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3|回复: 0

90 后想通过炒股一夜暴富? 六成年轻人表示正在亏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5 05: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你会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仿佛一夜之间,身边的 90 后都开始理财了。
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上,时不时看到 " 白酒 "" 医药 "" 基金 "" 抄底 " 之类的关键词。
朋友圈在哀嚎 " 绿我可以,绿基金不行 ",聚会在吐槽 " 本来在想抄底结果不小心抄了家 "。
不论是凑热闹还是真参与,总之这届年轻人的理财氛围,已经烘托到位了。
理财,当代年轻人最虔诚的爱
腾讯理财通联合企鹅智库发布《90 后理财与消费报告》显示,84% 的 90 后已经养成了理财的习惯。
他们不是在潜心理财,就是在学习潜心理财的路上。
2021 年的第一个月,就有 30 多条与理财相关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判断自己有没有被时代抛弃的标准,如今又多了一条犀利的灵魂拷问——你,学会理财了吗?



热爱理财的年轻人们,在互联网上凝聚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各个社交平台上,有关理财的热议层出不穷。
虽知赚钱不易,仍然怀揣改变生活的美好梦想,大概是当代打工人最执着的倔强。
近几个月,随着 A 股形势不断走高,在一片让人心花怒放的红色海洋之间,互联网上与理财相关的话题讨论也越来越躁动。
从去年 10 月开始," 用利息生活 | 投资理财 " 小组中的成员们表现得更加活跃,发帖数量增长了将近一倍;知乎上,与理财相关的提问数量也逐月增加,而 B 站上与理财相关的热门视频则几乎翻了一番。



理财让人夜不能寐,还让人日日记挂、时时操心。数据显示,41.6% 的 80、90 后理财用户每天都要查询自己的理财收益。
当别人都以为你在等心爱的女孩回一条微信,只有你知道你在等的消息,其实来自 "X 花顺 " 和 "XX 基金 "。



是什么让年轻人的眼里常常饱含热泪?
他们会顶着熬红的双眼,告诉你他们给理财投入的爱,到底有多深沉。
理财 " 小目标 ":财富自由
全民理财的风潮下,这一代年轻人的理财意识也早早觉醒。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 2019 年发布的《90 后攒钱报告》显示,90 后初次理财的时间比父母早了整整 10 年。
豆瓣小组里,初入新世界的 " 小白 " 和 " 新人 " 们将理财老手奉为 " 大神 ",发帖都以 " 求教 "" 指点 " 开头,满满的都是膜拜。而在 B 站播放量前 1000 的理财视频中,和 " 解谜 "、" 干货 " 相关的硬核知识也格外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这份对数学的认真和耐心,上一次在年轻人群体里出现,大概还是双十一算满减的时候。
虔诚的学习态度背后,是年轻人为理财立下的种种 " 小目标 "。
经济独立、改变命运、赚大钱 …… 总之,梦想还是要有的。
如果没实现,那就先看个入门视频压压惊。



尽管如此," 目标一千万 "、" 收入过一百万 ",豆瓣小组里,类似的理财 " 小目标 " 总能获得其他成员的强烈共鸣。
从此,属于理财人最浪漫的事,不再是风花雪月、诗与远方,而是关于 "35 岁退休 "、每天躺在家里 " 用利息生活 " 的人生理想。
当有人问起这算不算是白日做梦呢 …… 也不能说有点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毕竟,从 " 小目标 " 勾勒的幻想蓝图中抽身而出,回到现实,投资市场的起起落落、难以预测才是全部的真相。
腾讯证券 2020 年发布的《中国股民行为报告》显示,2020 年有 58.9% 的投资者获利,基本持平的占 14.9%,但仍有 26% 的投资者在这一年的状态是亏损。



社交媒体上,相比起分享 " 暴富 " 的喜悦,年轻人们常常要面对的,往往也是挫败和迷茫。
豆瓣小组里,关于 " 亏 " 的血泪教训占了近六成。比起关注 " 涨 "," 跌 " 的情况显然更加普遍。
口头上说着 " 目标千万 " 的年轻人大概终于认清现实:
赚钱是别人的,而自己只能流下贫穷的泪水。
理财风潮背后
人们以往的印象里,炒股、买基金从来都是中年人的专属,只见过亲戚家二姨每天盯着显示屏上不断变动的曲线,谁曾想如今年轻人成了 " 基民 " 和 " 股民 " 中的主力军。
理财热是如何感染当下的年轻人的?实际上,比起 " 一夜暴富 " 的梦想,许多年轻人选择理财的理由要朴实接地气得多。
尼尔森 2019 年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中提到,32% 的年轻人表示有明确的存款计划。在各种攒钱方法中,把钱拿去理财,就是防 " 剁手 " 的有效方法之一。
现金变成了基金,强行给小金库上个锁。
如那句吐槽所言:
低情商:我就是管不住我这个手;
高情商:给现有财产创造一些上升空间。
从另一个角度说,买房买车、社交人情、日常开销,日益繁重的生活支出都让年轻人的工资卡越发不堪重负。他们试图在理财上找到新的突破点:死工资就那样,理财总还能给我点希望吧?
《90 后理财与消费报告》显示,投资理财的收益,已经逐渐成为 90 后最普遍的工资外收入来源。同时,在年轻人眼中,对于实现财富增长的目标,理财甚至比升职显得更靠谱。
理想够丰满,但现实总是打脸。试图成为 " 金融巨鳄 " 的梦想家,到最后只能含泪收下 " 慈善家 " 的好人卡。



不过最后话说回来,小小地在心里盘算一笔账:
一万块放基金里,一个月还能剩下五千块;一万块钱放在卡里,最后逃不掉被全部花光的命运。
眼看着手里的基金全线飘绿,他们还是能咬咬牙安慰自己:
这波,不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25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