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2|回复: 0

90 后“不配”当韭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9 06: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熊出墨请注意
如何看待基金饭圈化、白酒股还能涨多久、新能源股、易方达基金、半导体和白酒哪个更值得入手、2020 年股民人均赚 10.9 万、基金连续大跌该买还是该买 ......
刚刚过去的 1 月份,微博热搜里关于理财的热门话题一个接着一个。这年头,年轻人似乎不是在理财,就是在学习理财。而放在过去,基金话题上热搜可是一年都难见一次的奇景。
菜市场的大爷大妈讨论股票时,股市就危险了。不少分析认为,这个道理,放到基金市场或许同样适用。90 后买基金的热搜,便是收割将至的信号。
然而,互联网掀起讨论热潮,新基民跑步入场,这就意味着 90 后必然会被收割吗?
熊出墨就此与几位 90 后聊了聊,他们中有人买基、有人炒股、也有人踏进了疯狂的币圈。谈起理财,焦虑确实在裹挟着这群经验不算丰富的新人向前跑。盈亏之中,他们无法梳理出成型的理念或者明确的逻辑,可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理性思考、坚持原则、常存戒备等等 防收割的特质。
总之,90 后年轻人,并非如你想象中的 " 韭菜 " 那般供人收割。

大学炒币赚了四年生活费,看清币圈无底洞后彻底收了心


皆凡 25 岁 炒币 4 年
每个时代都给年轻人留了一个特定的风口,70 后靠房产,80 后靠互联网,之于 90 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一度被视作 "21 世纪的房地产 "。
数字货币的价值可否与房产画上等号,尚存争议。但近几年其泡沫的膨胀速度,显然远胜于房产。然而,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再美丽的泡沫,也不过是一刹花火。
2017 年初,币圈处在疯狂的前夜。正在上大四的皆凡无意间接触到了这个陌生的概念,而后一发不可收拾。
" 那时候炒币的圈子没有现在这么庞大,也没有真正的大神。就拿比特币来说,币价不到一千美元,整个大盘成交额只有一亿美元左右 ",他表示,就像被幸运之神的金手指点了一下,纯属兴趣驱动,微博、知乎、推特上一边看一边摸索,越看越觉得有趣。于是,他拿出自己实习期间攒下的几千元积蓄,买了人生第一个比特币。
" 压根就没有想过投资,只是觉得很有意思 ",由于资金有限,此后大半年时间里皆凡没有再出手买入,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每天泡在 QQ 群、电报群里和币友聊天吹水,交流行情的热情。" 币价一直在涨,光是盯着看就觉得很有劲头。我记得毕业离校的时候,币价翻了一倍不止。"
翻倍仅仅是开始,一轮暴涨正在酝酿。2017 年 7 月,以 2500 美元为起点,比特币价格持续走高。当年 11 月,突破万元大关。12 月,冲击 20000 美元。



皆凡见证且亲身参与了这一轮暴涨,但他没能坚守到最后。" 看到涨的越来越离谱,心里开始打鼓,大概 10 月份,跟以前的经济学老师聊了一下,她严肃地告诉我比特币就是一个骗局。"
经过一番纠结,皆凡选择撤退。此时,这枚 900 美元买进的币已经价值 5800 美元。" 简单算了一下,基本上大学四年的花费挣了回来,完完全全超出预期。但说不遗憾也是假的,如果再往后坚持一个月,那又是继续翻倍。"
钱入口袋,真正意识到了数字货币的魔力,然而,他想再入场已经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币价已经被抬高,而且,行业已经进入了 " 币圈一日,人间三年 " 的疯狂阶段。
"2017 年底币价飞升之后,瞬间感觉圈子扩大了 N 倍。不仅相关的电报群、QQ 群数量突增,主流新闻网站中也开始频繁看到比特币的身影。币友好像每天都不上班一样,群聊 24 小时热火朝天。我投入工作十分钟的功夫,未读消息已经 99 。"
看着 "3 点钟区块链 " 的从失眠到无眠,看着以太坊、莱特币等币种崛起,看着满天飞的白皮书,皆凡甚至动了辞去工作全职炒币的念头。然而,随着接触的职业炒币人渐多,他心里的火苗逐渐被浇熄。因为,"这东西就是一个无底洞,一旦深入,想再抽身就很难了。"
"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职业炒币必然要一直盯着行情,这考验的其实不是精力,而是心理承受能力。从 17 年底开始,币圈就开起了过山车。一上午跌个成百上千美元,再好的心情也给跌没了。"
皆凡表示,他熟识的职业炒币人,大部分都是没赚到钱但心态已经崩塌,"但凡在币圈待上一个月,你再想正常生活、工作都很难了。因为你习惯了一天几万、几十万进账,正常的打工人工资根本不可能放在眼里。"
当然,日进斗金只存在于造富神话里,现实中更多人还是当了韭菜。币圈追捧的首富李笑来,在那段 " 不慎 " 流出的录音中就亲口说出了空气币、割韭菜的乱象,扯下了币圈最后一块遮羞布。
"炒币就是一个完全不对称的赌局,后来看到很多因炒币被割到家破人亡的新闻,自己也彻底收了心。"



