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92|回复: 0

谁还去外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9 09: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班不打卡,薪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又体面 …… 在加班文化盛行、工作压力巨大的今天,哪个职场人不想找一份这样的工作?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外企的工作最接近这样的设定。以往,外企是职场人士眼中的香饽饽,竞争异常激烈,谷歌、微软,联合利华、宝洁,大众、丰田,辉瑞、诺华,四大 …… 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顶尖人才。
很多外企都是中国新兴行业的 " 黄埔军校 ",各行业的中流砥柱,很多都有外企经历,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企业制度的完善,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崛起,外企正在失去竞争力。
兔子在国内的一家外企做招聘工作,她告诉燃财经,20 年前的外企,如松下,一位普通员工的月薪就已经高达 3000 元了。可是 20 年过去了,现在还以 5000 元的月薪招聘,怎么可能有人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互联网大厂的高额薪资。互联网求职平台拉勾发布的《互联网人薪资报告》显示,2021 年度开年互联网平均薪资达 15600 元,同比增长 7%,与 2018 年相比,4 年间互联网薪资涨幅高达 22%。
《2020 中华英才网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显示,大学生求职首选企业性质排序依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政府机关 / 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占比分别为 41.68%、32.13%、14.10% 和 12.09%。
同时,大学生求职首选行业排序依次是 IT/ 互联网行业、 教育 / 培训行业、金融行业,这也是 IT/ 互联网行业连续三年位居大学生就业首选。
BOSS 直聘 2021 年 3 月调研数据亦显示,2020 年、2021 年应届毕业生中,仅有 25.3% 优先考虑到外企工作。外企不再热门的原因包括成长空间有限、招聘门槛高、有更高薪资的工作备选、不适应企业文化等。
兔子称,自己所在的这家外企,基本上是只出不进,目前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了。" 一般在外企都是做销售的偏多,没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在这个企业干了 20 年,基本就失去了竞争力,没办法跳槽了。"
外企依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也有互联网人所羡慕的一面,比如工作压力小,加班少等,但大家还是用脚投票做出了选择。选择离开外企,一方面是部分外企身陷 " 中年危机 ",它们不断裁员、撤离中国,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内企业的崛起。
以前谁要是说自己去了世界 500 强企业,都会被周围人艳羡,但是在 2020 年世界 500 强企业榜单中,中国大陆公司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达到 124 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121 家)。
本期小酒馆,我们和一些小伙伴聊了聊他们眼中的外企。其中,有人已经在外企工作了一段时间,却因束缚与死板选择离开;也有人因不满意工资而选择离开;更有人离开外企之后,工资直接涨了十倍。他们当中还有人拿到了进入外企的机会,却因待遇与前景达不到预期而放弃。
外企,真的不香了吗?
死板和束缚,使我离开了高薪日企
飞飞|29 岁 销售
我大学期间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所以毕业以后我就留在了北京,从事对口专业的工作。
2014 年我大学毕业,先是去了上汽(上海汽车)做后勤,类似于销售,两年后我又跳槽到高顿教育做咨询,主要还是销售专业财会师的考证课程。到了 2019 年,我经朋友推荐,得到了一家日企的面试机会,几轮面试之后等了一个月,我被正式录取进入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外企工作。
正如很多人憧憬的那样,外资企业加班时间少、薪资高、工作简单、办公地点高大上,就连五险一金都比很多国内企业缴纳得高。
在刚开始入职的日子里,我非常享受在这家日企上班的时光。每天我只需要跑跑客户就行,也不用维系很复杂的同事关系,真的很轻松。但是时间一长,外企的各种毛病就开始显现出来了。比如人情之间非常淡泊、项目方案申请流程非常复杂漫长、制度死板等等。



