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蜚语 于 2020-12-21 02:17 编辑
19世纪30年代,浙江南浔大桥湾泰安桥附近,有一个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修补铜勺铜锅的年轻铜匠。小伙子叫刘镛。他很勤快,每天起早贪黑忙碌,却赚不了多少钱,很难养家糊口,更别说满足他发家致富的梦想。
1840年,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的那年,15岁的刘镛来到镇上,到一家棉绸布店当学徒,希望能学点什么,将来做小生意用。说是学徒,其实就是一名的杂工。刘镛从厨房到澡堂,什么活儿都得干,辛苦一天下来却只有10文钱的工钱。后来,刘镛得知自己的师傅、棉绸布店的管家每年也只有100贯,便萌生了去意。1842年,刘镛在亲戚的介绍下,到镇上谈德昌丝行打工。
谈德昌丝行的老板,比棉绸布店老板大方多了,每年给10元薪酬。到年底时,由于刘镛办事勤劳,额外给了6元“年终奖”。可把刘镛一家人高兴坏了。
刘镛的志向,当然不会是当一辈子打工人。他有更大的追求。
上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等地被开辟为商埠,英国、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上海销售工业产品,收购中国农业产品。位于太湖南岸的南浔,自古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盛产湖丝中的极品“辑里湖丝”。每年,都有大量“辑里湖丝”运送到上海,远销欧美。南浔镇上许多经营“辑里湖丝”的商人,都赚得盆满钵满。
这一切,都被刘镛看在眼里。他意识到,将来自己一定要另立炉灶,开创一番事业。为此,刘镛在谈德昌丝行打工时,慢慢琢磨经营丝业的门道,掌握经商的规律。
1846年春节刚过,刘镛认为时机成熟了,不再回谈德昌丝行上班,而是联合了另外两名同乡,开了一家丝行。他们的启动资金,一共只有200元,那还是他们东拼西凑借来的。丝行的名字叫“刘恒顺”,坐落于泰安桥的东边。由于本钱太少,他们所作工作,便是从蚕农家里收购生丝,然后转手卖给广东商人开设的广茂行,赚一个小小的差价。
可是有一年,广茂行联合几家大的丝行有意压制“辑里湖丝”的价格,让刘镛陷入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地步。怎么办呢?刘镛决定“背水一战”,用小船将收购的“辑里湖丝”直接运送到上海十六铺码头去售卖。
从南浔到上海,距离200多里,虽有水路可通,但路程遥远,一般只有大船才能抵达。刘镛没有钱购买大船,在夫人沈氏的支持下,租了一艘航船,夫妻两人摇着橹,载着他们收购的“辑里湖丝”,沿着弯弯曲曲的水路,日夜兼程,用了3天时间终于来到上海十六铺码头。
这一行,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原来,“辑里湖丝”在上海十六铺码头能够卖出比收购价高3倍的价格。除去路上的开销,也远比卖给广茂行划算。
此后,刘镛将航船长期租下,自运“辑里湖丝”到上海十六铺码头销售。白花花的“辑里湖丝”换来了白花花的银子。一个春季下来,刘镛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第一桶金”,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就是顺理成章了。刘镛将丝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又不失时机地进入上海投资房地产业。晚清实业家汤寿潜说,刘镛“同治初,已殖财数十万,号巨富”。同治初年是1862年,37岁的刘镛已经有了几十万的家产。
这样就够了吗?不存在的。当时,两江总督曾国藩为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在两江地区极力推行一种盐票,来解决军饷难题。当别人都在观望犹豫之际,刘镛果断出手,购买了一批盐票,宣告进军盐业。没过几年,刘镛又成为淮扬地区鼎鼎有名的盐业巨头……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刘镛的家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多时坐拥2000万两银子家产,成为浙江南浔的首富,排名“南浔四象”之首。
2000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呢?在“同治中兴”时期,清廷全年财政收入大约为6000万两银子。刘镛的家产,相当于清廷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用“富可敌国”四个字来向形容他,不过分吧?
难能可贵的是,刘镛聚敛了“富可敌国”的家产后,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每当家乡发生水灾、旱灾等灾荒时,刘镛都会慷慨地拿出数以万计的银两出来赈灾,帮助家乡父老度过难关。那时候的中国,还是农耕时代,田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由此,刘镛特地在上海青浦县买了1000多亩田地,叮嘱刘锦藻仿效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做法,筹建义庄,持续造福乡亲。
刘镛的付出,得到了朝廷的肯定。光绪皇帝为了表彰刘镛的慈善义举,钦准修建了两座牌坊,并题写了“乐善好施”4个字。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