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平之战的失利,真怪纸上谈兵的赵括吗?专家:我们冤枉他2千年
说起赵括,人们对他的印象,无非是纸上谈兵,胶柱鼓瑟,而这一切自然也从长平之战开始说起,这一战可以说是春秋战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战争,最终赵括指挥的赵军失败,45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元气大伤,虽然中途因为楚国魏国等国家的援救而得以苟延残喘,但是几十年后赵国被秦国灭亡,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长平之战二道失利,真的怪罪于赵括吗?就让我们好好分析一下。
公元前2世纪,秦国完成了商鞅变法,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赵国几乎也在同一时期在赵武灵王的改革下进行胡服骑射,培养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两个国家迅速成为了当时七国当中最为强大的国度。就如同二十世纪冷战的美国和苏联。
《史记》描绘长平之战,是从赵国的角度出发的,因此我们读者或多或少会站在同情赵国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人就提出来了,为什么长平之战却没有其他国家帮助赵国呢?实际上赵国在战国里,扮演的也不是什么正义的伙伴。
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赵国的对外战争史:前305,赵武灵王伐中山,取丹丘等七城,前303,赵复伐中山,前295,赵武灵王与齐、燕灭中山,前290,赵、齐攻韩,至鲁关。前288,赵、魏伐宋,前287赵将赵梁攻齐……
从这些资料来看,赵国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和秦国一样规模的刺头,因此秦赵两国发生矛盾,剩下5国自然乐得坐山观虎斗,对于秦国来说,如果想要征服六国统一天下,那么邻国赵国将成为他们最大的阻碍,长平之战也就因此而爆发了。
战争的导火索是因为韩国上党地区的争端,然而到了后来,秦军却派出了60万倾国之兵奔袭赵国,很显然,这已经不是局部的战争了,赵国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因此赵国派出了老将廉颇率领赵国主力前往迎敌。我们再来看下两国的后勤状况。
秦国处《禹贡》之雍州,土地肥沃,商鞅变法后更是粮食充足,国富民强,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饶,东控潼关之险,奖励耕战。然而赵国如何呢?他和苏联一样,农业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地薄人众”,当地民风“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
可以说两国在粮草的对拼上,赵国已经输了一次,赵国总共才400万人口,却要提供30万民夫和10万士卒的口粮,廉颇也明白兵贵神速的重要性,他在初期打仗,也是想要一次定胜负的,然而结果怎样?
前260年6月,赵军迎战秦军侦察兵,结果被斩杀一名裨将,七月,秦军王龁率军进攻,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军攻占。赵国士兵不敢迎战,龟缩在营垒里不敢应战。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攻占下赵军西边的营垒,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至此,赵国的士气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廉颇也明白这样下去必败无疑,因此退缩到了丹东河岸,坚守不出,高挂免战牌,这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此时赵国却如何能够耗得起呢?40万的壮丁在前线,都是要吃饭的,而田里面的粮食没人种植,眼看到了秋收季节,种植了也没人收割,到时候如何支撑庞大的军队,所以赵孝成王坐不住了,催促着廉颇应战。
秦国方面实际上也不愿意拖下去,毕竟伤人一千自损八百,它也耗不起持久战,从而采取离间计,在赵国都城宣传赵括上任秦军必败的消息,赵王并不是傻子,他肯定也知道临阵换将的危险,但是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赵括上任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下当时的情况,天时不站在赵国一边,在国际上因为秦国的远交近攻政策,再加上赵国以前的黑历史,没什么国家支持它。在地利方面,虽然有着河流之险,粮草却快要消耗殆尽,拖下去无异于死亡,而在人和上面,秦军士气正旺,而赵国连遭新败,士气低落,临阵换将,国内则是流言四起。在这种局面下,赵括也就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主动出击了,事实上,后来虽然赵军全军覆没,然而秦国也付出了20万伤亡的代价,说明赵军进行了有规模的抵抗。
因此专家也认为,其实我们冤枉赵括2000年,他绝对并不是个没有能力的将领,长平之战的失败,可以说是多方面综合得出的结果,将其罪过归结于一个人的身上,这明显是不公平的。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