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3 月 29 日文章,原题:全球大宗商品繁荣遇冷,成也中国败也中国 工业金属持续了近一年的看涨行情在本月有所动摇,因为中国退出大规模刺激政策的行动令需求放缓,这凸显出由国家主导的中国经济对全球大宗商品繁荣的影响日益重大。 中国去年进行了约 5000 亿美元的政府投资,为遭受疫情打击的本国经济提供支持。这些措施刺激了从原油到钢铁等各种大宗商品的大量进口。考虑到中国政府希望在清洁能源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资源行业的许多人将工业金属的这波繁荣视为一个可持续上涨多年的超级周期的开始,特别是那些在电动化和电池发展方面不可或缺的金属。 但占全球资源消耗量高达 60% 的中国已在最近几周撤出由投资拉动的经济运行模式,与此同时,中国的决策者将重点放在引导经济转向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用于电池制造的金属可能出现全球供应过剩,基准工业金属价格在 3 月从一个月前创下的高位下滑,镍、钴、铜价分别下跌了 18%、13%、9%。 与铁矿石和原油等大宗资源不同的是,中国在电池技术组件方面对全球市场的依赖程度要低得多。中国主导着用于移动电气化的金属供应和加工,并正在大力投资,寻找所缺乏导电材料的替代品,比如用铝(中国储备充足)来替代严重依赖进口的铜。中国政府正在推动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已积累了海外资源,尤其是钴、锂和镍这三种电池必需的资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在 3 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通过赢得清洁能源竞赛,中国可以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作者 Chuin-Wei Y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