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雷总能顶住压力,专心造车,早日让无数像朝阳咖一样的当代社畜,不用爆肝加班也能买得起新能源代步工具。
大家好,我是身在朝阳,心系大咖的朝阳咖。 最近两周,小米的曝光量陡然增加,11 周年高管天团环楼跑、换 logo 被质疑交了智商税、发布充电器叫板水果机 …… 当然,最让朝阳咖兴奋的还是传闻了许久、辟谣了多次的小米造车,终于在春季发布会上得到了雷军的正式官宣。 戳这里看环球人物自制视频 ↓↓
其实转行造车的科技大佬不在少数,前有造车 7 年、下周回国的贾跃亭,后有董明珠投资银隆,销量一年更比一年低,法人卷钱跑路。 他们用前赴后继的勇气告诉后来者,曾经理想有多丰满,后来现实就有多骨感。 不过,这些失败的例子丝毫没有打消大佬们的热情。这几年,衡量科技大佬是不是走到了行业巅峰,看的好像不再是利润和销量,而是看他有没有投钱去造电动车。 新能源车成了科技大佬眼里的香饽饽,并不是他们头脑一热,而是时代的选择。 手机市场趋于饱和,房产市场进入拐点,共享经济成为泡沫,曾经科技大佬看好的板块都在走下坡路,寻找下一个风口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各大汽车厂商逐渐把生产线转入中国,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专注造车的马斯克身家节节高,今年年初甚至一度成为世界首富。 这一桩桩、一件件足以让科技大佬们相信:谁先开始造车,谁就是下一个流量时代的王者。 而且卖手机和卖车,本身就有共通点。以前大家扎堆做 ppt,讲梦想和情怀,鼓舞了斗志、积累了铁粉、带起了销量。 现在用同样的方式卖汽车,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个连实物都没有的概念,但丝毫不影响粉丝的趋之若鹜。
不过,这几年科技大佬越是赶在风口起飞,就越会跌得面目全非,所以对于雷军的这波高调入局的操作,业内的反响普遍都不咋乐观。但朝阳咖倒是觉得,雷军造车这事儿比别的大佬靠谱。
首先,雷军有经验。 截至目前,中国做新能源汽车的公司已经高达 300 多家,各大企业比拼性能、智能的同时,价格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被摆在了台面上。真要论起如何实现极致性价比,雷总是行家。饥饿营销、自建电商、用广告营收补贴销售收入,无论是小米手机还是小米杂货铺,只要打起价格战,雷军基本没输过。 其次,雷军有实践。 小米要造车,雷军可不是简单一说。2013 年,雷军拜访马斯克;2015 年,小米开始申请各种汽车专利;同年,雷军作为法人的顺为资本开始参投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三家龙头企业,雷军一人就投了俩。近七八年的实践,不说是个行家,也足够让他看清前辈踩过的雷。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造车不是个赚快钱的活儿,没个三五年,造不出一款量产车型。翻翻这些年在造车路上败下阵来的企业,归根结底都输在了投钱的速度赶不上烧钱的速度。雷军就不一样了,不仅投大钱,而且不融资,属实豪横。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雷军把造车初级阶段可能遇到的难题都解决了个差不多,但在汽车量产之后,还有包括产能效率、交付时间、安全问题等一系列曾让新能源车企折戟的难题等着他。
希望雷总能顶住压力,专心造车,早日让无数像朝阳咖一样的当代社畜,不用爆肝加班也能买得起新能源代步工具。 来源:环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