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赛博原住民平时刷抖音的时候,有没有刷到过这类视频:
古色古香的按摩室里,顾客平躺放松,身着旗袍或汉服的小姐姐面带笑意,一双柔荑游走在顾客耳畔。
她仙气飘飘,他飘飘欲仙。她眼波流转,他目眩神迷。
配的文案也很迷,什么 " 又酥又麻 "" 欲仙欲死 "" 不一样的高潮 "blabla。好家伙,让人小脸通黄。 这就是如今街头林立的店面中不要太火爆的一类服务:采耳。再通俗点儿说,掏耳朵。
你永远不知道人类为了享受,能发明出什么奇葩东西。
为了满足耳朵上密布的神经末梢,为了感受到不同触觉的细微差别,采耳的工具大大小小、粗粗细细,耳扩耳起耳钩,鹅毛棒孔雀棒双头马尾 ……
△(我瞎了)
当师傅将它们亮出来的时候,你在心理上就彻底躺平了,只等着它们来将你征服。 采耳一时爽。 采耳前,是一番素手穴位按摩。不同于上学时做眼保健操带来的仿佛下一秒就要去革命的壮烈感,师傅的按摩柔和中带有一丝亲切。
任你是分分钟几千万生意的老板,还是把 996 当家常便饭的打工人,此刻都会如沐春风,退下伪装,卸下一身疲惫。
进入正式的采耳环节。神奇的是,平时我们自己掏耳朵,尚且无法完全掌控动作,偶尔也会弄痛耳朵引起极度不适,可采耳的师傅却比你自己还懂你。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棒棒和毛毛进进出出深深浅浅,非但不痛,反而有种奇异的爽感,你所有的感官体验在此刻全部集中到了双耳。
师傅井井有条地控制着力道,一刮一扫让你身心愉悦,一捻一搅让你大脑清明。除却尘垢,七窍尽通。
就连每个步骤的名字都在撩拨人心:" 丝丝入耳 "" 轻歌曼舞 "" 踏雪无痕 "" 天籁之音 "……
快感逐渐堆积,终于,在被搅得心神荡漾的时候,你整个人彻底松弛,达到颅内高潮,飘飘然原地飞升,获得生命的大和谐。
四个字形容采耳全过程:疑车无据,啊不,羽化登仙。
也难怪采耳如今有不少拥趸,社交网络上,有老哥形容采耳像 " 在公共场合解皮带 ",这个比喻就很灵了,你品,你细品。
甚至有人痴迷上瘾,几天不去掏个耳朵就浑身难受;即使冒着感染发炎的风险,也是风雨无阻。 一直采耳一直爽,诚不我欺。
在正儿八经 · 大保健这个行业,盲人按摩和足疗仿佛少林武当——店面规整,技师有硬功夫傍身,店内秩序森严,高中低三个等级,手法和价格挂钩。
人家还有行业协会,时不时出来主持江湖公道。 而由艾灸、拔罐、刮痧这类组成的服务,又如同气连枝的五岳剑派,靠 " 道 "(业务能力)与 " 术 "(辅助工具)吃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合作起来也有不俗威力,顾客一轮体验,保管浑身松快。 试看如今异军突起的采耳,倒有点像蓝凤凰带领的五仙教,或者如善使暗器的唐门一般——专攻某个垂直领域,虽没有致命杀招,但招式阴柔缠绵,出其不意,常常给人惊喜。 抖音这类短视频 APP,作为赛博世界潮流风向标,自然能反映出网民们的所思所想。除了线下体验之外,采耳更是侵袭了线上世界,足见其群众基础以及魅力所在。 赛博采耳的痴迷者们会在抖音 B 站上反复观看耳刮刮出耳屎的瞬间,热衷于将掏耳朵的声音当成 ASMR 进行颅内按摩,试图和视频中早已大和谐的顾客一起,引领感官共鸣,达到灵魂共振。
的确,就像《笑傲江湖》中无人能抗拒蓝凤凰的美貌一样,当云刀在耳边刮得浑身放松,当鹅毛棒伸入耳中,谁又能抵挡得了此番轻拢慢捻抹复挑呢?