外资企业,没有人拉帮结派,因为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更多的晋升空间,每个人只顾着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掺和,就连你问个报告怎么审批,同事之间都是能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生怕惹上事,如果能碰到好心点的同事那就是比较幸运了。
特别是上班期间,公司摄像头全开,只要你一天多看几次手机,领导就要找你谈话说你工作不认真,哪怕是回个工作微信都不行,不管忙不忙都得认真坐在工位上盯着电脑,这种形式主义,和被人随时监视的感觉,让我觉得在日企上班完全没有一点人权。
有一次日本总部来了领导视察,我们每个人都要早上八点到公司,排成队站在两边等领导经过时 90 度鞠躬,它完全照搬了日本的企业文化,我完全不适应,甚至觉得这种模式很可怕。
在这里,公司的领导都是外国人,很难有中国人坐上高层的位置,其实这也反映出了外资企业对于中国人的不信任。由于北京的公司没有核心人物,因此做任何决策,都要反馈给东京总部,审批流程非常复杂,特别是涉及到立项批钱的事情,等审批下来以后,黄花菜都凉了。
我们销售的是企业用的大型打印机设备,单台都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每个季度我们有 KPI,为了配合业绩,我们也会经常制定方案、做线下活动,主要还是与客户建立联系和联络感情,但是有时候等这个方案审批下来,都快到下个季度了,所以完不成工作量也没办法。
现在公司的业绩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靠吃老本撑着,本来市场空间就没有很大,在这种模式下就更难开拓了。我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半,心里实在是煎熬。2020 年下半年,疫情恢复差不多的时候我选择了辞职。
刚毕业的那几年,人人都还说外企好,以进外企为荣,但是现在曾经在中国辉煌过的外企,早就已经被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挤到没落了,这里面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企业更适应本土,更狼性的企业文化、更灵活的决策、更有人情世故的组织关系、更信任的从属关系,以及更有想象空间的晋升通道等,每一个都是不可比拟的优势。
辗转一圈之后,我又回到了中国的企业里面,还是觉得国内企业更适合我。
以前优秀的人都去外企
现在有能力的都选大厂
王光美丨 32 岁 自主创业
这几天和师弟师妹聊天,发现他们现在找工作,眼里看的、心里想的已经不是外企,而是大厂了。
我记得 2011 年我刚毕业那会儿,同学们还是很热衷于讨论外企的。我身边优秀的同学,大概有一半都去了外企。
因为那个时候在大家的眼中,外企是高大上的代名词,进入外企代表着高大上的工作内容、高薪、好福利、高档写字楼、光鲜亮丽的生活。尤其是在广州、深圳这边,外企是当时大家毕业求职的首选。
2011 年毕业之后,我也如愿进入了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传统 IT 类外企。
外企工作和任何一份工作都差不多,都是上班、处理职责内容、下班而已。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经常需要和国外沟通,一个项目也许要对接全球各地办公室的人,会比较复杂,时差也是一个难题。我之前在外企的时候,每天早上一到办公室就得处理共享的文件、回复邮件,光这件事情就可以消耗掉我一整个早上。



整体来看,外企工作还是很 " 舒适 " 的,工作压力不大,福利待遇很好,加班也不多。我当时也以为这就是我一生的事业。但在外企工作两年之后,我开始感觉到不对劲,尤其是相比于当时互联网行业的欣欣向荣,外企 " 暮气沉沉 " 的感觉很明显。
首先,外企的层级非常明显,大领导大多是港澳台人,再高一点的领导基本都是老外,根本没有内地人的位置。刚开始我对这一点并没有任何觉察,但是后来我就感觉,这样下去我看不到个人发展的前景。
其次,外企的小资情结、固步自封的情况也很严重。在外企,中层以上都很高傲,员工大多目光短浅,自我感觉良好是基本状态。所以,他们对国内的很多新趋势都缺乏观察。
而我当时和几个毕业就去了互联网公司的同学聊天、接触,发现他们虽然起点不如我,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远远把我甩在身后了。内部呆得不舒适,再加上外部原因驱使,2014 年我辞职了,并且在同学的推荐下,加入了一家腾讯投资的创业公司,后来又加入了一家小型创业公司。现在我已经自行创业,帮教育机构研发产品。
2014 年我离开外企的时候,认为外企在国内正在逐渐边缘化。现在看来,趋势确实是这样。至少我的师弟师妹们毕业求职时,绝大多数都去了互联网相关的企业,比如腾讯、大疆、华为等。外企?也许已经被遗忘在时代的角落了。
研究生毕业工资 6000
我在上海陆家嘴每天编造数据
鹏飞|25 岁 数据分析师
我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一心想去外企。那时候外企在我心里的标签是 : 自由、高薪、光鲜。最后经过层层面试我被上海的一家数据咨询机构录取。
我以为自己可算进入了人生快车道,没想到却是掉进了人生的第一个坑。
刚入职时,我的工资只有 6000 多元。我本来心里很不服气,这个工资实在离我期望的有太大的差距。但老板的理由是我是应届生,身边比我学历高、能力高的同事也基本是这个数。
我旁敲侧击打听了一下,果然这个岗位的市场价都基本这样。我想入职以后好好表现,能在外企学点东西镀个金也是好的。
但入职之后我才发现,这家在上海陆家嘴,业内小有名气的外企,除了上班不打卡之外,再没有一样是让我满意的。



