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6|回复: 0

台湾老兵寻亲:我死后,能把我骨灰送回大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6 13: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 99 岁的台湾老兵,头部开了刀。生命的最后时刻,医师指着老兵的儿子问,这是谁,老兵说," 我不认识他 "。医生指向刘德文,老兵说," 这是我们里长刘德文 "。刘德文像几千老兵生命后期的一道光,不仅以 " 儿子 " 身份照料他们,还以 " 里长 " 身份,送 200 余位老兵回归大陆。" 里长 " 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也是他的快乐之源。



▲刘德文坐在长江边上。2019 年,他来湖北送一位荆州籍老兵 " 回家 ",对岸就是老兵的家乡。
━━━━━
疫情阻断的 " 回乡路 ",等待重启
刘德文是台湾祥和里社区的里长(类似于大陆的居委会主任)。他最重要的工作,是背着台湾老兵的骨灰——送他们回生前未能踏足的大陆的家。
文章信息是刘德文提供的。2017 年,为帮一位大陆同胞寻找父亲骨灰,刘德文去了一趟茂雄墓园。那里的小山无人打理,早已荒草丛生。" 他们大概是树葬,一棵小树慢慢长成大树,便能把他们抱住了。" 刘德文解释。



▲刘德文在茂雄墓园寻找老兵墓碑。
刘德文没办法看清被杂草和枝蔓遮盖的墓碑文字,干脆花几万块雇了 6 个工人,先将漫山遍野的植物割净了,后又和妻子一起将墓碑信息摘抄下来,形成了一份名册,上有墓园 1000 多名老兵的名字、生卒年月、祖籍和墓葬地点。穆治华被收录其中。
那是 1949 年的事,穆治华被撤退的国民党军队抓壮丁去了台湾。
大陆这边,三弟(穆俊梁的三爷)和妻子(穆俊梁的祖母)相继去逝。穆俊梁的父亲,也即穆治华的儿子,给两位长辈烧纸钱总会多烧一份——穆治华不知去向,生死未卜,家人只当他走了。
但是,穆治华没有死。1987 年 10 月 15 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探亲。次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两岸破冰。次年,穆治华给四川泸州老家亲人写了第一封信。
他在信中问儿子:" 天华(穆俊梁的祖母)是怎么去世的?" 穆俊梁代忙碌的父亲回信," 奶奶因病去世 "。信封落款是堂伯和父亲的名字。穆俊梁揣测,祖父一定是怕同辈人都不在了。
穆治华出生于 1907 年,在台湾再未婚娶。83 岁那年,穆治华差点回大陆探亲。他原计划回四川参加穆俊梁的婚礼,出发前练习拄拐,意外摔了一跤,腿疾加重,最终没能成行。1997 年,穆俊梁的父亲收到一封信。邮戳显示,已经寄出二十多天。
穆治华在信中说,自己不堪腿疾折磨决定自我了断。" 生前已找好墓地,请家人不用挂念。"1949 年后,穆治华再也没能踏上大陆。
现在,穆治华的骨灰还在纳骨塔(存放死者骨灰的建筑),走了 71 年的回乡路,被新冠疫情阻断了。整个 2020 年,刘德文往返两岸的通路被堵,他把重心放到了线上,正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疫情结束,或者,春节喜庆的氛围过去,刘德文就再次启程。
200 坛骨灰,他背了 16 年
" 里长,如果我死了,你能把我的骨灰带回家乡吗?"
2003 年 4 月,眷村的一个文姓老兵抿着高粱酒,问了刘德文这样一句话,四个月后病故。老文的经历和穆治华类似。是湖南常德人,海岛浮生大半个世纪,在父母亲坟前尽孝,成了他的遗愿。
1949 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前期被征兵、被 " 抓壮丁 " 的大陆子弟,随战乱大潮来回迁徙,最后分散安置于台湾六处赡养点,开启孤岛余生。眷村是其中之一。1971 年刚建成时,眷村住了 3800 多个老兵。他们大多孤苦无依,一生清贫。
刘德文决定帮助老文。2004 年 3 月,清明节前夕,刘德文将黑色书包背在前胸,为防止骨灰坛碰撞破损,他又在缝隙中塞了六块毛巾。顺着老文留下的书信地址,刘德文经由香港落地长沙,又坐 4 小时汽车到常德,最后在一个全是泥巴路、土坯房的村子里,见到了老文的妹妹。
对方抱着骨灰盒嚎啕大哭,一直喊 " 哥哥回来了 "。送骨灰的事也传开了。
越来越多老兵来问刘德文:" 我死后,你能不能也把我的骨灰带回家乡?"2004 年夏天,刘德文辞去了银行的本职工作,成为了专职的 " 乡愁摆渡人 "。
为什么一定是骨灰呢?1987 年后,很多老兵回到家乡过,但他们大多无法定居家乡。一些老兵大半生身居海岛,已经习惯不了家乡的干燥气候。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兵大多来自边远农村,本就家徒四壁。自己年事已高,还有各种疾病,暗里都思考着,不能成为家人的负担。
最终," 独在异乡为异客 " 的漂泊感,让他们选择 " 骨灰 " 归乡。于是就出现,要 " 回家 ",得先死的现象。刘德文并不富裕,但每次送骨灰,他都要多买一张机票,多订一张床铺,用来放置老兵的骨灰坛,以示对长者的尊重。



