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1|回复: 0

巨头坠落,苏宁 148 亿卖身,给全中国上了一堂创业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4 11: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苏宁 148 亿卖出 23% 的股份。你可能会好奇:平日里家大业大、红红火火的苏宁,怎么突然就沦落到卖身的地步了?这篇文章 2900 字,预估 8 分钟读完,愿你明白:唯有创新,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作者 | net 百晓生
编辑 | 小眠宝
来源 | TOP 互联网(ID:hulianwang-top)
苏宁终于撑不住了。



2 月份最后一天,苏宁足球俱乐部突然一纸官宣:由于各种无法控制的因素叠加,即日起球队停止运营。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说好听一点是停止运营,实际上很有可能就是解散。
这可是苏宁砸了十几亿换来的冠军队,此时距它登顶中超仅过去 108 天,刚夺冠就解散,放眼全世界恐怕也只此一例。
解散球队只是苏宁四面楚歌的前奏,果然更重磅的消息在后面。



当天下午,深圳国资委旗下公司宣布:
深国际控股和深圳鲲鹏资本已就收购苏宁易购股份一事,与苏宁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斥资 148.17 亿元拿下苏宁 23% 的股份。
深圳国资委收购苏宁股份后,张近东持股比例下降到 21.8%,阿里持股仍然保持 19.9%。



这意味着国资委将取代张近东正式成为苏宁第一大股东,后者未来能否继续执掌苏宁,变成了未知数。
很多人可能会一脸懵,平日里家大业大、红红火火的苏宁,怎么突然就沦落到卖身的地步了?
其实,苏宁表面风光下早已 " 揭不开锅 " 了。
首先,亏损严重。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苏宁所有业务里,主业是它最不赚钱的。
从 2014 到 2019 年,苏宁易购扣非后净利润一年比一年惨,分别为 -12.52 亿、-14.65 亿、-11.08 亿、-8839.1 万、-3.59 亿、-57.11 亿元。



2020 的年报还没出来,不过从已经公布的 3 季财报来看,过去 7 年,苏宁易购累计亏损超过 150 亿。
有人可能会问,年年亏损为什么还能留在 A 股?
这话问得好,它这些年靠的是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腾挪之术,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
其次,债台高筑。
有人说:苏宁有一天倒下,我一点不奇怪,我奇怪的是,苏宁为什么能撑到今天,撑了足足 10 年。
苏宁撑到今天的秘诀就是两个字:借钱。
从 2015 到 2020 年,苏宁易购的负债规模从 561 亿扩大到 1361 亿,猛增 800 亿。
随着各种债券陆续到期,苏宁去年两次将股份抵押给淘宝换来几十亿周转,最后在持续高压下不得不卖身国资委。
这就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崛起到称霸,从 500 强前列到卖身还债,苏宁是怎样将一手好牌打烂的?



苏宁卖身
始于领导天天复制别人
苏宁坠落堪称是 21 世纪最经典的商业案例。
它曾在创业前 20 年搭上中国经济腾飞大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没想到却在互联网普及与下沉的后 10 年江河日下。
这样的企业无数,为什么偏偏说苏宁是经典案例?
因为它量级最大、名气最大,却偏偏选择了一条最偷懒的发展之路——模仿与跟风。



正如它的投资者这样质问:
技术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都可以,但苏宁一次次的转型无非是对互联网的小打小闹,不存在任何实际意义的创新。
从不在创新上下功夫,这就是苏宁坠落的真正原因。