与此同时,监管的 " 亮剑 " 给疯狂的虚拟货币市场踩了刹车。2018 年以来,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交易频频出手,正式将虚拟币 ICO 定性为非法集资,多家交易所负责人因非法集资诈骗被抓捕。
2019 年 11 月,央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指出,国内 173 家虚拟货币交易及代币发行融资平台已全部无风险退出。
现在,皆凡手上就还剩下一些莱特币、波场币以及一些小币种,总价不到 3 万。他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就当没有这笔钱,几年之后再打开账户,说不定就财务自由了。当然,如果全部缩水,被割了韭菜也认了。
" 毕竟,你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正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余额宝利率变低,买基、炒股给自己发年终奖


阿晨 26 岁 买基 1 年 & 浩然 26 岁 炒股 1 年
与数字货币的疯涨恰好相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理财产品近几年收益率跌跌不休。" 少得可怜 " 的收益逼得不少年轻人选择 " 出逃 ",去基金、股票市场等更加广阔的天地去赚点零花。
阿晨和浩然,两位生于 1995 年的年轻人,一人买基,一人炒股,去年两人收益都达到了 20 个点。以自己在三线小城每月几千的工资作为参照,这笔收益相当于他们给自己发了年终奖。
" 真的要谢谢余额宝 ",阿晨说自己买基金理财最大动力来源就是余额宝收益变低。" 都跌到 2% 以下了,放里边实在没意思。在加上去年疫情在家无聊,我就开始研究基金。当时想的就是搞点零花钱买买游戏皮肤什么的,基金比较稳妥,亏也亏不了多少,就上车了。"
2013 年 6 月,余额宝上线元年,7 日年化利率最高达到 7% 左右。相比之下,当时主流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在 3.5% 左右。因此,作为支付宝主力用户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把闲钱放在这个 " 零钱包 " 中。
上线半年,用户量接近 5000 万。一年半时间,扩充至 1.85 亿。到了 2018 年底,余额宝用户数已经突破 6 亿。而用户增长的同时,收益利率却在不断下跌。2015 年底跌破 6%,2018 年跌破 4%,而后一路跌到 2% 以下。



2% 并非余额宝的底线,2020 年 6 月,余额宝 7 日年化收益率跌破 1.5%。媒体纷纷报道 " 这意味着什么 ",当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10 万本金存进余额宝,2013 年每天的利息可以吃一顿丰盛的早餐,现在可能只够一根油条。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收益走低对应的结果是用户 " 出逃 "。根据历年余额宝官方发布的数据,2018 年第一季度末余额宝总资产规模达到 1.69 万亿高点。2020 年第二季度,这一数字为 1.22 万亿,较高点跌去 28%。
出逃的年轻人寻找新阵地,一部分人和阿晨一样进了把钱用于购买基金。MobTe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基民规模突破 8000 万,其中新增基民超过 2000 万。18-34 岁群体占比达 60.0%,90 后已成为主要群体。
还有一部分人分流向了股市,浩然就是在去年逐渐把闲钱转移到了股市当中。" 以前都是在玩模拟,工作了两年攒了一些钱,但没有真正投进去。去年开始,觉得自己眼光练得差不多了,余额宝也没指望了,正式开始炒股。"



