市本底。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预留新区空间拓展弹性,构建“一城三区一带”的空间布局。

  ——拥江高品质宜居新城。以南充大学城、大营山生态文化景区、龙门古镇文化旅游景区等为基础,重点布局高端商务、优质公共服务、文旅休闲、高品质居住等功能,形成城市拥江发展新格局。

  ——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充经济开发区等为载体,加快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装备制造(精密零部件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新材料(汽车及石油新材料等)、有机食品深加工、现代医药等产业,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空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南充高坪机场和南充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南充现代物流园等开放平台,完善开放门户和经贸口岸功能,集聚发展金融、商贸物流、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

  ——都市型高效农业示范区。以中法农业科技园和高坪区江陵特色小镇等为基础,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创新农旅融合新机制,打造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数字化宜居新型农村社区。

  ——嘉陵江生态休闲带。依托嘉陵江两岸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本底,重点增强生态保育功能,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布局山地公园、湿地公园、滨江公园、城市公园,打造沿嘉陵江生态休闲带和亲水娱乐沿江岸段。

31南充.png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现代产业新支撑。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以加强与成都、重庆配套协作为主攻方向,以现有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为主要依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装备制造(精密零部件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新材料(汽车及石油新材料等)、有机食品深加工、现代医药等重点产业,做优做强产业平台,加快培育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细分领域的优势企业,做强做优产业链条,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新旧动能转化,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南充现代物流园、南充港和川东北金融中心支撑带动作用,引进配套关联企业,发展智慧物流、金融、科技与信息、人力资源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加快发展特色都市农业,充分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法农业科技园等国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休闲农业、绿色高效农业,形成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都市农业体系。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圈。

  (二)探索产城融合新路径。坚持产城一体,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加快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疏解老城区功能,完善区域配套能力,实现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探索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宜业宜商宜居的产城融合新模式。推进产教城融合发展,加快南充大学城建设,深化与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重大创新成果市场化运用和规模化推广,提升产教城融合发展水平。

  (三)建设高品质宜居新城区。科学规划城市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按照东进北拓的城市发展新方向,打造功能明确、协调互动的产业、居住、科教功能区,构建以嘉陵江为主轴、合理分区、组团发展、产城一体的空间结构。高标准建设宜居城市,加快构建轨道交通、城市公交等复合交通体系,完善城市骨干路网和市政设施网络,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打造社区生活服务圈,沿嘉陵江生态走廊合理规划城市公园、休闲绿地,以多元文化场景体现文化底蕴,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精细化管理城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建设智慧城市。切实加强江岸江景保护,构建滨江生态保育和市民休闲公共空间,沿江全线布局各类主题公园,全程建设人行慢道,与现有主城区全面连接,形成百里嘉陵江生态休闲长廊,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住房建设管理,提高农村住房建设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培育开放合作新优势。坚持全域开放、全面开放、全程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全面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作,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蓉欧、渝新欧)川东北(南充)集散中心、川东北(南充)国际货运站点,进一步畅通“南充造”进入国际市场渠道。推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与成都、重庆等地在海关监管方面建立协调协商机制,实现业务互通、监管互认。招引适合的外向型企业入驻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引进物流企业在南充建设仓储和分拨中心、进出口商品展销中心,积极培育外向型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五)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行节能建筑、节能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强化农业、工业、服务业清洁生产,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走廊,探索嘉陵江流域协同治理、合作共建、利益补偿等机制,联合推进沿江护岸林建设、森林植被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滨河景观带建设等项目,建立绿满山川、绿满田畴、绿满城乡的生态体系。

  (六)创新建设发展新模式。坚持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管理模式,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投融资体系。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组建投融资平台公司,拓展市场化运作领域,建立园区共建、成本共担、项目共招、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引进大型企业、投资平台、专业化运营公司等参与新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建立市、区(县)协同联动机制,吸引毗邻地区招引企业入驻新区,实现共招共建共享。建立新区建设发展基金,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推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的产业引导基金,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图文编辑:朱梅仙】(文章来源:南充侨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5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