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5|回复: 0

喝奶茶喝进ICU、血液变成乳白色?你最爱的“续命水”可能是“送命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9 06: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奶茶中毒成为热门话题。据长沙晚报上周报道,湖南长沙一名22岁女教师因长期过量饮用奶茶,导致血糖过高,突然昏迷并大小便失禁,送往医院抢救后,发现血液呈乳白色,诊断结果为“糖尿病酮酸症中毒”。
经过医护人员一周的全力救治,该女子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糖尿病却无法摆脱。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新式茶饮在年轻人圈子越来越流行,类似的“奶茶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去年,广东佛山一名18岁高中生因为过量饮用奶茶而痛风发作,手和脚关节都冒出大块结石,无法正常行动;一名28岁程序员日常爱喝可乐和奶茶,三个月暴瘦20几斤,还有口干、多饮、多尿、容易饥饿等症状,被诊断为酮症酸中毒;武汉一名26岁主播每天下午一杯奶茶,也出现易饿、心慌乏力症状,确诊为糖尿病,同时还患上了干眼症……




(高中生过量饮用奶茶,痛风发作,指关节长结石,图源:澎湃新闻)
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如今看来,奶茶喝多了真会带来很多严重后果,但依然没有撼动其国内最受欢迎饮料的地位。据美团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仅10月1日至4日,该平台的奶茶订单量就超过了11亿。
要这一届天天熬夜、周周996的年轻人不喝奶茶,似乎不大可能,但过量喝奶茶到底会带来哪些危害?又是喝多大的量才算多?总可以了解一下吧。
现制奶茶热度不减
去年,日本媒体一篇题为《排队8小时,中国掀起“茶饮热”的原因》的文章讨论了中国顾客为了买奶茶愿意排8小时队伍的原因,对奶茶在国内市场的火热感到困惑。
即使是疫情之下,中国消费者的新式茶饮购买频率也很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16%的消费者每天购买奶茶频率在一次或以上,43%的消费者一周购买多次。
国庆中秋小长假后,奈雪的茶发布了《2020国庆中秋小长假奈雪的茶大数据报告》,总结小长假期间奈雪的茶销售情况。《报告》显示,单单小长假期间,奈雪就在全国售出了超过340万杯茶饮,会员增长100万,销量最高门店卖出了2.3万杯茶饮。
有意思的是,如今的奶茶已经不止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社交工具。町芒研究院2020年针对奶茶行业的一项调查发现,因为“喜欢喝”而购买现制奶茶的人数占总消费者人数的54%,约有14%的消费者是为了“和同事拼单”,而20%的消费者是为了“网红店打卡/新口味尝鲜”,还有8%的消费者喝奶茶是为了“提神醒脑”,同时还有一部分人,点一杯奶茶仅仅只是为了“晒”朋友圈。
关于奶茶的话题经常登上热搜。去年9月,微博、微信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突然就火了起来,大家纷纷刷屏晒出自己的奶茶,当天傍晚,微博该话题阅读量高达2亿。
上述《研究报告》还指出,约76.1%的消费者每月会进行1-5次的现制奶茶消费,14.2%的消费者会进行6-10次消费,还有9.7%的消费者会进行10次以上,总体月均消费奶茶达到4.1杯。
为什么奶茶的热度能居高不下?町芒认为,奶茶消费者多为无收入(如学生)或低收入人群,仅有14.4%消费者月收入超过了5000元。目前均价15元一杯的现制奶茶,属于“轻奢”产品,而且奶茶品牌越来越多,不同品牌也在同时推出不同产品,刺激消费者不断尝试、“打卡”新的“网红奶茶”。
同时,外卖行业也促进了现制奶茶的发展。艾媒咨询调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新式茶饮购买方式中,外卖占53%。各大外卖平台骑手既然可以带着刚做好的奶茶以最快速度送到顾客面前,顾客自然放弃了其他还需要自己操作、冲泡的饮品。
跟传统、以香飘飘为代表的冲泡型奶茶相比,现制奶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可以“私人订制”。奶茶店制作前都会提供很多选项,包括糖度、温度、配料等,消费者可以自选,一杯奶茶搭配不同糖度、配料,似乎就能带来不同的体验。而传统的冲泡型奶茶只有配置好的奶茶粉,糖度、配料都不可调,显得单调乏味不少。
其实,不少消费者都意识到了现制奶茶的不健康,因此74%消费者会选择“半糖/少糖/无糖”奶茶,但是,有奶茶成分检测报告显示,即使是“无糖”奶茶也不是完全无糖的。
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2017年7月24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一份奶茶成分检测报告,检测产品包括从27家奶茶店购买的51件商品,将其中各项数据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进行了对比。其中,27件正常甜度样品的糖含量平均值为34克一杯,最高为62克;而“无糖”样品平均含糖量2.4克,最低也有1.2克,不是完全无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喝一杯奶茶摄入的糖,几乎就达到了《指南》建议的摄入量。
去年,町芒研究院也评测了来自14个品牌的70杯奶茶,其中“标准糖”奶茶中,最高含糖量58克,平均一杯含糖33.6克;“无糖”奶茶最高含糖量45.5克,平均含糖量13.41克。与2017年上海消保委数据相比,标准糖奶茶含糖量几乎一样,无糖奶茶含糖量却略有上升。
总体来看,奶茶含糖量过高,会增加龋齿及超重肥胖发生的风险,增加心脏负担,还会使胰脏超负荷工作,长期饮用会使胰岛功能衰竭,提高糖尿病风险。
胰脏分泌的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血糖水平过高,细胞会难以从血液中获取能量,身体机能失调,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度患者会有昏迷症状。之前媒体报道的22岁女子就是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被送进了ICU,真不是开玩笑。