阿晨的基金收益图
复盘去年的成绩,阿晨买基金的本金大概 2 万元,收益接近 4000 元。浩然炒股陆陆续续投入 5 万元,收益在 20 个点以上。
总结理财经验时,二人都不敢说已经摸清了门道,只是在遵循自己的原则谨慎操作。
阿晨表示自己买基金关键是心态沉稳,不追涨、不割肉。自己长期看好的话,越跌越买,不看好的涨上天也不跟着上;浩然也与之相似," 我只买自己熟悉的公司。比如我现在公司的有色板块,或者身边朋友所在的上市公司,跟他们打听一下经营情况后再决定入不入手。"
与此同时,去年基金、股市形势大好亦是支撑他们为自己多挣一份年终奖的重要因素。根据天天基金网披露的数据,2020 年,全市场 98.2% 的基金产品实现了盈利,95% 的基民实现了盈利。其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的平均涨幅为 42.15%。
至于 2021 年情况如何,谁也无法预测,但阿晨和浩然都表示会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去投。" 热搜上现在把白酒、半导体炒的厉害,不管外界怎么唱好或者怎么唱衰,我还是不追涨、不割肉。"
" 刚接触时看到过一句话,买基金就等于买国运,如果真的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长期持有肯定不会亏钱的。但是,基金的起起伏伏,多少人能真的沉下心呢?" 对于外界关于 90 后看到热搜之后跑步入场,即将迎来人生第一次套牢的说法,阿晨认为," 所谓的韭菜追涨,其实根本不用忽悠,他们肯定已经早早地入场了,不然何来的热搜。"
坚持自己的原则,对盈亏有着正确认知,从为数不多的存款利拨出一部分闲钱买基金、炒股。赚,不能发家致富,至多锦上添花。亏,不至于血本无归,能够及时止损。从阿晨和浩然的经历,我们能够看到 90 后理财时的那份理性。

惹不起躲得起,一次被割就得了 " 理财 PTSD"


吴琼 27 岁 年终奖买基金亏了一半
理想型的韭菜是记吃不记打,割了一茬之后很快就再长出来新的。而现实中,不少人其实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7 岁的吴琼便是例子,前几年在基金市场摔了一次跟头,之后便得了 " 理财 PTSD",对买基、炒股、炒币等投资敬而远之。用他的话说,"惹不起,我躲得起。"
2018 年,工作了两年的吴琼手里已经有了点积蓄。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此时的他,财商发育迟缓,但理财焦虑却找上门来:钱放在工资卡里,利息基本为 0。而拿出来投资,向上够不到房地产,向下零零星星的收益看不进眼里。
"朋友圈里同龄人都在折腾股票、基金,我也动了心。" 年底,拿到了年终奖,高兴之余,他开始思考这笔钱要何处安放?终于,他把心动付诸行动。
" 一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连基础知识都不了解。所以就到处乱撞,9 块 9 的理财课也买过,相关的书也看了。觉得自己入门了,打开 App 又傻了眼。课程只教了理论,却没人说具体该买哪一支。"
又是一番搜索,吴琼找到了一个可以直接抄作业的地方。"B 站、抖音、微博等平台上的大 V,有时他们会直接推荐某只基。或者你直接打开评论区,看看小伙伴们的讨论,也能抄到一些。当时关注了一个 ** 财经的账号,那老师讲的头头是道,评论区里也都是一片应和。当时感觉抱到大腿了,跟着买进了几支混合型基金。"
吴琼绝非个例,央视财经近日的专题报道指出,基金投资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工具,数位年轻人表示自己买基金时朋友或者网络大 V 的推荐是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在各类投资平台下,最常见的就是哪个行业比较好,哪只基金比较好的提问。
" 哪怕是巴菲特推荐的,你都要经过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的分析,而不要去一味地相信某个大 V 的话,大部分的追涨杀跌最后的结果可能都是非常不好的 ",《十年十倍 散户也可以学习的量化投资方法》、《聪明的定投》等书的作者 " 持有封基 " 如是说道。
简而言之,新入市的年轻人在买基金、炒股等投资是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但选择上缺少独立判断。
而一旦因为某次跟风吃了亏,他们风险意识很肯能会再次调高。" 回想一下,我怀疑评论区网友都是托。那个收益率我可能会记一辈子,亏了一半还多 ",买进直接山顶站岗,一路下行扛了半个月,吴琼第一次买基以割肉跑路画上句号。
自那之后,他患上了 " 理财 PTSD",一看到有人推荐买基、炒股,就想起当年不翼而飞的年终奖。"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割韭菜,20000 块投进去抢救出来 10000,就当交学费了,趁着年轻跌个跟头也没什么不好的,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两年时间过去了,吴琼再也没有碰过基金、股票,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更熟悉和信任的领域——炒茅台。
" 我在天猫、京东、家乐福、华联抢过茅台,囤到 19 年底转手卖给了黄牛,一瓶赚了几百块。个人名额有限制,后边想抢就很难了。我觉得倒腾茅台确实有钱可赚,就又找到了黄牛 ",就这样,吴琼加入了黄牛的队伍。
自己的积蓄当本金,以行情价面向 " 散户 " 回收茅台,然后转给黄牛上级就能获得差价。虽然多了一层中间商,但众所周知茅台指导和零售之间差价较大,吴琼仍能从中分走一定的利润。
" 这就是我的理财方式,坚持做了一年多了,手头的钱收拾收拾,去年底交了首付买了房。每个月房贷大几千块,以后肯定更不敢碰基金、炒股这些风险投资。倒腾茅台、炒炒鞋,小打小闹也不稳定,但起码稳赚不赔啊。"
和吴琼生活环境、阅历相仿,财商不足、缺少独立判断,易被引导的年轻人无疑是韭菜的理想人选。然而,一次被割后便起了戒备之心,断了后续继续收割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绝非一茬合格、称职的韭菜。

