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5|回复: 0

余承东兼领华为云,P&Mate 恐将断舍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8 07: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围绕华为手机业务的消息不断。1 月 27 日,华为内部发文确认原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将增任云与计算业务总裁,原云与计算业务总裁侯金龙,拟任数字能源董事长。
2 天前,市场传来华为手机业务剥离转让的消息,此时距离荣耀业务整体出售刚过去 67 天。路透社进一步指出,华为正就其高端智能手机品牌 P 和 Mate 系列与上海政府牵头的公司与财团谈判。不过,路透社也指出,这场秘密进行数月的谈判,有可能不会成功,因为华为还未对出售事宜作出最终决定。
华为官方 1 月 25 日当天站出来辟谣,称 " 完全没有出售手机业务的计划 ",后续仍将 " 坚持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牌 "。
在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前的 2019 年 3 月份,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刚刚对外发布了华为 "1+8+N" 的全场景智慧化物联网 IoT(Internet of Things)战略,其中的 "1",代表的正是手机终端,担当着重中之重的主入口作用。手机在华为未来版图中的地位,不言自明。这也是华为难以割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余承东



但伴随去年 "915" 封锁禁令正式生效,华为上述宏大蓝图直接遭到来自上游供应链,如台积电、三星电子、LG 显示、SK 海力士、美光科技等的断供危机。
在披露的 2019 年财报中,华为全年收入 8588 亿元,其中消费者业务收入 4673 亿元。余承东曾对媒体表示,当年发布的 Mate30 系列,上市仅两个月销量即破 700 万台。再加上 P 系列数据,保守估计,搭载自研芯片的华为高端机,贡献了千亿元的营收。
" 我们手机业务现在很困难,芯片供应困难,很缺货。" 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2020 年峰会上曾向外界表态,"(Mate40 搭载的麒麟芯片)可能是华为自产的最后一代,很遗憾。"
一旦华为 Mate 和 P 系列成为绝唱,华为将不得不面对可能损失掉这块价值千亿蛋糕的残酷事实。而受这一事件影响,原本已经固化的手机市场格局很可能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麒麟芯片就犹如铠甲一般,在过去的近 10 年间,保护着华为手机这位战士,一路横冲直撞,超越小米、OPPO、vivo、苹果,成为仅次于三星的全球 TOP2 厂商。
" 华为选择了芯片作为自己的核心优势,建立了唯一的地位。" 曾主管华为消费者 BG 战略的芮斌如此评价。
华为也由此成为中国唯一一家挑战三星、苹果成功,且跻身高端品牌的手机厂商。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这三家厂商都从一开始,就在坚持自研芯片。



借助这一技术优势,手机三巨头们在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保持住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也得以摆脱对如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的依赖,可以自主设计规划新品,甚至可以领先同行,在关键时刻抢夺时间窗口。
更重要的是,自研芯片与中高端手机的结合,才能够让手机厂商们掌握完整的用户使用数据,进而充分洞察真实用户需求,最终转化成有针对性的特定设计方案,做出让消费者更钟情、外观更好看、性能更强大的手机,这是三巨头们维持高端市场的秘密手段。
与此同时,自研芯片还能直接助力手机厂商赢得成本优势,增强其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力,从而在同类产品竞争上,实现更优性价比。
2018 年美国断供中兴芯片,让围绕硬科技的原始创新话题再度被提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讲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
中国一直长期存在的 "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 的思维观念,在倪光南看来到了做出改变的时刻。当时的华为,凭借海思芯片上的技术突破,被倪光南作为典型夸赞。
芯片、屏幕、镜头、存储,被认为是构成一部智能手机的四大重要元器件,占手机 BOM 成本的 50%-70%。



