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8|回复: 0

西部新动力源崛起畅通国内大循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21: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带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这个正在崛起的中国第四增长极腹地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要素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这个中国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点,同时也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新的机遇。

成渝:西部新增长极撬动枢纽支点

  1月1日上午10时,相距280公里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中,汽笛声同时响起。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带着新年的新气象一路驶向欧洲的波兰罗兹和德国杜伊斯堡。从此,成渝两地开行的中欧班列全部冠以“成渝”名号,再不分彼此。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增长极之后,中国西部正式启动建设新增长极。

  短短一年间,川渝两地以成渝为龙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合作热情,在制度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济民生合作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如同满载的“成渝号”一样跑出了“加速度”。

  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2020年4月22日,重庆洪崖洞和成都宽窄巷子正式启动战略合作,成为成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首个项目。这则不太“起眼”的消息引爆了成渝网友的朋友圈,被戏称为“宽洪大量”组合。

  2019年,成渝地区实现GDP近7万亿元,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增长极之后,中国又一个大的区域经济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全球风云变幻,我国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西部腹地,辐射欧亚大陆的成渝地区,也肩负起向“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转变的新使命。

  “成渝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一年来川渝两省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最大共识。

  一年中,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九次全会,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八次全会,都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或主要内容;

  川渝两省市均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战略引领,统揽“十四五”各项重点工作;

  川渝两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共同制定一系列实施方案,一年来签署各类合作协议236份;共同推动开工建设27个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完成投资354亿元;包括产业合作在内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5500亿元;两地首批遴选101名干部互派到重要部门和岗位挂职;干部专题培训超6000人;科技专家信息资源共享超3万人……

  “川渝两省市这么紧密的互动,是多年来未有的。”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兴奋地说,“我亲眼目睹这一年来,两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在积极务实交流合作。可以预见未来的巴山蜀水将会更加生机勃发。”

  迎来交通基础设施大突破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长期以来,交通不畅成为川渝经济社会往来的最大障碍,断头路、小慢车让人时常“望路兴叹”。

  2020年12月24日,成渝高铁最高时速提升到350公里,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

  同一天,成都-达州-万州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板块“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迎来交通大突破。

  位于成都和重庆中轴线的天府新机场2020年底也基本建成,未来将主要承担国际航线任务,而成都是中国与欧洲中心城市空中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

  在双城经济圈战略的引领下,过去一年成渝地区在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方面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

  川渝两省市共同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1+6”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申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试点任务近期也获得了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成为川渝两省市落实中央“一盘棋、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典型代表。

  以高速公路为例,川渝间规划的25条高速公路通道已建成13条,在建4条,并相继实现了第一次联合开工、开通高速公路,不断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如毗邻重庆万州的四川达州,2017年高速公路车流量仅为550万辆,2020年猛增至6300万辆。

  29岁的孔成章家住四川遂宁,他在毗邻的重庆潼南区开办了一家竹木制品企业,经常在两地往来:“以前最大的烦恼就是交通不畅,私人面包车又贵又不安全。”

  2020年4月23日,重庆市潼南区与四川省遂宁市之间开行跨省城际公交线路,这是成渝地区毗邻区县开行的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也是西部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

  “自从城际公交车开通我就是它的常客,一趟只需要两三块钱,非常方便。”孔成章高兴地说,“对我而言,这差不多就是同城生活了。”

  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考量,依托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已从内陆腹地变身为开放前沿,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从地图上看,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在成渝地区形成联结点——向东,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衔接;向西,中欧班列可从成渝直达欧洲各国;向南,成渝直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常态化运行;向北,成渝均已开通直达俄罗斯的国际班列。

  “今天这趟班列运载了我们将在欧洲市场销售的冰箱,2020年我们对欧洲地区的出口增长了30%。未来会有更多的长虹家电产品由中欧班列(成渝)号送到欧洲消费者手中。”1月1日上午,看着向西而去的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大文满怀希望。

  探索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

  如何突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实质性的一体化发展,川渝两地以勇为人先的改革作答。2020年3月1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就明确:以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突破,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金秋十月,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与毗邻的重庆市渝北区交界处,一场改革试验正如火如荼展开。两地共同出地划定5平方公里建立“川渝高竹新区”,共同派出干部组成管理团队,共同出资成立建设开发平台,共享两省市招商引资政策。

  截至目前,园区签约入驻企业129个,其中近半企业已开工,实现产值57亿多元,同比增长近五成。

  最早入驻园区的四川华可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国庆中秋长假仍在加班加点调试设备,高竹新区的设立让前来考察洽谈的投资者络绎不绝,订单不断。

  同样的探索在川渝毗邻地区不断出炉。《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在加紧制定;“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2020年12月29日得到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复;川南重镇泸州市与重庆永川签订协议,在毗邻的700公里范围内建设“川渝融合发展示范区”。

