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0|回复: 0

林生斌被骂,一点都不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0 05: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生斌终于上热搜了。
写了五篇长文,依然是一如既往 " 以情动人 " 的画风,但这次,却迎来了网友一边倒的指责:
" 滚,舅舅没错。"



从深情 " 林爸爸 " 到人设崩塌全网骂,也不过几天时间。问题来了——
林生斌被骂,冤吗?



等了八天,他终于回应了
沉寂 8 天之后,林生斌终于上线,连发五条微博回应近期质疑。
1、一直尊敬岳父母," 当有了新的情感,第一时间给二老和小贞哥哥进行了交代 "。



2、给岳父母的赔偿金 " 远高于法定比例 ",并不存在要与岳母对簿公堂的情况。



3、梳理了现任小乐与自己相识相爱怀孕生子的过程,2017 年 4 月认识,2019 年 11 月正式在一起。



4、喊话前妻的哥哥," 你也是全程参与者 ",这个孩子是我最后的底线。



5、" 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恶 ",接下来会让律师接手。



五条微博,乍一看说了很多,但一琢磨,除了证实了网友猜测的 " 现任妻子是林生斌店里的模特小乐 " 以外,并未回应网友其他疑惑,赔偿金是否已经到了岳父母手中也没有说明。
这番说辞,遭到了朱小贞娘家人的反击。
曾经在事发之后与姐夫林生斌并肩作战的朱小贞堂妹表示,替姐姐不值。



朱小贞的哥哥朱先生也发文了,指 " 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并且提到 " 后期妹妹所有遗产款项本人经过二老同意,代表二老全数捐出。"



对此,网友站到朱家一边,要求林生斌别避重就轻,要他把这几年的公益款项、承诺基金会的事说说。



而就在今晚,林生斌的律师回应了筹建基金会一事。
他说,林生斌并 " 没有向他表示未来可能获得的人身损害赔偿款捐赠给基金会 ",在案子民事部分结案后,林生斌就向他咨询过,但 " 客观上有相当大难度,未达成所愿 "。
至于淘宝捐助,是由平台在公益宝贝区域的订单完成结算后,自动扣除每笔成交额 10%,再由平台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综上,林生斌整件事的重要时间节点如下:



网友到底质疑什么?
所以,在林生斌的整个事件里,哪些是事实,哪些仍未有定论,哪些仍存疑呢?
从林生斌发的回应微博第一条来看,他回的其实是朱舅舅对他 " 没有照顾两老 " 的质疑。



也是网友关注的第一个大问题:
1、林生斌是不是拿了一亿多的赔偿金,但并没有给岳父岳母?
" 封面新闻 " 的报道显示,2018 年,林生斌和朱家舅舅等人共同起诉了物业集团,要求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总共合计 1.4 亿元。最近媒体就这个问题试图联系林、朱两人,都未得到答复。



来源:封面新闻
一位律师也证实了这个说法,他说的是 "1.38 亿元是我们的起诉金额,但并非和解的金额," 具体数字因为签订保密协议而不能公布。



假设林生斌拿到了这样的数字,那么他晒聊天记录给岳母的转账,就显得毫无说服力(而且岳母也不是每次都收)。一开始给的几万,到最后的截图都是几千,反而引来网友一顿嘲。



2、林生斌说明了火灾民事诉讼调解赔偿金的去向,只是当岳母想要回女儿留给她的东西时,林生斌说要给她找律师审核财产情况。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他的截图有 PS 痕迹。
不过,类似这样的聊天记录,岳父岳母自己也有,双方彼此晒完整版就可以了。同理,到底林生斌给了岳父母多少钱,以及他是不是真的拿到了一亿元的赔偿金,双方都手握一定的证据资料。
只是因为涉及保密协议,双方都没提赔偿金额,那么林生斌该给岳父岳母多少钱,占赔偿金的比例多少,这些,也就暂时成为谜团。
只是从朱先生的发文来看,能确定的是,以前曾经一起起诉物业集团的朱家和林家,关系已降到冰点,一个 diss 对方人走茶凉,另一个直接把朱家舅舅发文写成 " 网上流传 " ……
目测得到两家为此对簿公堂的时候,这桩 " 家务事 " 才会更清晰些。





网友还有第二个疑惑:到底林生斌是不是婚内出轨?他是不是有大儿子?
背后引申出来的问题是:
这四年来,他是不是一直在用自己的深情立人设,消费亡妻和逝去的孩子,来给自己的网店拉流量?
比较锤的是,有很多网友拍到了疑似林和一名女子的亲近照,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8 年。林生斌这次的微博截图里,也显示他 2018 年曾去过澳洲,印证了他曾和女子同游澳洲。



而传得最沸沸扬扬的说法,是他有一个 4 岁的大儿子,女儿暖暖是二胎,如果说法属实,出轨基本跑不掉。
今天,# 林生斌 大儿子 # 的话题也上了热搜,但目前为止此说法并没有得到印证——只是,有没有二胎,是很难被发现的一件事吗?



写了那么长一段话,就是没有一句话清清楚楚地说明:我没有大儿子,暖暖是不是二胎。一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东西,为什么不说明白呢?