在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之下,手机厂商们甚至被部分外界人士调侃为 " 供应链组合商 ",因为它们可能都在用着三星的屏幕、索尼的摄像头、高通的芯片和海力士的内存条。这种聚合趋势,在帮助手机厂商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过程中,日益暴露一个弊端:手机厂商准入门槛在降低,但核心竞争力却在减弱。
但有三家例外。2011 年前后,智能手机浪潮到来之际,三星、苹果和华为转型的同时,都下定了同一个决心——自研芯片。
三星起势最早,2011 年前就拥有了自己的移动芯片,高端手机 Galaxy S、Note 系列等均采用自研的 Exynos 芯片,苹果 iPhone 刚刚推出的前三代产品,用的也都是三星芯片。
即便在 Note 7 爆炸全球召回事件打击之下,凭借 Exynos 芯片和半导体制造业务利润,三星电子 2016 年利润仍达到了 29.24 万亿韩元,并未出现外界担忧的亏损局面。公开财报中,三星电子直言,自家的存储芯片业务和显示面板的强劲表现是其盈利的主要动力。
不甘示弱的苹果其实也在早早布局芯片开发:2008 年收购了一家小型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 P.A.Semi,首次对外释放出自研芯片的讯号;随后,在 2010 年收购了芯片制造商 Intrinisty,终于推出了第一款处理器—— A4,并将其搭载到 iPhone4 中。历经 10 年迭代,A 系列芯片已成为 iPhone 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与 App Store 一起,令苹果封闭系统变得更加牢固。
再看国内的华为,在从 2012 年转型做自主品牌手机之时,接管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余承东,就确定了 7 大战略,包括从低线向中高端智能终端提升,放弃销量很大但并不赚钱的超低端功能手机,启用华为海思四核处理器和 Balong 芯片等。



任正非曾对海思芯片研发负责人说过:" 我给你每年 4 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给你 2 万人,一定要站立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从蹒跚学步的 K3V2,到麒麟 910、960、980、990 的持续进化,海思麒麟在 2019 年成为全球仅有的五大 5G 芯片设计商。
CounterPoint 调研报告显示,2020 年 4 月,华为手机销量赶超三星和苹果,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但在麒麟 9000 绝响之下,华为失去了稳固这个第一位置的基础。
" 中国的芯片技术和产业发展还需要至少 20 年和一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攀上世界的高峰。"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教授在 2018 年 7 月出版的《芯事》中论断到。
那时,"915" 封锁禁令还没有发生,美国也没有全面封锁中国科技企业。回头来看,麒麟芯片断供的危机,正在倒逼着华为不得不补上这一漫长的一课,开启麒麟的后半场故事。
华为芯片的前半场故事,最早要追溯到 1991 年成立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在此基础上,2004 年 10 月,华为组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并于 2006 年启动智能手机芯片研发,2014 年之前的 K3V1、K3V2,可以称得上是华为芯片的至暗时刻。搭载 K3V2 的 P1/P2/P6 等机型发热严重,甚至出现游戏加载不出来的尴尬局面,芮斌回忆到:" 只要提起华为 K3V2,网友评论几乎一水差评 ",华为手机也被网友戏称为 " 万年 K3V2"。
这一情况直到 2014 年的 " 芯 " 品牌——麒麟出山才逐步得到缓解。等到 2019 年麒麟 990 系列问世,华为海思已经成功跻身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席列,性能表现丝毫不差高通骁龙、三星 Exynos 和苹果 A 系列芯片。
集成电路芯片产业投入的 " 三高 " ——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早已成为半导体业内共识。而且随着摩尔定律的演进,做数字芯片只有行业的前几位才能够存活下来。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华为当时持续投资海思付出了巨大决心。用芮斌的话说 " 它不仅是个烫手的吸金娃娃,还是个短时间内扶不起来的阿斗 "。
业界流传过一个典型的段子是这样描述的:任正非在海思成立时定下了目标——年营收超 30 亿元、员工超 3000 人。而结果是,员工数量的目标很快就实现了,营收目标却总不见达成,并且看上去遥遥无期。
尤其在 K3V2 糟糕的实际表现出来后,外界质疑之声更盛。但也正是得益于 K3V2 与 P 系列长达 2 年的一段深度磨合,才有了后来麒麟系列的成功。
按任正非的话说," 自己的狗食自己先吃 "" 自己生产的降落伞自己先跳 "。华为只有将海思用到自己的中高端手机上,才能真正洞察用户真实需求,进而转化成特定设计方案,最终实现芯片的持续迭代。此外,直面用户的过程,也培育出了研发团队面对消费者市场的超强战斗力,让惯于 To B 的华为工程师们,明白了 To C 产品设计逻辑的不同。
有了技术的里子,再加上华为手机品牌建设的改变,从 P7 的 " 君子如兰 ",再到 Mate7 的 " 爵士人生 ",一系列广告语突显了华为的高端品牌调性,尤其是 2016 年三星 Galaxy Note 7 爆炸全球召回的黑天鹅事件促发,华为手机顺理成章接管了三星留下的高端手机市场。
在海思芯片的助力下,华为手机做到了不依赖任何芯片厂商,不用再去适配高通、联发科的芯片,可以自主设计规划新品,甚至可以成为先行者,在关键时刻抢夺时间窗口。
麒麟芯片的推出,直接竞争优势是助力包括荣耀在内的华为手机取得了成本优势,增加了产品成本控制力。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上,性价比更优。余承东在多年前讲过," 高研发投入会带来高品质产品,荣耀产品在未来一定会大幅超过小米。"2017 年,赛诺数据显示,荣耀手机全年出货量开始超越小米,成为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
自研芯片的蛋糕看上去实在诱人。小米成立 4 年后也尝试走上手机芯片自研之路,2017 年推出澎湃 S1,但亮相后反响平平,后续的澎湃 S2 因为技术瓶颈,一直未能等来量产。
OPPO 在 2017 年成立瑾盛通信,其经营范围包括 " 集成电路设计和服务 ",并被媒体发现在 2018 年开放了芯片设计工程师相关岗位的招聘。此外,OPPO 还成立了芯片技术委员会,先后从海思、联发科和展讯大规模挖人,其中就包括有联发科首席运营官朱尚祖、联发科无线通信业务部门总经理李宗霖等人,OPPO 手机芯片研发团队就此成型,开始步入攻坚量产新阶段。



