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7|回复: 0

“三国杀”:谁是浙江第三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9 06: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城市经济数据陆续出炉,不久前,城叔相继对 23 个 GDP" 万亿俱乐部 " 及 " 十四五 " 后备军进行过分析。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除了一步之遥的东莞,城市经济矩阵已出现明显断层。
以表现突出的浙江为例,在 11 个地市中:2015 年、2018 年,杭州、宁波相继迈入 " 万亿方阵 ",此后继续保持两位数名义增速,总量在省内遥遥领先;GDP 总量常年位列全省第三的温州,则在 6000 亿体量徘徊,2020 年,绍兴也站上 6000 亿关口,5500 亿的嘉兴则步步紧追,更与温州一道喊出 " 十四五 " 冲刺万亿的口号。



实际上,对比温州、嘉兴、绍兴最新出炉的 2020 年经济运行情况,温州作为浙江 " 第三城 " 的地位,正遭受巨大挑战。
01
看 2020 年各市 GDP 总量," 断层 " 格局一目了然。



" 十三五 " 期间,温州经济总量从 5045 亿元增长到 6870 亿元,年均增速约 8.02%;绍兴年均增速约 6.24%;嘉兴年均增速约 9.42%。
与绍兴相比,嘉兴距离上海更近,承受产业外溢可谓近水楼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嘉兴接轨上海红利得到不断释放,经济体量一路高歌。
2019 年,嘉兴 GDP 一举超过台州,排进浙江前五,2020 年更是坐稳 " 第五城 " 的位子。甚至有学者预测,十年内嘉兴将凭借沪杭之间的地理区位,陆续超越绍兴、温州两大城市。
从 " 十四五 " 规划中可以看出城市对自己的定位。
温州提出冲刺万亿级 GDP;绍兴明确 " 十四五 " 期末,全市 GDP 目标达到 8500 亿元;嘉兴的目标则是到 2025 年 GDP 达到 9000 亿元以上、力争 1 万亿元。
看整个浙江省的目标:到 2025 年,浙江 GDP 突破 8.5 万亿元,这不仅需要第一梯队杭州和宁波的加持,也需要温州、绍兴、嘉兴等 " 万亿后备军 " 形成合力。
人均 GDP 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



温州 GDP 排名全省第三,然而其 2019 年的人均 GDP 仅高于衢州、丽水,只有宁波、杭州的一半。
温州人均 GDP 倒数由来已久,但展开浙江地图就会发现,这垫底的 " 锅 " 不能只让温州背。统计数据表明,温州及浙江西南地区,是浙江人均 GDP 倒数的集中区域。这个数据也反映出浙江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南部尤其弱。
02
从农林牧渔业产业增加值来看,2020 年绍兴>温州>嘉兴;论规上工业增加值,嘉兴>绍兴>温州,而且嘉兴几近温州的两倍,增速也更高;看服务业增加值,绍兴表示,占 GDP 比重首次超过 50%,嘉兴与温州相比,嘉兴总量更多,占 GDP 比重也更高。



近几年,温州也在发力制造业转型。去年底发布的《2020 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中指出,2019 年温州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可概括为 " 稳中有缓 ",工业经济运行变化特征如下:
其一,需求偏软拖累生产增速退坡。工业企业为了缓冲需求下滑,通过主动去库存,削减存货投资,压缩产能,以至于产出与销售数据快速收敛。其二,效益同步收入走弱,生产增速承压,叠加库存去化收尾,销售利润规模面临收缩下行,效益改善前景不乐观。其三,工业投资能力和潜力有上限。面临资产收益率不高和融资成本不低双向挤压。
传统轻工业是温州产业的主体,但产业层次较低、设计研发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突出。
在外界普遍看来,粗放增长优势不再、产业转型滞后、企业空心化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让这座浙江最年轻的城市陷入 " 失意 " 困局。
反而嘉兴因为地缘优势讨了巧。嘉兴在 2020 年经济运行中提出 " 新兴产业表现抢眼 ",诸如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分别增长 47.2%、22.6% 和 1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1.6 个、11.8 个和 4.0 个百分点," 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
03
固定资产投资,绍兴表现亮眼,但究其原因还是房地产的 " 贡献 "。绍兴在 2020 年经济运行情况说明中提到:"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9.1%,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7 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 54.9%"。若是排除掉这个因素,绍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嘉兴一致。



相比温州和绍兴,嘉兴这 3% 的投资增速可以用 " 扎实 " 来形容。据其总结:
2020 年嘉兴引进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 17 个,引进总投资(增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 59 个,居全省首位;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投资项目 21 个。同时,过去签约的重大项目也在加速落地推进过程中,累计完成投资 1181.27 亿元。
论社消零总额,温州当仁不让,达到 3497.8 亿元。据浙江省商务厅数据,2020 年温州网络零售额 2030.2 亿元,同比增长 6.1%,网络零售总额超过一半。
城叔发现,为了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温州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成立消费和出口两个专班、各部门出台各类消费政策、发放 6 亿元消费券、开展 " 互联网 +" 促销活动、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等在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下,重拾了消费信心,注入了 " 强心剂 "。
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温州消费券的发放带动零售行业商家交易数量增长超 26%,直接带动交易额 28.1 亿元。除发放消费券外,直播带货、云购促销也成为温州促进消费的重头戏。
04
再看各个城市的 " 钱袋子 "。



2020 年,嘉兴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而且所属 5 个县(市)财政总收入全部超百亿元。
财政收入中,对地方政府至关重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温州为 602.0 亿元,同比增长 4.0%,其中税收收入 510.1 亿元;嘉兴 598.8 亿元,同比增长 5.9%,其中税收收入约 555.09 亿元;绍兴 544 亿元,同比增长 2.9%,其中税收收入 444 亿元。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浙江全省的财政收入,2020 全年浙江省财政总收入 12421 亿元,在疫情之下尤为不易。而且,据浙江省财政厅披露,2020 年 2 月,企业所得税增长 13.6%," 增收主要来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311.3%,对企业所得税的增收贡献率为 113.2%"。
疫情下的 " 完美逆行 ",脑海中不得不浮现出 " 网购、手游、视频会议、网课 " 这类词汇,从这个切口也能理解浙江省提出 " 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 ",把数字经济作为 " 一号工程 " 的理由了。而这个赛道,显然也是各个城市转型突围的挑战和机遇所在。
文字|吴林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25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