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17日从西安海关获悉,2021年1月至10月陕西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650.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9.1%,双方贸易往来持续升温。
近年来,陕西积极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作用,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扩大开放合作。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资源禀赋、商品贸易等方面具有较强互补性。
据西安海关统计,2021年1月至10月陕西省进出口总值3901.5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6.5%,已超过2020年全年3772.1亿元的外贸规模。其中,出口商品方面,太阳能电池与汽车(含底盘)同比分别增长82.9%和94.2%;进口商品中,半导体制造设备、煤及褐煤、食用油等增幅居前。
随着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开行、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引力”的释放及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促进了陕西与海外的经贸交流及合作共赢。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中俄、中韩、中欧等国际合作园区在陕建设稳步推进,三星、美光、施耐德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在陕投资设立144家外资企业。
陕西官方表示,将推动国际贸易创新发展,深耕欧盟、美国、韩国、日本等传统市场,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自贸伙伴市场。此外,加强陕西省各类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协作,促进境外经贸合作区与海外中资项目、省内各类园区(企业)交流合作,借此拓宽协同合作空间。
此外,陕西省出台《陕西省“十四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规划》提出,按照“核心承载、区域融合、通道连接、优化升级”思路,形成“定位明确、发展协调、开放共享、合作高效”的内陆开放高地,在空间和功能上形成“一核两翼四通道五中心多平台”的全方位联动开放布局。“一核”指西安都市圈,“两翼”为陕北能化之翼、陕南生态之翼。“四通道”指新亚欧大陆桥“亚欧干线”通道、蒙俄—东盟“南北干线”通道、亚欧干线中巴“南亚支线”通道、亚欧干线地中海“西亚支线”通道。“五中心”即“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五大中心。“多平台”指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建设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欧亚经济论坛等综合开放平台,形成多平台支撑的开放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发挥陕西比较优势,扎实推进五大中心建设,着力推动交通强省建设,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国际物流枢纽,推动国际贸易创新发展,完善投资贸易平台功能,切实提升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枢纽功能。加快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推动合作园区建设,强化能源产业合作,切实提升国际产能合作中心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形成辐射带动共建“一带一路”的科教创新先导区。依托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着重打造丝绸之路文化和旅游品牌,提升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全球影响力。提升金融开放水平,促进要素集聚,推进改革试点,鼓励业态创新,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丝绸之路金融中心。
《规划》提出,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新领域,深化多领域创新合作,加强“一带一路”数字、健康、绿色领域共建。要实施开放合作九大工程,探索建设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推动构筑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创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标准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快建设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西安丝路科创中心、“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展示中心。
《规划》还就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另外11月10日,随着一声开工令下,西安国际港中林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
“我们希望借助西安的区位优势和中欧班列长安号的通道优势,以西安和西北地区木材加工企业为基础,打造集木材经营、农副产品交易、自动化立体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木材加工交易中心。”中国林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屈永军说。
长安号不断提速、扩线,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陕西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着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近年来,陕西把打造“一带一路”五大中心作为落实国家“五通”总体要求的具体实践,全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不断走深走实。如今,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陕西,正沿着这条阳光大道阔步前行。
共建共享 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
“作为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多元化国际化开发开放平台、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典范,长安号成为全国开行班列城市中线路最全、覆盖最广、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国际货运班列,为促进国内和国际市场双向发展构筑了稳定的贸易通道。” 西安国际陆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若鹏说。
近年来,陕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坚持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交通商贸物流中心高效便捷。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和空中放射状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跨越式发展,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陕西自贸试验区2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国际产能合作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中俄、中韩、中欧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延长、陕鼓、法士特等省内龙头企业加快布局海外市场,三星、美光、施耐德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在陕投资设立144家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3.9%。
——科技教育中心全面拓展。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家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19个国家级、71个省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
——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地位彰显。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批文化交流项目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艺术节及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规模和影响力逐年增强,陕西文化旅游国际知名度得到全面提升。
——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持续推进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陕完成布局,跨境人民币业务辐射126个国家和地区,“通丝路”平台被商务部评选为第三批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为开放型经济建设提供有效动力。
深度融入 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今年,我们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深耕中亚及俄罗斯市场,在当地多个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推出‘站群+自建站’的销售新模式。前10月,公司销售额达到4000万美元。”陕西丝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元朝辉说。
今年以来,陕西围绕实现“五通”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实施大项目为支撑,以构筑大平台强功能,以建设大通道扩开放,以推进数字化提效能,全面提升“五大中心”能级;细化分解“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任务,把总体目标和年度任务明确为一个个可落地可见效的项目,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土地、能源等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建立健全“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
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陕西着力发挥向西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扎实推进西安“一带一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自贸试验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开行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日韩过境货物往返测试专列,持续推动长安号高质量发展,修订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办好一系列展会,与兄弟省区市联手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
据统计,2013年至2020年,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2822.76亿元,年均增长14.6%。今年前三季度,陕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4%,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6.6%,贸易往来持续升温。
系统谋划 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肩负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开发开放枢纽等重大任务的陕西,通过8年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政策沟通更有力、设施联通更高效、贸易更畅通、资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牢了坚实基础。
日前,《陕西省“十四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规划》印发, 彰显了陕西加快改革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态度。《规划》明确,要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总体要求,发挥陕西比较优势,持续深化“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内涵,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到2025年,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陕西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重点、彰显特色,以大通道、大产业、大物流为主要抓手,以大项目、大平台为核心载体,以数字化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全面提升“一带一路”五大中心能级;加强重大项目谋划,积极拓展国际交往合作领域,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着力建设“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助力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推动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