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孙承业从机场乘坐出租车,忽然闻到汽车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他问司机师傅这是什么味道。司机师傅炫耀地说道," 这是电子烟的味道,好闻吧?" 孙承业是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在他看来,电子烟的烟体和雾化器相当于一个小 " 化工厂 " ——即使人们已经知道电子烟的主要成分,但每个人习惯不同,往里添加东西的不同,因此,电子烟的各种成分发生什么化学作用、产生什么混合物质、它的活性有何改变、进入人体后会带来什么效应,这些都难以评价。对于成年人,风险不可忽视,但考虑到青少年呼吸系统的脆弱性,健康风险会更高。 然而,一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体内建设这样的 " 化工厂 "。 健康陷阱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和味道。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入。 不仅如此,部分电子烟商家出于营销目的,想尽各种方法把自己的产品包装成 " 时尚 "" 新潮 " 的象征,让不少青少年尤其是其中的未成年人趋之若鹜,并最终掉入健康陷阱。
图 / 图虫 · 创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9 年中国中学生烟草调查》显示:2019 年初中学生听说过电子烟的比例为 69.9%,电子烟使用率为 2.7%;与 2014 年相比,分别上升了 24.9 个和 1.5 个百分点。 另一份调查结果则显示,我国 15 岁及以上人群吸电子烟的人数达 1000 万,其中以 15-24 岁的年轻人为主。 然而研究表明,电子烟自身存在较大的健康和安全风险,考虑到青少年的脆弱性,健康风险会更高。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孙承业看来,电子烟的烟体和雾化器相当于一个 " 小型化工厂 "。 " 我们在评价电子烟时不应该只看单个物质的毒性高低,而忽略了电子烟物质的产生过程。电子烟的成分有丙二醇、丙三醇为主的调和剂,这些物质共存、被加热后,到底可能产生什么混合物质、它的活性有何改变、进入人体后会带来什么效应,这些我们都难以评价。" 孙承业还指出,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烟口味多达 15000 余种,添加成分繁杂,使用者完全凭好感调配比份和用量,随意性大,对健康影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多项研究都一致证实,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使用电子烟和随后开始使用卷烟之间的强有力相关性,电子烟的 " 入门效应 " 凸显。
电子烟伪装成 " 玩具 " 进入校园的新闻
2021 年 1 月 11 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公共卫生学教授约翰 · 皮尔斯(John Pierce)博士和其团队在《儿科学》上发表了一篇青少年使用电子烟与日后烟草使用关系的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烟会直接导致青少年日后烟草成瘾。这一研究和此前公共卫生学界的多项研究结论吻合: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在不完全了解其健康危害的情况下产生尼古丁依赖,进而发展为长期吸烟者。 深圳控烟办在 2019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同时使用过卷烟和电子烟的学生中,先使用电子烟后使用卷烟的比例占到了 24.2%。 而且一旦成瘾,烟弹的消耗将源源不断。根据电子烟巨头悦刻财报显示,烟弹出货量虽然在 2020 年一季度下降至 2200 万颗,但随后的二季度和三季度,出货量恢复至 4080 万、6190 万颗,创出新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吸烟,任何经营场所也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可为何电子烟却能例外?电子烟不是烟吗? 治理困境 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规定对电子烟的身份进行确认,因此也无法将其纳入到以传统烟草为约束对象的法律规制中来。 铂德电子烟合伙人兼 CMO 方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电子烟确实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烟。电子烟分为硬件和烟油,是一个综合体,里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事物,电子烟与传统烟草有联系,更有区别,电子烟不能等同于卷烟。 恰恰由于这一巨大争议,让青少年乃至全社会对其放松警惕。
近日,市民何女士发现家中未成年的儿子偷偷藏着电子烟。询问后得知,不但儿子有,他的一些好友也都有电子烟。
" 这个又不是真的烟,水果味,不碍事。" 面对何女士的惊讶,孩子向她解释,电子烟并非真的香烟,他也只是好奇抽着玩,并不会吸真的烟。 此外,不少电子烟品牌出于营销目的,想尽各种方法把自己包装成 " 时尚 "" 新潮 " 的象征,让不少青少年尤其是其中的未成年人趋之若鹜,互相攀比购买,并最终掉入健康陷阱。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由于电子烟产品的设计新颖时尚、口味多种多样,本身就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诱惑作用。加上一些商家的不适宣传,甚至专门针对青少年人群的喜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渗透和营销,对青少年尝试和使用电子烟产生不可低估的诱惑作用。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也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屡次发布有关电子烟的通告和政策。 2018 年 8 月 28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2019 年 10 月 31 日,两部门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敦促企业关闭线上电子烟销售渠道;2019 年 1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 8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电子烟危害宣传和规范管理。 然而多道禁令之下,管控效果却不理想,不少电子烟化身 " 雾化器 "、" 雾化棒 ",重新出现在线上平台,青少年还是可以买到。
视频来源 @澎湃新闻
在北京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看来,电子烟治理困境的背后,是我国依旧缺乏相关法律规范。在我国,电子烟既不属于药品,也非保健品、医疗器械,更不是烟草,这使得电子烟的生产及销售无法被约束。 监管将至 目前,加强监管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相关工作也已经提上日程,不论是相关法规政策,还是烟草部门的监管措施,都在加快速度完善中。 此前,《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在 2019 年修改生效时就将电子烟纳入到控烟范围,深圳市控烟办还发布了《深圳市控烟标识标线制作和设置指引(试行)》,将电子烟列入整体控烟标识范围,要求包括电子烟在内的烟草场所经营者、管理者和烟草制品销售者需按照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控烟标识的设置和更新工作。之后杭州、重庆、武汉、张家口等多地也加入其中。
根据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今年 6 月 1 日起,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将属于违法行为。这也是首次以全国性法律的形式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对此,张建枢指出,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意义重大,但还需制定配套的执法措施。"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明确执法主体,同时罚款细则也应尽快制定。" 不过,目前对于电子烟具体由哪个部门管理,业内还有争议。 在孙承业看来,电子烟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卷烟的产品,如果照搬卷烟管理的模式,不利于电子烟的管理。" 如果我们把电子烟的管理权限交给国家烟草专卖局,这就相当于把电子烟当作烟草的替代品。" 据张建枢介绍,目前世界各国对电子烟行业的态度及政策方向各有不同,有的国家将电子烟作为消费品监管,有的将其作为烟草类监管,还有国家将其作为医药类监管。从效果来看,由医药卫生部门管理效果最好。 廖文科还补充道,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控烟教育,让青少年知道电子烟也是烟,电子烟对身体也有害,尤其是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更大,电子烟也能让人成瘾。只有让他们认识到电子烟的危害,才能自觉做到远离电子烟。 此外,由于线上销售被叫停,各大电子烟商家纷纷发力线下渠道。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悦刻拥有 110 家授权经销商,5000 多家 " 悦刻品牌店 ",超过 10 万家其他零售店渠道。接下来,如何对日益庞大的电子烟线下渠道管控,也将左右着控烟成效。
图 / 视觉中国
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可以看到,目前,电子烟国家标准项目目前已进入 " 审查 " 阶段。这意味着,未来,电子烟国家标准通过批准后即可发布,将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 对此,方辉表示,欢迎电子烟的标准和法律规范早日出台,这将有助于促进电子烟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