▲刘德文每次都多订一张床铺,放置老兵的骨灰坛。
两岸开放后的几年,一位江西鹰潭的老兵,半年在老家,半年在眷村。到了 99 岁,这位江西老兵在高雄医院开了刀。生命的最后时刻,医师指着赴台看望的儿子问,这是谁,老兵说," 我不认识他 "。医生指向刘德文,老兵说," 这是我们里长刘德文 "。
可能就是这样的瞬间,让 " 送老兵回家 " 这件不难又很难的事情,成了刘德文破釜沉舟也要坚持的事情。不难,因为最难的第一次过去了。很难,因为时间和精力,都不是用之不竭的。
截至今日,刘德文背了 200 多个骨灰坛。16 年,刘德文也从壮年进入了天命之年。
上千场," 孝子 " 的葬礼
2021 年 2 月 9 日,还有 2 天是除夕。刘德文紧急组织了一场葬礼。
去往殡仪馆的路上,他披麻戴孝,举着招魂幡,排在队伍前头," 台湾有这种风俗,要为逝者招魂。" 招魂幡一头是红色,下面一米多长的白色纸条上的毛笔字迹,是逝者名字和葬词。刘德文已经记不清,到底多少次作为 " 儿子 ",送多少老兵最后一程了。
这次,逝者是一位老家重庆铜梁的老兵。腊月二十三早上,他没有照常出来运动锻炼。刘德文得知后赶往住所,发现老兵 9:00 左右突发心肌梗塞离世。他的遗愿和很多台湾老兵一样,自己的骨灰葬到大陆父母墓旁。