  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毅贤用“去行政化”来描述这次改革——示范区统一规划为12个组团,一张蓝图,分头实施,同步推进。产业由企业来投,并带动上下游配套;政府只管规划、安全、环保和社会事务等底线,不再“叠床架屋”,剩下的“一切交给市场”。

  “一家亲”正在成渝地区形成共识,两地人民的改革获得感大幅增强。

  2020年川渝两地95个事项实现“川渝通办”,不仅超额完成国家任务,还新增了32个川渝特色“跨省通办”事项,并把5个国家要求2021年底实现“跨省通办”的事项实现时间提前了一年。

  “在四川做活儿,也能从重庆的电子税务局进去开票,再也不用多跑腿了。”2020年12月24日,从事20多年财务工作的老会计袁春来体验了电子税务局“川渝通办”功能后赞不绝口,“今后就是进一家门办事了,方便!”(记者 江毅 赵宇飞 李力可 胡旭)

云南:跨越式发展立体化开放

  绿色能源快速崛起,新兴产业如火如荼,“一烟独大”格局发生改变,交通短板补强,对外开放提速,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前沿,背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带动的云南省后发优势逐渐显现,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增速居全国前列,闯出了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结构优化动能转换

  2019年12月,云南神火90万吨绿色铝项目投产;2020年9月,魏桥集团年产203万吨绿色铝项目投产;2020年9月,云南文山铝业50万吨绿色铝项目投产……云南省推动绿色能源和铝产业深度融合取得重大进展。

  西安隆基、锦州阳光、通威集团、晶科能源和江西宇泽等重点企业陆续进驻,累计建成单晶硅棒产能73吉瓦、单晶硅片产能70吉瓦、光伏组件产能50兆瓦,并形成完整产业链,云南打造的全球硅光伏产业新高地雏形初现。

  绿色铝、硅光伏只是云南优化产业结构的缩影。“十三五”以来,云南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不断推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等八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全力建设“数字云南”,制定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着力打造5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产业……

  壮大“新动能”,培育“新引擎”,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烟草持续发挥“稳定器”作用的同时,非烟产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64.1%提高到2019年的75.3%。信息、石油化工、医药制造、食品制造等产业保持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3876个增至438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

  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赵修春介绍,“十三五”期间云南每年经济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经济总量跃上2万亿元台阶,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经济总量全国位次前移5位,从2015年第23位提升到2019年第18位。

  能源崛起交通巨变

  2020年6月29日,“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成为云南能源产业崛起的又一支撑。

  云南省能源局副局长乔国新介绍,近年来云南省着力打好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推进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基本形成。

  澜沧江乌弄龙、里底、黄登、大华桥、苗尾等水电项目相继投产;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建成投产,白鹤滩水电站加速推进。目前金沙江、澜沧江水电基地已投产水电站20座,装机累计4599万千瓦,较2015年两江干流装机3686万千瓦增长24.8%。

  同时,中缅油气管道及年产1300万吨的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彻底改变云南省“无油少气”局面。云南省成品油年供应能力达2200万吨左右。

  另外,跨境电力联网、电源合作开发成效显著,建成13条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线路,“十三五”期间电力国际贸易约18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约7.5%,能源国际枢纽雏形显现。

  2019年能源工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较2015年的685亿元增长近90%,能源产业跃升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云南经济呈现多轮驱动发展格局。

  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以沪昆高铁、南昆高铁为标志,云南省进入高铁时代,8个州市相继通高铁。16个州市、110个县(市、区)实现高速公路通车,“十三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是“十二五”末通车总里程的1.25倍。同时,国内外通航城市达185个,实现南亚东南亚首都航线全覆盖。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赵谨说,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从“基本缓解”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转变,成为近年来云南变化最大、群众感受最深、成效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

  构筑立体化开放平台

  在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贴着二维码的商品通过传送带完成录入、计费、安检等流程后,再搬上货车运往越南。这是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构建产业新业态的尝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自贸试验区探索“网上”招商、“不见面”招商,“面对面”改为“屏对屏”,成功引入普洛斯、华为、印度赛诺、中农联控、雅戈尔、惠科、合盛等重点企业。一项项改革、一个个项目、一家家企业……云南自贸试验区建设蹄疾步稳。

  云南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交流交往的开放门户。

  云南省以自贸试验区为引领,以昆明、曲靖、蒙自、嵩明杨林和大理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带动,以瑞丽、勐腊(磨憨)2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核心,以中越、中老、中缅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为重点,以昆明、红河2个综合保税区和瑞丽、河口、临沧等9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为支撑,逐步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双向投资量质齐升。2015年至2019年,云南省服务贸易规模年均增长15%。2020年前9月,全省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86.46%和96.26%。

  截至2020年10月,云南省设立境外投资企业882家,投资涉及61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5396家外资企业进驻云南,全省贸易伙伴拓展至206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速,成渝经济圈辐射带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云南省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5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