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5|回复: 0

美媒驳斥有关美中“极端竞争”言论:中国的命运,美国左右不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7 07: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外交政策》3 月 24 日文章,原题:中国不倒,美国也能赢 当前美国对华战略的目标是什么?是否会有一场 21 世纪冷战?学者扎克 · 库珀、哈尔 · 布兰兹日前撰文称," 华盛顿已接受竞争现实,却缺乏确定胜利的理论 "。两人探讨了拜登的与中国 " 极端竞争 " 可能的走向,认为 " 美中竞争有多种可能的结果,从美国向中国让出势力范围,到互相妥协适应,再到毁灭性全球冲突。" 但他们认为只有当导致中国治理方式改变时才算成功,最后指向零和论点,从标题 " 美国只有在中国政权失败时才会赢 " 就可见一斑。
他们的论点是基于一些错误假设。首先是认为美国拥有永久主导地位,并能左右中国的命运。但他们却没提出应是战略考虑的一个基础问题——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合法利益是什么?
中国重新崛起,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平衡转变,这是现实。但上述两人只字不提美中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差距缩小的长期趋势。鉴于中国拥有先进的核武库并具备二次打击能力,某种形式的共处和力量平衡或许是美中双方不得不接受的状态。力量限制曾迫使美国与苏联共处,对中国为何就不能这样?
拜登政府意识到一味对抗的风险,因而更关注如何管控竞争,以找到更符合美国利益的平衡。竞争性共处被视为最不坏的选项。但上述两人称:" 美国最终可以改变中国领导人的想法,说服他们不要寻求地区优势、打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几千年来,中国经历兴衰起伏。但其(未来)变化更可能来自内部压力,而非美国的施压。
竞争性共处论,并不假设中国一定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并接受美国主导地位。但它的确假设中国把未来押在全球化经济上;还假设通过在关键问题上动员志同道合的同盟,美国能用压力来试探中国在经济、科技和地缘政治问题上的意图,以提高成本来影响北京的选择。但由于美政府不久前还退出国际机构,转而用双边方式解决问题。因此,一个 " 志同道合 " 的同盟能有什么影响力,现在不得而知。
中国是 2020 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正蓬勃发展,货币强劲,工业增长,数十亿美元涌入其最近开放的金融市场。与此同时,美国实际上已退出亚太经济空间。美国经济胁迫伤害中国的一个领域是科技制裁。但长远而言,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因为北京将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化。
而且,对于制衡中国的同盟不可或缺的欧洲和亚洲盟友,并不愿参加旨在促成政权崩溃的美国战略,这是个难题。一个虚弱、分裂的中国会破坏全球市场稳定,或许还会导致不安全的核武,而这些符合美国利益吗?
显然,(美中)竞争性共处的目标更现实,对同盟伙伴也更具吸引力。无论如何,两个大国都必须设法共处。(作者罗伯特 · 曼宁,乔恒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26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