割不到也不好割,90 后不配当韭菜


相较 00 后,90 后先行一步踏进职场,手里有了些积蓄。而与 70、80 前辈相比,90 后又尽显稚嫩,尚未经历社会残酷的捶打。
似乎,90 后就是韭菜的标准人选。
尤其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 "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 之后,怀揣理财焦虑的 90 后甚至自发地走到了镰刀之下。企鹅智库发布的《90 后理财与消费报告》显示,84% 的 90 后已经养了理财的习惯。
余额宝收益太低、房市门槛太高,留给他们的理财、投资机会集中在股市、基金、币圈等地,这些领域恰是公认的韭菜集聚地。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近期的市场数据、相关热搜以及新闻报道来看,90 后缓解理财焦虑的药方,透着一股浓浓的韭菜味。
而结合实际,味道或许很快就会散去,因为手举镰刀的收割者会发现:90 后根本不配做韭菜。
工作年限不足、手中积蓄有限,这些因素导致了客观层面的割不到。
《2020 年中 90 后人群洞察报告》显示,超三成 90 后人群手头资金不足 6 万元,25.9% 的 90 后月收入不足 4000?试问,这番收入水平能否满足收割者的胃口?而在此前其他相关报告中,90 后的存款情况更不足以撑起 " 韭菜 " 这个词。



例如,珍爱网发布的调研报告中,近五成 90 后存款在 3 万元以内,其中三成属于零存款;腾讯发布的数据则显示,90 后平均存款约为 815 元,甚至连 00 后的存款零头都比不上。
主观层面,前文几位人物在理财中的真实心理状态,也反映出 90 后的防收割体质。
正面,他们对市场的理性思考,坚守原则谨慎操作,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盲目跟风的风险。负面,魄力的欠缺,致使 90 后常怀戒备之心。所以即便有人此时跑步入场追涨,很大可能上也不敢过多投入。
90 后不配做韭菜,而韭菜这个名词也从来不是 90 后的专属。
摘掉有色眼镜重新审视年轻人理财焦虑,焦虑本质源于意识超前与财商欠缺之间的错位。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身处中国经济腾飞期,90 后对于消费和理财的觉醒较父母辈更加超前。支付宝此前在《90 后攒钱报告》中也曾指出,90 后首次开始理财的年纪平均是 23 岁,绝大部分人会在上学至毕业后的两年内就接触理财,比父母辈第一次接触理财早了整整 10 年。
意识超前,经验、阅历无法与之匹配,只有不断成长弥合这之间的错位。无论之于 90 后、70 后、80 后还是 00 后,谁又能保证成长过程中永不摔跤?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8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