应届生最看中能力的提升,但是这家数据咨询公司在撰写行业数据报告的时候毫无自己的操守。会拿客户的钱办事儿,会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真实客观的数据。
比如某个家电的销量是某公司市场占比 5%,第一季度销量 100 万台。如果这家公司是公司赞助的客户,这个数据在不违背常识的情况下,会被修改到客户满意为止。
派出去调研的人员,仅仅调研一个城市的几家店,往往就以此推演出全国的数据,客观与真实性存疑。
我一个研究生,每天的工作就是改数据和编数据,这与我的想象相差甚远。这个岗位给这么低的工资,因为它确实就值这么多钱,这活儿高中生熟悉两天也能干,而我身边是清一色的研究生和海归。
老板每天和我画大饼说国际视野,未来发展如何,但身边的同事一个个离职,而我的工资一年只涨了 500 块。
在这家外企工作了一年的时间,看透了这家公司的本质之后,我也选择离职去了一家国内企业。
不光鲜不高大上,但是务实,只要努力就能多挣钱。并不是每一家外企都是谷歌和苹果。
台湾人也离开,外企真的不香了
孟孟 | 28 岁 某日企零售业务店长
我是台湾台南人,毕业后当过几年的健身教练,但家里觉得不稳定,也学不到什么技能,他们想让我去企业工作,因为台南没什么大企业,还是旅游业、零售业居多,我有个姐姐在日企当 HR,一个月也就拿三四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七八千元,工资收入不算很高,但管理很规范,加班与产休假等都能按政策办。
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八九十年代就实现了经济腾飞,那时候欧美企业和日韩企业纷纷来这边设立分公司,尤其是电子产品领域。虽然很辛苦,因为工资高,加班费也高,所以我的父辈亲戚都恨不得涌进外企,尤其是市场与销售,去越南或者印尼卖货,苦干一个月,那真是没白天没黑夜,可以拿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新台币的工资,到了下月,就可以去居酒屋喝酒或者去台南郊区打高尔夫了。
最重要的是,在里面干几年,自己掌握了市场和技能,就可以出来自己单干,摸清了规律,自己办工厂,仿制,然后研发新技术,就可以承接原东家的一部分业务。
我的父辈是外企的忠实信徒,所以他们也希望我可以进外企历练,但我只是一个普通台湾地区的大学应届生,进不去欧美的大公司,只能先去在台湾的日韩企业历练。2019 年年底,我在一家日企的零售店当上了店长。