▲ 2012 年,眷村一位 90 多岁的台湾老兵嘱咐刘德文,死后希望自己被安葬在山东高密父母亲的坟前。2014 年,老兵去世。直到 2016 年,刘德文才帮他找好墓地,带回家乡安葬。
老兵在台湾的生活,很少有人深知。眷村居住的老兵,少部分有妻子儿女(有眷),大部分无眷,他们要么大陆有家,要么终身未娶。老兵赡养点按照军队等级划分,更像宿舍。有儿女的有客厅厨房卧室,单身老兵则 4 人一间,上下铺,住十几平的宿舍。
4 层公寓型的宿舍楼里,9 成以上都是大陆随迁老兵。他们大多保留了大陆的生活习惯,各自操着浓重的乡音,带着不甚相同的习俗。节庆之日,山东馒头、鸡西辣菜、回锅肉,家家户户都有大小菜,奇怪地融合于这个社区。
那是 1996 年,刘德文和妻子搬到眷村,眷村还剩 2500 个老兵。当时,30 岁的刘德文还在银行。工作体面,收入稳定。但是,三天两头接到老兵的求助。有的老兵只会说家乡话,听不懂其他老兵的乡音;有的老兵走两步就摔倒,无人搀扶照顾;有的老兵去买菜,10 分钟挪不动 500 米。
每到春节前夕,一些老兵买来水果、纸钱,朝着家乡的方向祭拜,说," 我用这种方式祭拜父母 "。刘德文觉得酸楚,下班间隙与他们聊天。慢慢地,刘德文各种乡音都听得懂,成了他们之间的翻译,偶尔帮他们清理杂草。每次见面,他都向老兵问好。
老兵老了,越来越老。他们太需要刘德文了,撺掇刘德文竞选里长。" 既可以上班,又可以照顾老兵。"2000 年,刘德文被选为里长后,开始接触大量的老兵,融进了这个 " 圈子 "。他深深地理解了老兵们心中沤了几十年的孤独与乡愁。
闲暇时间,老兵们在宿舍之间的大路上排排坐着,天南海北地侃。很多老兵认刘德文为干儿子,有几次还因为抢这个 " 干儿子 " 吵了起来。刘德文无奈地哄他们," 你们都是我的父亲,德文是你们共同的儿子 "。
人穷心不穷,继续背骨灰
去年腊月,刘德文披麻戴孝 3 次。眷村里的老邻居只剩 46 位了。" 最年长的 103 岁,最年轻的 96 岁 "。他站在社区马路上看老兵们的宿舍楼,原本灯火通明,这些年,一盏一盏灭掉了。
" 老兵凋零啊。" 刘德文感慨。
他们中,有的人从未联系到亲人,不再提回归大陆。有的已经提前想好身后事。其实,整个茂雄墓园,就是老兵们筹集了多年积蓄建造的。还有老兵生前会特意叮嘱人将他死后的骨灰送到寺庙,以求安宁。其实,即便老兵放弃寻亲,很多大陆亲人也会找过来。



▲刘德文送荆州籍老兵回家,在高铁站候车。
从茂雄墓园出来,刘德文手握近千份老兵信息,愁着怎么传播出去,让大陆亲人知道。2017 年,头条寻人找到了刘德文,他自己也成为 " 头条寻人 " 两岸寻亲项目的志愿者,寻人效率开始倍增。到 2019 年,通过这个 " 桥梁 ",他已成功找到 20 位老兵家属。这年,刘德文背了 30 趟骨灰回大陆。
忙着帮助老兵,刘德文忽视了家人。女儿读大学的费用,是屏东的父母出的。儿子半夜发高烧,妻子只能自己抱着去医院。女儿觉得是 " 低收入家庭 ",与其他同学 " 不一样 ",回家质问," 爸爸,你如果一直在银行上班,现在我们会过得很好 "。其实,早在 2006 年,妻子就提出过离婚。
当时,刘德文急着送一位山东籍老兵回家,请求她一起前往,承诺回来就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抵达青岛的第二天,他们去了莱阳农村,老兵的老家。90 岁高龄的弟弟出来迎接,一见到他们,眼泪就簌簌落下,嘴里不停地说 " 谢谢你 ",还说 " 里长,你圆了我一生的心愿。我终于有脸去见我的父母了 "。
原来,老兵的父母生前就一直叮嘱他的弟弟," 不管哥哥在哪里,身后一定要找回来 "。弟弟的压力非常大。90 岁,自己都朝不保夕,完成父母的遗愿,成了梗在喉间的鱼刺,拔不出,咽不下。要离开村庄时,老兵弟弟和家人抱着刘德文,不想放他离开,嘴里还不停嘟囔," 你是我们家的恩人 "。
那一刻,刘德文瞥见,妻子也在掉泪。回程路上,妻子略带慷慨地对刘德文说," 你继续做吧,家里的两个孩子,我来抚养 "。刘德文这才放下了心里的担子,继续背骨灰到大陆。
" 人穷心不穷。" 小时候,刘德文穷到交不起学费,被同学嘲笑。但爸爸告诉了他这样一句话。他又把这句话告诉了儿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用金钱去衡量。"
刘德文 54 岁了,还能背多久,他不知道。只知道,还会有人让他送骨灰。即便不是眷村老兵,他也愿意一直送下去。穆治华就不是眷村老兵。整个 2020 年,他攒了 13 个骨灰坛,包括穆治华在内,有 3 个是对方在头条寻人看到他的事迹后联系上的。
被问及,你后悔过吗,哪怕一次?刘德文说,我这一生都很快乐。
文 / 李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5 0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