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不够,效果不足,但它既省钱,又能表现你在关心这件事 …… 昨天(3 日),美国《纽约时报》援引政府前高官,这样总结了美国制裁的特点。 与此同时,报道揣测 " 中国欢迎美国(对缅甸)的新制裁 ",和此前多家美媒的文章 " 异曲同工 "。 这制裁效果,不要也罢? 据《纽约时报》2 月 3 日报道,上任两周,拜登左边要求缅甸停止 " 政变 ",右边又要求俄罗释放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 对这两件事,拜登都宣称,美国不会容忍企图 " 破坏民主 " 的行为。 他同时暗示,制裁很快就来。而这是美国政府最喜欢、但现在被过度使用的一种工具。 虽然在特朗普政府的许多批评者眼中,这种表态意味着 " 人权 " 重新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议程的首要议题。但《纽约时报》" 泼冷水 " 指出,用这一话题辅助竞选,比实现它简单多了。 因为,尽管缅甸和俄罗斯的情况大不相同,但拜登都将发现,连年的制裁疲劳和美国影响力下降,将使他比担任副总统时期更难兑现承诺。其中,特朗普 " 功不可没 "。 奥巴马时期的美国驻北约大使达尔德(Ivo H. Daalder)周三总结说:"我们已经陷入陷阱,使制裁变成了对所有问题的简单回应。这样做能显示你的关心,让对方付出一些代价,尽管这些代价通常不足以改变对方的行为。" 而 "总统经常搞制裁,还因为采取其他任何行动似乎都很费钱。" 美国国务院官员周二承认,有四名组织 " 政变 " 的缅甸高级将领已经受过制裁。不用说,这些制裁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行动。 而想要威胁到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更难了。 近年来,美国的制裁已经没那么可怕。关税没有改变中国的行动,对石油出口的打击也没能迫使伊朗达成新协议,而特朗普已经退回了海湖庄园。 咸吃萝卜淡操心,美媒揣测中方 " 欢迎 " 美国制裁缅甸 与此同时,让人不快的事实是,如果操作不当,制裁也可能适得其反。 日本等美国盟友本周提醒称,惩罚缅甸军方可能使他们进一步投入中国的怀抱。中国参与了缅甸的许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比如华为牵头了当地的 5G 建设。 《纽约时报》开始臆测起来:" 毫无疑问,中国会欢迎美国(对缅甸)的新制裁,以此证明华盛顿是个靠不住的伙伴。"
2 月 1 日,泰国曼谷,居住在泰国的缅甸人举行示威活动,抗议军方扣押昂山素季等人。 图自澎湃影像
事实上,已经有多家美媒在报道中采用这样的论调。 面对缅甸 1 日的政局突变,美方的表态从 " 震惊 " 到 " 呼吁放人 ",再到 " 威胁制裁 "。尽管措辞越来越强硬,但美国迟迟没有使用 " 政变 " 一词,直到 2 日下午认定 " 缅甸政变 "。 期间,美国政治新闻网 "Politico" 在 1 日刊文称,拜登政府面临一个两难的局面:如果将缅甸局势定义为 " 政变 "、切断对缅甸的援助,恐将缅甸推向中国;可若置之不理,便违背美国 " 推动缅甸民主化进程 " 的承诺。 2 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又无视中国 " 不干涉他国内政 " 的原则,发布 " 政变将缅甸置于中美冲突中心 " 一文,揣测 " 中国非常乐意介入和支持缅甸军方 ",继续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但在缅甸政局 1 日生变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已经强调,中国是缅甸的友好邻邦,我们希望缅甸各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 2 日,针对拜登 " 要求缅甸军方立即改弦更张,否则将面临国际社会的制裁 " 一说,汪文斌又回应指出,国际社会的任何行动都应当有助于缅甸政治和社会稳定,有助于缅甸和平和解,避免激化矛盾,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