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蜚语 于 2021-8-7 01:41 编辑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至今,取得显著成效。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向“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发表书面致辞时强调,8年来,140个国家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各方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启动了大批务实合作、造福民众的项目,构建起全方位、复合型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开创了共同发展的新前景。
7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2021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彭华岗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央企受到最大冲击的行业是航空运输业。2020年,三家中央航空运输企业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严重冲击,全年运输总周转量以及旅客的运输量不足正常年份的一半,亏损了将近300亿,确实受到严重打击。不光是中国,国际上的航空公司也一样,都受到了极大冲击。但是,我国很快恢复生产,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这些行业也在逐步恢复。整体上来说,今年总体明显好于2020年的同期。
今年上半年,三家中央航空运输企业总周转量增长了38.8%,旅客运输量增长了63.1%,货邮运输量增长了25.2%,主要业务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七成以上。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将近30%,净利润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是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减亏150亿以上。
对境外的发展,总体还是可控的,但是肯定会有影响。疫情以来,其实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现在我们国内疫情防控非常有力,但是境外还是很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疫情以来,国资委一开始就成立了境外防控指导组,24小时值班,到现在一直在坚持,不断和境外中央企业保持联络,而且对于境外项目、境外人员,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的指导文件、操作文件。这是国内总结的行之有效的项目现场疫情防控措施。为了感染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我们依托中央企业搞了一套远程医疗平台,统筹境内优质医疗资源,把标准化的医务室建到了境外,医务室远程医疗,直接连到国内各大医院,这样对于及时处置境外感染职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疫情防控的要求,境外的航班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人员流动要符合国内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们采取包机等形式,统筹安排企业职工人员的派出、休假轮换。截至目前,派出员工17万人次,其中包机派出2万人次,接回17万人次,包机接回1万人次。目前,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没有因为疫情影响停工停产,总体上还是比较不错的。
对于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2020年,已有81家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了超3400个项目,成为推动“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的重要力量。
彭华岗介绍,疫情期间,受所在国人员流动管控、设备物资运输受阻、生产经营活动停止等因素影响,央企海外项目受到影响。为此,国资委成立了境外防控指导组,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统筹指导央企加强境外疫情防控、有序开展生产经营。
目前,大部分企业项目还在实施,没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因疫情停工。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600多个项目顺利完工,多项重要节点工程开工或竣工。
一批标志性项目促进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白工业园2020年实现新增入园企业10家,累计入园企业已达65家,协议总投资12.2亿美元;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竣工通车。
下一步,国资委将在全力做好境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攻坚战的前提下,推动央企和各国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贸、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作出贡献。
谈起彰显国家实力的大国重器、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往往都少不了央企的身影。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今天,中国央企更应主动作为,加强与相关国家和企业的沟通协作,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更好造福各国人民贡献央企力量。
多年来,中国央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据统计,已有81家央企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超过3400个项目。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央企不仅提升了自身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也让沿线各国人民感受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和甜头。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互联互通是实现包容联动发展的基础。通过深化务实合作形成互联互通,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正在致力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国央企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领域有着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参建的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蒙内铁路等重大项目,有力推动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也为相关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推进中外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各国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大力推进本土化经营,直接带动当地就业;主动融入社区,盖学校、建医院、修道路、解决居民用电用水难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严格举措保护当地生态和动植物资源……中国央企在海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改善当地民生、投身公益事业、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始终发挥积极作用,播撒友谊的种子。
命运与共,助力全球抗击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疫情持续演变的情况下,中国央企积极为当地捐赠防疫物资,并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生产经营,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为世界团结抗疫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今年5月,中国国药新冠疫苗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中国推进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的努力迈出重要一步,这也是中国央企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生动注脚。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