我原先想的是学习一下开店经验,未来自己也会开一家。但没想到,自己不仅什么都没学到,反而失去了对实体店的信心。我们工作也分早班和晚班,比如晚班,早晨 10 点多上班,晚上 11 点下班,每次骑电机车回家,路上只剩下我一个人,还是蛮害怕的。
这家公司说是日企,但大多数都是台湾人代理,总经理是本土仔,只有他的上级才是日本人。员工之间不允许讨论薪资,压力不大,工作很无聊,上级很烦人。
因为门店很不好干,游客很少,所以就得依靠本地的年轻人来买,但上级日本领导很死板,批评我们做不好增长,最后又笑嘻嘻地说,大家努力勤奋,热情招待好每一位顾客,一起扛过最艰难的时期。我在会上说,应该走出去,去做各种促销活动,吸引年轻人,但日本领导说,口碑最重要,我们做好品质就好。
我和家人抱怨,整个公司很死板,老板又不肯亲近年轻人,怪不得只能开几家门店烂着。家里人劝我,要学习人家好的东西,但我丝毫感觉不到有什么好的。我好几位朋友,去了在台湾的日韩企业,都感觉到有点养老的意思,欧美企业还好一点,但招聘门槛很高,一般人进不去,岗位一般是中高层管理者或者专业的技术研发人员。
我在今年 1 月离开了这家公司,去了一家我家人都看不上的台企,大家都是年轻人,聊得开,并且都愿意努力尝试互联网和新东西,赚钱也不少,起码做到了开心。
待遇与前景
让我放弃了外企的工作机会
Free | 33 岁 游戏行业
大概是在去年 5 月份吧,国内疫情刚刚得到缓解的时候,我想换个工作环境,然后便开始投简历。
虽然大家都说疫情期间各个企业能活下来就是幸运,工作更是比较难找。但在我们游戏行业,恰好相反,所以在刷新简历之后便收到了很多 HR 的询问。其中包括国内的创业公司、大厂以及外企在国内的外包。
我当时是先面的大厂,虽然加班严重,但是毕竟是大厂,不管是薪资待遇还是以后再跳槽,都优势比较大。之后面的创业公司,最后才面的这家外企。



这是一家总部在日本的游戏公司,其实他们的母公司很大,但是在中国就是一个工作室。从面试到最后拿到 offer 也就一周左右的时间,速度很快。但是薪资和我预期的差了很多,将近 10K 吧。
不过相对于国内的游戏公司 996 或者 007,他们那边不加班。即使加班的话,加班补助也会很多。不过最后我还是没去。之所以没去,主要是考虑到外企晋升困难。其实外企,尤其是我们这行,基本在国内都是外包的或者一个小的项目,不管是从工资待遇也好还是前景,都没什么竞争力。而且外企晋升很困难,在国内的负责人都没有什么自主权的。
后来,大厂我也没进去。现在在一家国内的游戏公司,做海外市场,薪资基本和当初预期的一样。
薪资这个东西,只有达到一定的阙值之后,才会考虑加班、距离以及企业文化之类的。如果没有达到,肯定是哪里给的高去哪里呗。当然这种阙值和自己的自身认知相关,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基本的顺序是事业单位、互联网大厂、新兴科技公司、大外企。这里强调下是大外企,如果是小的外企,估计就更没有人选择了。
离开外企,我的工资十倍起跳
克蕾儿 | 27 岁 商务公关
" 最好的年纪,我才不要浪费在外企。"
外企对于刚刚毕业的人来说可能意味着光鲜亮丽,但对已经工作几年的我来说,这里不适合。
一成不变的薪资、头顶上有着一批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吃着老本行,只要你不犯错,公司是不会主动把你踹开的。
我的公司是一家欧洲企业,在这些外企中,大概是薪资给的还算可以的。但是在商务公关这行里,简直低的不能再低。当时我的薪资在 1 万元左右,当然,完成任务会有一些奖励,但也不多。



这种状态我是不满足的。多劳多得的这个概念,在这里完全不适用。我为自己争取过三四次, 但因为种种原因,我的工资已经高于现在公司同岗位级别工资的高限了,就不会再涨工资。
压垮我离职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意外得知了一个刚入职比我小 2 岁的小伙伴的薪资比我高,同样的工作内容,甚至我达到的绩效也要比她高很多,可我能获得的远不及她。
我去跟领导争论后,也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那也只能递给老板一张准备已久的辞呈了。
离开外企后,我先后进了两家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同样的工作性质,我的工资再也不是按月薪来计算。我现在在这家互联网大厂,做的是同样的工作,薪酬是年薪为 70 万元左右,年终奖甚至能拿到百万以上。当然,我不否认工作压力确实大,但即使工作时间可能是以前的 1.5 倍,KPI 是以前的两倍,这都是在我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
再给我一次选择机会,我可能不会在外企浪费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9-28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