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上:郭嵩焘。下:马嘉里事件起源地碑(云南腾冲)
1875年,郭嵩焘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次年,授兵部侍郎,因以通晓洋务被派出使英国,为马嘉理案道歉,成为首任出使英国钦差大臣,兼出使法国钦差大臣。
1876年12月,郭嵩焘一行从上海登上邮船出使英国。当时虽负有到英国谢罪的任务,郭嵩焘出使期间仍能不辱使命。到达英国后,郭嵩焘的洋务和外交才华在此时得到了完全施展。在任期间成功解决喀什噶尔问题、武昌教案以及各种商务纠纷,又借鉴西方礼俗举行大型茶会,广邀各界人士。郭嵩焘更被推举为「国际法改进暨编纂协会」第六届年会的大会副主席。
郭嵩焘于出发前曾受命,将沿途所记送返总理衙门,当他到达伦敦后,便立即将几十天的日记题名为《使西纪程》寄回总署。《使西纪程》把途经十数国的风土民情、宗教信仰,到土耳其开始设立议会、制定宪法的改革,以至苏彝士运河巨大的挖河机器,全都作了介绍。在驻英期间,郭嵩焘参观了各地的政府机构、学校和工厂,他称赞西洋政教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概念,认为「西洋政教、制造,无不出于学」,以及「重商文化」对西方富强产生的作用,并提出仿效的建议。
总理衙门刚将《使西纪程》刊行,立即引守旧派的口诛笔伐,痛斥他「极意夸饰……凡有血气者,无不切齿」、「殆已中洋毒,无可采。」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由于找不到合适人选,清廷只能予以申斥,没有将他召回,但下令将此书毁版,禁其流传。郭嵩焘回国后,请假归乡,在1891年病逝。
郭嵩焘对于推行洋务的重点,认为应先要了解西方各国富强之术的本末。兴办工业、制造机器为末;而伸张公理、严明立法,才是立国之本。他的言论虽为当时守旧派者侧目,但对于后来西学派代表人物薛福成、谭嗣同、严复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资料来源:《国史百闻.近现代篇》
文字整理:唐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