正因为和大保健的微妙差异,采耳获得了一个精准又带着些俏皮的别称:" 小舒服 ",由此了大保健行业里的一股清流。
" 小舒服 "有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并非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采耳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何时虽已不可考证。但在永乐大典中出现过一本元代著作《净发须知》,大概类似那种理发协会颁布的行业守则,其中便提到过采耳:" 妙手精玄轻一镊,教人快乐自玲珑 "。
这句诗的奥义在后半部分—— " 快乐 "。也就是说,采耳图的就是个爽到飞起的体验,使人上瘾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么怎么说"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呢?四川盆地好风好水,富庶安乐,人们最擅长享受生活。如今的采耳,起初也是在这里发迹并兴盛,并逐渐形成了采耳文化。 早在四十年前,改革春风刚刚吹遍神州大地,四川就有露天采耳摊子了。
△(马格南著名摄影师布鲁诺 · 巴贝 1980 年拍到的成都街头采耳)
我去四川旅游过很多次,走遍了宽窄巷子、草堂、武侯祠、望江楼等景点,对遍布成都街头的采耳店和采耳摊子印象颇深,此时此刻,云刀摩擦的颤音仿佛就在我耳边打转。 可以说,采耳已经在此地形成了某种文化。2019 年,重庆市两江区就将区域内的 " 三心采耳 " 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排面值瞬间拉满。 巴蜀生活节奏慢悠悠,本地人更懂得恰到好处地消磨时间。一杯茶一包烟,十几块钱坐一天,吹壳子打麻将,最后去掏个耳朵,巴适得板。
采耳同样是游客进川必体验项目之一,它让大家知道除了火辣的菜肴和火辣的妹子之外,这里还有柔情的一面。
就连老外也拜倒在采耳师傅的手艺之下。Youtube 上的老外采耳体验视频播放量高居不下,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歪果仁的好奇与羡慕。
有位挺有名气的英国作家叫邓扶霞(Fuchsia Dunlop),应该有朋友读过她写的《鱼翅与花椒》。
书里,扶霞提到自己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体验过四川有名的采耳,感受是 " 愉悦的战栗 ",甚至还和一位掏耳师傅成了朋友。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人们兜里有钱了,更舍得花钱买舒坦了,采耳这一行逐渐发展壮大,在全国各地遍开花。 最初,采耳是很多大保健门店中的一个并不起眼的附加项目,顾客一般会点个按摩、艾灸、拔罐这种硬菜,加个采耳服务当甜点。 事情正在起变化。现如今,采耳业已从名目繁多的大保健服务中独立出来,变得越来越有存在感。专做采耳生意的店铺也越发多了起来。
从街头小铺到商场里的高端店面,各种档次价位体验模式,任君选择。
有职业的采耳师傅,凭借精湛的技术,一边四处旅行,一边给人采耳,每天能赚四位数旅费。这年头,有一技傍身才是硬实力。
不仅如此,采耳也已经走出了中国。国外甚至更领先一步,有了上门采耳服务。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老外中采耳的拥趸者不在少数,玄妙的东方秘术,让全世界的耳朵都得以享福。
那么问题来了:采耳为什么会突然火爆?它会成为新的风口吗?
还是要回到采耳本身来谈。 如果把采耳看作一款服务产品,那么它无疑是大保健行业中 " 垂直细分 " 的代表。 你也许听 " 垂直细分 " 这个词听到耳朵长茧了,但有没有思考过:到底什么样的元素,能从一个集合中 " 垂直细分 " 出来? 或者,进一步说,采耳拥有哪些其他服务产品不具备的竞争点? 从产品侧来说,一门生意要想大面积增长,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入局门槛低是必要条件。 入局门槛低,意味着更少的启动资金与更低的成本。在这两方面,采耳都具备优势: 因为服务类型单一,采耳在店面面积、装置上比按摩、足疗等大保健服务要简单得多,奢侈一点儿的弄几张躺椅,简单一点的,让顾客坐着就行。
别看采耳的工具多种多样,但置办一套可以循环使用,在耗材上,成本也低得可怜。据财经类媒体 " 商界 " 调查采访显示,一家采耳店铺,毛利在 30%~40% 者众,有做得好的,甚至能到 50%。
从用户侧来说,采耳的单次消费时间短,店面 " 翻台率 " 很高。 在高速运转的当代社会,采耳属于很时兴的短平快的轻型服务产品,吸引到的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白领打工人。 在动辄耗时一晚上的大保健和半小时就能一身轻松的采耳之间选择的话,想必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别问,问就是掏完耳朵还要回去加班呢。
又因为采耳容易令人上瘾,高频消费的回头客颇多。如果在营销推广上做得好,有源源不断的客人,总销售额相当可观。
入局者越来越多,采耳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与接受,存在感随之也刷出了新高度。管中窥豹,2016 年,成都就成立了采耳文化促进会,试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燃鹅,机会总是伴随隐患。 摊子铺得大,良莠不齐的现象愈发普遍。这一行固然有月入万元有余的师傅,而更多的,则是参加过一段时间培训班,就匆匆上岗赚钱的三脚猫。 好的大师无他唯手熟尔,菜的新手无他唯弄痛耳。
采耳还跟按摩、足疗有很大的不同,如果遇到一个业务不熟练的师傅,采耳采得浑身不痛快事小,很有可能要付出耳朵受伤进医院甚至听力受损的代价。
采耳店铺的卫生问题同样也劝退了一波想要尝试的人们——因为耗材在清洗消毒方面不到位而导致耳部感染的新闻,网上一搜一大把。
与此同时,采耳这门手艺,也面临着即将到来的降维打击:市面上出现了更多形式的竞品。
智能挖耳勺等产品的出现,既解决了卫生痛点,又让消费者自己动手 get 到掏耳朵的乐趣。
△ (小米旗下的可视挖耳勺,大概是年轻人的第一支智能挖耳勺)
所以说,判断采耳是否是大保健产业中的新风口,也许还需要一点点时间;想要在采耳这行里干出点名堂,需得技术与管理两手抓,软实力硬实力都要跟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采耳可以算是消费者长尾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一种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