vivo 和小米、OPPO 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径:联合三星合作 " 造芯 ",共同参与到产品前置定义和技术研发当中:2019 年联合研发双模 5G AI 芯片 Exynos 980;2020 年共同研发 Exynos 1080。按照 vivo 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的说法,此举在降低试错成本之余,也能更符合消费者需求。
vivo 的折中路线侧面反映出自研芯片的莫大风险:前期资金投入巨大,最后一旦规模上不去,巨额成本就难免打了水漂。
对于当下的小米 OV 们来说,暂时陷入了进亦忧、退亦忧的困局。假如没有自研芯片,很难冲击高端。以小米为例,尽管十年来在高端化之路上一直很努力,但仍旧深陷 " 性价比 " 泥潭。雷军在 2020 年 11 月份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提到外界对小米中低端的误解,略显委屈的表示:" 干了十年,大家觉得小米还是中低端,我挺郁闷的。"
即便秉承华为基因,独立后的新荣耀也会遇到和小米 OV 同样的难题。字母榜先前文章《荣耀 " 打倒华为 " 第一机》中写道,失去了麒麟芯片光环和华为的技术加持,荣耀突破高端难度系数无疑大增。
抬高价格、改变品牌形象干的都是精装修的活儿,本身的自研技术实力,才是建造一所房子的骨架和结构。当年三星 "note7 爆炸 " 风波时,华为一举拿下 80% 的市场份额,靠的是过往 30 年的技术沉淀。
如今,华为因 " 缺芯 " 而可能被迫退出高端市场,由此引发一系列足以颠覆手机行业市场格局的问题:P 和 Mate 系列能否继续笑傲江湖,小米 OV 荣耀们能否乘虚上高端这一块市场 …… 至于答案,还在风中飘。

参考资料:
1、《最前线丨华为否认 " 出售手机业务 " 传闻,称将继续打造高端手机品牌》,36 氪,邱晓芬
2、《太悲壮:余承东亲口承认华为没芯片了 麒麟高端芯片成 " 绝版 "》,中国基金报
3、《华米 OV 的 " 芯片突围 ":国产手机品牌在芯片领域的战略差异》,智能相对论
4、《苹果自研芯片的一段往事》,Cool3C,痴汉水球
5、《任正非:华为自己做芯片很难,咬着牙慢慢挺过来了》,澎湃新闻,周玲
6、《小米 OV 能接住华为让出的高端市场吗?》,深网腾讯新闻,马圆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4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