第一,模仿京东
我们都知道,苏宁本来是卖家电的,为什么现在什么都卖?因为它学了京东。
2007 年,刘强东做了两个战略决策:第一,从卖 3C 转为全品类;第二,自建物流体系。
京东转型收到奇效,几年后销售额迅速逼近苏宁。
创始人张近东慌了,他马上祭出一套组合拳:
首先,大力发展线上;其次,将 " 苏宁电器 " 改成 " 苏宁云商 ",进军全品类;最后,收购天天快递等几家物流公司,全国广建仓库。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对京东的粘贴复制,说难听一点就是抄袭,抄袭哪能抄出 100 分?
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先来看看市场份额:2015 年,苏宁易购市场份额 3.8%,同期京东 22.9%,到 2018 年,苏宁只剩下 1.9% 了。
我们再来看看资本市场:如今,苏宁市值 700 亿人民币,京东 1500 亿美元,前者仅是后者 7%。
第二,偷师阿里
苏宁模仿阿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2016 年 10 月,马云振臂一呼新零售来了,张近东第一个站出来摇旗呐喊。
我们看到,苏宁依葫芦画瓢搞了个智慧零售线上线下一体化,各种无人店、扫脸支付、人工智能。
更离谱的是,苏宁启动了一轮并购狂潮:先是疯狂线下拿店,扬言开 10000 家苏宁小店;然后 27 亿收购万达百货;最后 60 亿接盘家乐福中国。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大家都被马云带沟里了。
还有更夸张的,马云弄了一个阿里大文娱,张近东来了一个苏宁版大文娱:
马云收购优酷土豆,张近东立马收了 PPTV;
马云做了一个阿里影业,张近东复刻一个苏宁影业;
马云冠名恒大淘宝,张近东干脆买了两支球队(江苏苏宁队和国际米兰);
就连马云搞了个蚂蚁金服,张近东都要来一个苏宁金服 ……
所以这又是一个现实版放羊人与砍柴人的故事。



第三,跟风拼多多
苏宁做了几年电商颗粒无收,后起之秀却纷纷起来了,拼多多、唯品会哪一家市值都能碾压苏宁。
当拼多多的社交电商、多多拼购和下沉市场战略高举高打、摧城拔寨时,张近东再次不淡定了。
于是苏宁跟着推出了苏宁拼购、苏宁推客、苏小团 ……
一时间,各大屏幕充斥着苏宁拼购的广告,沈腾、贾玲代言广告,为了把推客做起来,苏宁甚至强迫员工自推自销。
可惜的是,除了公关自嗨的通稿,几乎没什么人正眼瞧过苏宁拼购。
苏宁下沉,再次证明是无用功。
永远在跟风,从未真创新,这就是苏宁过去 10 年的东施效颦之路。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时代正在狠狠奖励创新的人
苏宁卖身折射出我国某些企业在经营思路上的懒惰,想抄捷径、挣快钱,却从不思考目光之外的创新大海,比如另一个巨头——联想。
想当初,联想背靠中科院的大树,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无论是产品研发能力,还是市场销售渠道,都让白手起家的华为望尘莫及。
但是现在,联想无论从口碑、实力,还是知名度,都被华为甩开几条街。
为什么?
因为联想走了一条轻松的贸工技路线,而华为选择的是更艰难的技工贸。前者以生意为主导,后者更注重技术与创新。



大大说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果然,2001 年,联想销售额被华为反超。2018 年,联想市值在 100 亿美元上下徘徊,华为估值 13000 亿美元,前者只有后者 1%。



钟情贸工技的不只是联想,还有曾经的苹果。
在 " 蠢材 CEO" 约翰 · 斯卡利治下的 10 年,苹果因为销售导向频临破产,直到乔布斯复出才重新回归科技。
现在的苹果世界第一,没有任何疑问。
所以搞组装和模仿,确实能收获肉眼可见的利润,但只有技术和创新才是最深谋远虑的修行之路。
从这个角度看,柳传志和张近东都是一路人——精明的生意人,任正非与乔布斯才是极富格局的战略家。
有人说,跟风必死,唯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这话一点都没说错。
商鞅创新生产关系,秦国国力迅速飙升;总设计师高举改革开放,中国一跃成世界前二。
再看看商业上的创新:
阿里创新交易模式;微信创新沟通模式;京东创新物流模式;美团创新本地生活服务;大疆开辟无人机民用先河 ……
放眼今天中国: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创新者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11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