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0|回复: 0

“中国当代年轻人对美式价值观日益淡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3 02: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美国价值观和时尚曾对中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但随着中国的发展进步,这种吸引力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正在不断减弱。《南华早报》3 月 20 日发表一篇题为 " 中国的‘千禧一代’‘ Z 世代’正引领国家远离好莱坞电影、美国文化和美国品牌 " 的文章,称中国年轻人对美式价值观的态度正日益淡漠。
《南华早报》文章截图
文章开篇指出,中国的年轻人可能并不想被直接打上一个 " 反美 " 的标签,但与前一两代人钦慕美国价值观、电影、品牌及政治经济发展的态度相比,中国更年轻一代的看法表明,近年来美国这种吸引力已经逐渐消退。
一些 70 后、80 后还记得,他们曾经非常崇拜美国的个人主义和 " 民主自由 ",但随着中国和美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中国当代年轻人对美国政治制度和美国所谓 " 民主 " 的态度正变得淡漠甚至持负面态度。
无论这是否与中国在广告、时尚和娱乐行业的变化有关,但 1980 年到 1995 年出生的 " 千禧一代 " 和 1995 年到 2010 年出生的 "Z 世代 ",都不再像 1961 年至 1980 年出生的 "X 世代 " 那样偏爱美国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当代中国年轻人更注重爱国的价值观,他们追求自己的个性,同时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感到自豪。
一家业内领先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刘欣(音译)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 总的来说,与 70 年代和 80 年代出生的人相比,现在的年轻消费者不再羡慕美国文化和时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现在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广告创意,中国和东方元素都更受中国年轻人的青睐。"
这显然与 2000 年代与 2010 年代早期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我们刚加入这个行业,都觉得美国广告的创意是最棒的……而现在,反映中国创新精神或大国自豪感的创意,才是赢得合同的重要突破口。没什么广告公司还会蠢到继续强调美国文化元素了。" 刘欣说。
她列举了耐克的传播策略变化来说明这一点。她指出,耐克在中国市场正逐渐淡化自己美国品牌的形象,转而采用中国本土、地方的文化概念来推广产品。
这样的情况还在许多行业出现。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外国餐饮品牌已不再具有 " 引流潮流 " 的光环,消费者们也开始把目光投向本国新兴的餐厅和初创的餐饮企业;而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突出,对观众的吸引力开始减弱。
20 多岁的深圳销售员郑悦童(音译)告诉《南华早报》:" 我们在办公室里会讨论美国的球赛,但同时我们也喜欢国内的网络游戏和手游……我们已经有很多可以欣赏的中国流行文化,为何非得去了解美国和西方流行文化?"
对此独立制片人关智(音译)认为,中国娱乐产业在技术和财力上日益成熟,是此类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使得中国产生更多能满足中国观众娱乐需求的作品。
《南华早报》称,前一两代人相比,"Z 世代 " 的经济、消费和教育观,更加具有爱国热情、追求个性,以及更易被所谓的 " 偶像 " 市场吸引。
不过文章同时也指出,虽然中国年轻人对 " 美国价值观 " 已不再有太大兴趣,但这不代表他们会直接忽视美国。17 岁高中生文胜(音译)表示:" 我们无疑明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和技术的打压,但我也认为,2010 年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人会保持开放的思想,不会冲动地盲目抵制或妖魔化美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26 0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