当然,如果有二胎,锤死了林生斌是如他说的 " 不那么好的人 ",那就能证明他凉薄、花心,这些年一直在立深情人设。这样的人设,其实属于他为自己做品牌 " 营销 " 的一环。
当这样的人设成功建立,林生斌由一个火灾受害者身份转变成一个网红企业家形象,站到公众面前的时候,有一个新的问题:
他需要为说过的话负责,需要信守承诺。
于是,林生斌要筹建基金会,要捐款,后续有没有做到,成了网友最关注的问题。



在律师的回应里显示,林生斌淘宝店每笔订单会自动扣除成交额 10%,再由平台捐助给有需要的人。



这是目前来说最容易实现的一点,平台通过设置可以将公益计划的善款捐出去。但此项还是不能消除部分网友疑惑,建议晒出更详细的证明。



还有网友质疑他公开募捐,却没有实践承诺,属于非法 jz。按照律师的说法,林生斌设立 " 潼臻一生 " 公益基金,和火灾的善后处理没有关联,只是基金会的设立审批客观上有很大难度,未能达成所愿。



来源:北青 - 北京头条
但早在 2017 年上《局面》节目的时候,林生斌就公开说过,自己获得的赔偿全部用于基金会。



个人确实不能筹建基金会,那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不及时说清楚?网友们在维护 " 林爸爸 " 人设,去网店购买 " 潼臻一生 " 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基于一种预设 " 林爸爸已经把赔偿款全部用于基金会了 ",既然连这个基金会都没有,这算不算商业欺诈?
感觉货不对板,网友的愤怒是有道理的。
即便不做基金会,既然有一个面向公众的捐款承诺,定期公布捐款给什么地方,公布各类款项明细,不更直观吗?
很多网友也顺着律师的意思,梳理出了林生斌在 " 捐款 " 这事上做到和没做到的点,有些人认同 10% 的说法,有些人认为需要拿出更多证明。而总的来说,基金会更像某种营销承诺,吸引来了流量,却没有给到一个令大众满意的答复。
当这种因为他深情、可怜的人设吸来的流量被 " 拉满 " 的时候,大家发现他并非如此深情和善良,反噬肯定会随之而来,这不是 " 网暴 ",而是公道。



林生斌被骂,冤吗?
林生斌形象的整体崩塌,不是什么神神鬼鬼的原因,最关键的是他以信息欺诈等方式利用了人性的善良,这是令人不耻的——
并不是他比网友都聪明,而是他越过道德的边界,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思维是有惯性的,人们会觉得他作为在火灾中失去妻儿的人说成立消防专项基金是真情实感的,这是一种基于善良的思维惯性,很少有人会想到跟踪他是否真的做到了。



在苦心经营的人设崩坏以后,他的 " 回应 " 里一贯的温情脉脉的文风已经令人厌倦。
与其拼凑辞藻去发布一篇又一篇的长文,不如清晰地交代关键信息。如果继续只抒情而不叙事,冷静下来的民众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为了恰流量而且涉嫌诈捐。
说到底,我认为这是 " 流量时代 " 造就的毒瘤。
大营销时代的潮流里,消费者不为商品买单,转而为故事买单,其中的巨大利润驱使着商人不断去 " 生产 " 故事," 天然形成 " 的故事很快供不应求。
于是人们不可避免地去加工故事、编造故事,而林生斌就是把一场火灾事故变成了关于 " 林爸爸 " 的深情故事。通过反复消费死去的妻儿,贩卖深情温和的人设,给自己的商品加上情感营销和故事光环。



如果潼臻一生这个品牌卖的既不是材料也不是设计,而是 " 林爸爸 " 的故事,依附于林本人的悲惨经历所带来的 " 流量 " 去发展,那其实并不是群众在消费童装,而是林生斌在消费民众的善良
这种流量经济从底层逻辑上就是扭曲的,非正常的。
同样地,如果一个所谓的 " 基金 " 只存在于林的口头上,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但它却可以通过人设和流量效应给林生斌的公司带来实打实的利益,这种现象无疑极其不合理。
如果法律暂时无法对此作出有效的惩处,舆论在此处给予压力则合情合理。
关于那口 " 奇怪的井 ",据说寺院已经回应了,井口石的订购和制作都是由寺院负责,林生斌只负责出资。我不同意用都市怪谈式的神秘主义故事去攻击林,因为这会让整个舆论场陷入无逻辑的混乱,让民众看不清事实。
但实际上,我能够理解这些玄谈的产生——
无论如何," 虚假 " 本身就是错误的,但既然林生斌用虚假的故事去构筑流量入口,他自己似乎也没有资格抱怨那些更虚假的故事对自己造成了困扰。



综上,林生斌被骂,不奇怪,从一开始他要往这个方向去做品牌,去做一个站在台前的企业家的时候,就应该先想好,总有一天要去直面舆论的质疑。
毕竟,流量虽多,但也不是那么好收割的。
E 姐结语:
当一个人变成了公众人物,因为信息的放大作用,他对社会道德负有一定责任。
林生斌目前比较实锤的槽点就是这个关于慈善基金的 " 口惠 "。
这个 " 口惠 " 并不能视为普通人吹的牛皮,在慈善法中有 " 诺而不捐 " 的说法,虽然林生斌对着《局面》镜头的 " 诺捐 " 行为不一定违反慈善法,但这种空口白牙消费民众同情心与善意的行为如果产生示范效应,风气愈演愈烈,将是社会秩序不能承受之重。
这不止是林生斌的责任,那些不再是素人的网红们、贵圈的小爱豆、大明星们,实际上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舆论视野中,信息输出者必须谨慎," 勿以恶小而为之 "。
尤其是为了人设而诈捐,为了搏版面而空口做公益,这是令人最不齿的,也是带血的、发臭的流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5 1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