(乳白色“血液”,图源:长沙晚报)
而且,血糖过高还会促进肝脏分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促进毛囊皮脂腺开口的过度角化,影响体内雄激素的活性,进而刺激皮脂腺分泌,导致痘痘加重。
过度饮用含糖饮料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发布的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风险越大,每增加一份含糖饮料,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0%。
除此之外,上海市消保委还检测了奶茶的其他成分。反式脂肪酸方面,《指南》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因为在油脂氢化过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若摄入过量,可能影响儿童发育,引发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而样品中有4件反式脂肪酸含量在3.7-6.2克之间,远远超过《指南》建议量。
在脂肪方面,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小于60克,而奶盖奶茶平均脂肪含量6.3克,无奶盖奶茶平均脂肪含量2.7克,一杯奶茶最高可提供41克脂肪,再加上从正餐中摄入的脂肪,很容易就超过了推荐的60克脂肪量,增加肥胖风险。
中国注册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事业发展与宣传部部长吴佳建议,为了健康,奶茶这类高糖饮品每月最多喝一次,而且注意不要加糖和奶盖,尽量选择由鲜奶调配的奶茶。
除了少喝奶茶,还能如何预防糖尿病?
报道中提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高血糖、高血酮、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如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
据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约1.14亿人,占全球25%,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长期患有糖尿病对肾脏、心脑血管、神经、物质代谢、眼睛等都有很大危害。
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或药物,如果患上糖尿病,唯一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就是打胰岛素药剂。报道中的女子,就是因为每天至少喝一杯奶茶,糖摄入过高,导致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且昏迷,即使死里逃生,今后也必须靠胰岛素调整血糖水平,才能维持正常生活。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预防糖尿病,除了注意饮食上糖的摄入量,还要避免昼夜颠倒,因为作息不规律也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短时间内,作息紊乱一般不会导致糖尿病,但长时间可以引起内分泌紊乱,就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如果患者经常熬夜,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如果晚上熬夜,白天睡觉多,运动量减少,过多热量在体内蓄积也会引起血糖升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在预防糖尿病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
1、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2、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3、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4.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的超重肥胖者,若体重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风险下降35-38%。
总而言之,不管是奶茶还是其他饮料,高频率摄入高糖分都对身体有不少坏处。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这些“网红奶茶”中的复杂成分和可能导致的风险,想要远离顽疾,必须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要警惕商家营销,不应误将奶茶当作流行标志,盲目跟风消费。

(作者:叶碧华,师清扬 编辑:李清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4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