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斯钦
你知道吗,这个影响了至少三代人的中国品牌,早就不是国货了! 它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过甚至用过的国民品牌,曾连续七年稳坐中国市场第一。被誉为 " 国货之光 " 的它,多次登上央视黄金时段,是中国家喻户晓的驰名商标。 它就是:大宝。
唏嘘的是,作为陪伴中国人二十多年的国产品牌。顶着光环的大宝,现如今已经沦为外国公司旗下的小品牌。
大宝到底经历了什么,让自己从 " 国货之光 " 的宝座上跌落下来? 1985 年,已经在中国日化界小有成就的武宝信调入北京市民政工业总公司,担任北京三露厂的厂长。
后经股份制改造,北京三露厂更名为大宝,一个中国的国民品牌就此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大宝是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残疾人工厂,安置残疾人一直是大宝的主要职能之一。哪怕截止到 2008 年强生收购大宝时,全公司仍有三分之一的残疾人员工。 但恰恰就是这样一家公司,早在 1988 年,就实现了超 1 亿元的营业额。 到了九十年代,大宝更是连续七年夺得国内护肤类产品的销售冠军。在国外,大宝也先后获得日本厚生省、美国 FDA 的认证和进口许可,产品销往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风光无二。
然而从 2003 年开始,大宝的境遇却急转直下。2003 年,大宝还有 17.79% 的市场份额,但只过了两年,市场份额就萎缩至不到 1%。
核心问题就出现在销售渠道上。 为了抢占市场,大宝更看重产品的销量而非利润。好的销售经理,可以获得回款额的 2%,并享有极高的现金收入和促销政策上的倾斜。而排名靠后的销售经理,则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 于是为了追求高销量,大宝的销售经理们无所不用其极,有些省市的批发价甚至会低于出厂价。这对于本就走亲民路线的大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光有销量却不挣钱,导致大宝在产品研发和多元化布局上,缺少足够的利润支持。 甚至于都已进入 21 世纪,主力产品大宝 SOD 蜜的配方仍停留在九十年代。 糟糕且成本高昂的渠道管理,让大宝跌落神坛。
2008 年 7 月 30 日,强生以 23 亿元的价格完成了对大宝的收购。由于大宝糟糕的财务数据,连强生美国总部都认为这是一笔 " 高风险投资 "。
对于如何摆脱传统渠道给国货品牌带来的沉重分担,天猫认为:只有建立一条新的链路,直接触达最终消费人群,国货们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种以线上为主的新模式叫做 DTC。 早在 2015 年,天猫就把国货美妆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帮助很多国产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花西子,从开天猫旗舰店到成交额累计破亿,前后只花费一年时间。
渠道的变化,已成为国货崛起的一大驱动力。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