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6|回复: 0

知名声优参拜靖国神社,背后还有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2 07: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知名声优茅野爱衣翻车了。她在 152 期广播中,直接描述了自己在靖国神社行礼的内容,此举引发了国内广大网友的抨击。



截图来自 Youtube 官方频道,字幕是自动生成,和原内容一致。
在节目中,茅野爱衣告诉听众,自己今天工作的录音棚在靖国神社附近,就来顺便参观一下。同时她还按照日本人平时参观神社时的习惯,进行了拍手祈祷的礼仪。
事件炎上后,官方推特在一周内给出了回应:



该回应称,相关人员讨论决定将当事内容进行非公开处理,并且就官方的认知不足而给粉丝带来的困扰进行道歉。
然而国内网友依旧感觉难以接受,因为在大家的认知里,这属于绝对不可以触碰的政治红线。
其实上述事件并非个案。同样是知名娱乐产业人士,参与了宝可梦等知名 IP 制作的游戏公司 Creatures 的高管,也在 2019 年的新年时 " 参拜 " 了靖国神社。



且不论这两个娱乐业界 " 个案 " 所说的 " 参拜 " 到底是何含义——进去拍拍手祈祷一下诸事顺利?但靖国神社在世界范围内的名声不得不说是臭名昭著。
作为一个在国内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也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一个有良知的人,对靖国神社的态度不仅理应摆正,且为了尊重生命,不再让更多的人卷入战争,我们都应该唾弃这个象征着军国主义的地方。
但是就日本人实际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而言,他们的感受真的和咱们不一样——完全不知道靖国神社会是这么一个容易引起政治风波的地方。
很多人肯定会说,就算不知道,事务所等相关人员应该知道并且预先避开。但很遗憾,很多人别说 " 靖国神社有敏感问题 ",就连 " 有一些话题在别的国家是极度敏感的 " 这样的事实都无法认知,更何况去从头预防呢?
毕竟,日本人已经整整 60 年没有接受最基本的政治学习,哪怕是基本的政治素养培养。
日本人,尤其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政治一无所知。个别大学生连中国的执政党是什么政党都不知道。
日本年轻人的政治冷感,不是什么新话题。早在 2006 年东京大学就有学生做过此类研究:



从 1969 年到 2003 年,20 几岁的年轻人的投票率从 59 掉到了 35。
此外,同研究还指出,根据岩手日报 2004 年的调查,年轻人不投票的原因主要就是 " 麻烦 "、" 不关心 ",以及 " 有事情,没空去投票 "。但是其中最严重的还是一点:无论选了谁,都没办法改变政治。
这一点在 2019 年的一项调查里也被提到,且成为了最大的原因:



来源:https://resemom.jp/article/2019/12/06/53722.html
年轻人们认为,自己参加不参加,对政治都不会起到作用。更关键的是。他们还经历了一段 " 教育去政治化 " 的历程。
1947 年,也就是昭和 22 年,在日本刚结束二战的时候,颁布的教育基本法里有这么一条,规定了学校教育禁止支持或者反对特定的政党,以及其他的政治活动。



来源:https://www.mext.go.jp/b_menu/kihon/about/a001.htm
这一条似乎是为了反思二战的问题,最终让学校完全回避了政治教育话题。
7 年后,1954 年,也就是昭和 29 年,日本还颁布了一部法律,特地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要确保政治中立性。
从此之后,日本的学校一改战前的教育体制,从被国家机器带动的极度狂热分子教育,变成了 " 教育不能碰政治 "。" 谈政治 " 几乎成了高压红线,充满了负面形象。一些老师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思维科普,也都会被认为是在夹带私货。
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战后入学的日本人,都没有在学校接受到哪怕是知识级别的政治教育。
而这一点,一直持续到了 2015 年,日本落地政策让年满 18 岁的公民即可投票,才得到了改变。在日本,年满 20 岁才算成年,能有资格投票。此举相当于让日本的未成年人也参与政治选举。



来源:https://warp.ndl.go.jp/info:ndlj ... usho/nc/1363082.htm
伴随着修正法落地,日本的文部科学省,也就是教育部,出台了上面这个通知。其中特地强调,需要学校进行具体讨论问题的政治实践教育,这一点和支持政党的行为需要区分开。
并且强调,学校需要进行足够的指导和教育,让学生们作为一个能够进行国民投票且具有选举权的人,在自己的判断下行使自己的权力。
这意味着日本政府意识到了之前的 " 完全不碰政治 " 教育方针的局限性,并且希望从这之后开始促进公民的政治意识培养。
此时的日本政府官方将此称为 " 主权者教育 "。



来源:https://www.soumu.go.jp/senkyo/s ... /gakusyu/index.html
可以看出,从平成 24 年(2012)到 27 年(2015),官方一直在制作所谓参加型学习的教材。也就是说,为了 2015 年开始的 18 岁选举,他们从 2012 年就开始做了准备。
但是,政策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进行了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https://nagoya.repo.nii.ac.jp/?action=repository_action_common_download&item_id=23067&item_no=1&attribute_id=17&file_no=1
根据一些说法,我找到了实际进行的教育报告……但结果是高中生们模拟体验了一次真实的投票。
当然,不管形式如何,根据最新的报告数据,实施了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学习投票本身和模拟投票占到比例极高。也就是说,第二项实际讨论政治问题的活动项目仅有略超三分之一的学校在执行。



来源:https://news.yahoo.co.jp/byline/maeyatsuyoshi/20210302-00225261/
而这种明面上想要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但实际上是为了让人投票的教育方式,不仅遭到了质疑,也并没有为最终实际的投票率做出贡献。
这一现象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被作者称为 " 同时踩下了油门和刹车 "。
该文章还提到,根据 2021 年 2 月 19 日日本文部科学省的 " 主权者教育推进会议 " 的报告指出,过往三次的选举中,18、19、20 这三个年龄段的投票率还是低。
这个现象宣告了日本短期的政治教育失败。毕竟过往 60 年内没有进行教育,可能甚至连能进行此类教育的人才也出现了断代。更不用提日本所谓的 " 宽松世代 " 了。1987 年 4 月到 2004 年 4 月期间出生的人们,因为接受了极端的减负教育,更不可能去认真钻研更多其他的内容。
在这个背景下,人们没有受到基础的训练,就仅仅只能听从媒体给他们灌输的内容。即使能够上网,日本人也普遍不掌握英语能力,还是只能看日文的媒体。
再加上日本国内媒体报道几乎都是着眼于周边国家的负面信息,尤其是中国和韩国,近几年,总拿着港台新闻大做文章,这就更使得整个社会充斥着逢中必反的氛围。比如推特和雅虎新闻评论,只要有带中国的关键字,就会有一大堆人冲出来说要提防中国的侵略等等。
媒体造成的刻板印象,让大多数日本人都带着反中的情绪,再加上日本人喜欢随波逐流 " 读空气 ",让他们觉得大家都在说的就是真的。
久而久之,日本国内这种 " 即使我什么都不懂,但好像中国就是坏的 " 的空中楼阁印象就建立成功了。
回到开头探讨的问题——底子疏松的义务教育,不甚充足、也不甚良性的政治氛围……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日本年轻人不了解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禁忌和伤痛,似乎也不奇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26 0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