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4|回复: 0

对于赵构而言,苗刘兵变算不算因祸得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 06: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禁军苗傅、刘正彦密谋叛乱,史称“苗刘兵变”。

按正常情形去看,苗傅、刘正彦绝对可以称得上前途不可限量,因为他们是赵构的嫡系。

但是,他们竟然鬼迷心窍,不但挑战赵构的权威,更产生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念头。

其实,从苗刘二人的选择,我们大约就可以看出来,在当时的背景下,让一个将领听从皇帝的命令那是多么困难的事。苗刘二人那是赵构的嫡系将领,但是当他们以为赵构手中筹码快输光时,也忍不住要造反。

当然了,从苗刘兵变这个事件,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赵构在法理上是多么的脆弱。

苗刘二人率兵冲入皇宫,直接就否定了赵构皇位的合法性。因为,徽宗、钦宗都活着,你赵构称帝算怎么回事?你称帝了,徽宗、钦宗回来了,让他们往哪坐啊?

苗刘二人敢这样干,显然是因为他们认为,愿意听令于赵构的力量已经很弱,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把赵构控制起来。

而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了。但苗刘二人很快就发现,帝国中央政府是各种利益集团博弈出来的产物,赵构更是各种利益集团博弈出来的产物。

表面上看,无论法理、无论军事,赵构的权力都很脆弱。但当你试图控制他时就会发现,一切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

1.jpg


苗刘兵变发生时,整个帝国的军事力量大约有五系——中央系、西北系、汴梁系、义军系、流寇系,我们从后往前说。

流寇系、义军系不是赵构能控制的,而这种力量在苗刘兵变时,已有了燎原之势的迹象,更大批向长江一线靠拢。

苗刘二人在发动兵变时,大约不用多考虑这种力量的动向,因为这种力量缺乏支持赵构的动力。

在宗泽时代,汴梁系公然与赵构唱对台戏,后来杜充接管汴梁系后,虽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比较缓和,但是这个军事集团在组织结构上,也不是中央政府能够控制的。

苗刘二人在发动兵变时,似乎也不用多考虑这种力量,且不说这种力量现在被拴在中原战场,根本无法南下,更主要的是,这种力量也缺乏力挺赵构的动力。

以曲端为代表的西北系,对代表中央政府的文职官员,从来都是阳奉阴违、甚至公开抗命。后来,曲端竟然试图击杀王庶,并夺走了王庶的大印。

简单地去看,这种力量也缺乏力挺赵构的动力,而且他们是西北的地头蛇,怎么会离开自己地盘与苗刘二人相争呢?

这样一分析,赵构可以依靠的力量,大约就只有中央系了。中央系几大军头是刘光世、杨惟忠、范琼、韩世忠、张俊。

刘光世、杨惟忠是赵构难以控制的力量,因为他们在投靠赵构时,就有着强大的基本盘,自然不会完全看赵构的脸色行事。

相反,基于他们的利益,他们并不希望中央政府势力越来越大,因为中央政府势力太大,削藩是势在必行的;而中央政府一旦削藩,刘光世、杨惟忠估计是首当其冲的。

范琼更不是赵构可以有效控制的,因为范琼在投靠赵构时,不但有着强大的基本盘,而这个基本盘,还是张伪政权的军事支柱。

赵构上位后,接受了范琼的投靠,并且授予了范琼中央军的番号,但是这支军队与赵构显然一直若近若离。所以他更缺乏力挺赵构的动力。

2.jpg


这样算来,赵构还能指望谁呢?

韩世忠的军队前不久让金军打残了,现在的韩世忠快成光杆司令了。

张俊刚刚起步,现在只有八千军队。

这样算来,赵构真正能指望上的,岂不是只有王渊为代表的禁军了?

在这种背景下,以王渊为代表的禁军内部自然是蠢蠢欲动。最后结果就是,苗傅、刘正彦把王渊杀了,挑着王渊的人头,去找赵构谈判去了。

帝凭栏呼傅、正彦问故,傅厉声曰:“陛下信任中官,赏罚不公,军士有功者不赏,内侍所主者乃得美官。黄潜善、汪伯彦误国至此,犹未远窜。王渊遇敌不战,因交康履,乃除枢密。臣自陛下即位以来,立功不少,顾止作遥郡团练使。臣已将王渊斩首,中官在外者皆诛讫,更乞康履、蓝珪、曾择斩之,以谢三军。”

谈判的内容很有意思,那就是:现在徽钦二帝还活着,你当皇帝算怎么回事?

傅等因前,出不逊语,大略谓:“上不当即大位,将来渊圣皇帝来归,不知何以处?”

面对此情此景,赵构直接懵了。刚才自己还高高在上,现在就被一群军人大声斥责、嘲讽。皇权的神圣性在什么地方?皇帝的权威在什么地方?

更主要的是,赵构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最后经过一系列谈判,赵构只能走下皇位,他那年仅三岁的儿子成为新任皇帝,辅政的权力交给了孟太后。

孟太后高呼,现在这种内忧外患之际,我一个寡妇抱着三岁的孩子,怎么治理天下?这事传出去,金国肯定会趁势进攻我们的。

但是,大家都希望孟太后抱着三岁的小皇帝治理天下,谁能有办法呢?

总而言之,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太后不要推辞了,你再推辞,我们大家就要集体自杀了。

太后曰:“皇子方三岁,以妇人之身,帘前抱三岁小儿,何以令天下!敌国闻之,岂不转加轻侮?傅、正彦号哭固请,太后不听。”傅、正彦呼其众曰:“太后不允所请,吾当解衣就戮。”遂作解衣袒背之状。



到此为止,苗傅、刘正彦的兵变胜利结束了。现在,对苗傅、刘正彦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手中的皇帝,控制南宋的基本盘。

简单地看,这似乎没有什么难度。因为,我前面分析了各大军事集团的政治倾向,赵构能指望上的,好像只有张俊,而张俊只有八千人马,翻不起风浪。

所以,苗傅、刘正彦就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调张俊离开自己的军队。

面对这个事实,张俊自然知道,自己被调离军队,只是噩运刚刚开始罢了。因为自己被调离军队后,下一步是什么呢?也许就是要被斩草锄根了。

现在的问题是,张俊必须得判断,有多少人愿意和他共同对抗苗傅、刘正彦控制的中央政府。

如果支持张俊的人很少,那么他对抗的结果,恐怕就是让自己死得更难看;更主要的是,如果支持他的人很少,他手下的将士也会出卖他,他的军权当时就会被自己手下剥夺。

但是,我前面说了,赵构代表的基本盘实在太大。所以,张俊很快就想明白了,自己绝不是孤立的。

在这种背景下,张俊更拒绝了苗刘发来的人事调动,苗刘让陈思恭接替张俊的军权,陈思恭拒绝了,苗刘又让赵哲接替张俊的军权,赵哲也拒绝了。

在这种背景下,张浚横空出世了。

张俊与张浚的名字非常相像,所以人们很容易弄混。现在他们并列出现,希望大家看清楚,不要弄混了。

张俊是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一(或五大将之一),其地位一直在岳飞之上。

岳飞南渡初期,一度隶属张俊;岳飞直到围剿杨幺胜利后,才取得了与张俊相当的地位;中央政府收归诸将兵权后,张俊是枢密使,岳飞是枢密副使。

张浚就更牛了,因为他33岁就当上了帝国执政官,随后坐镇西北四年时间,政治、经济、人事、军事权力一手抓。

在宋代,人臣拥有这种权力,虽然不敢说空前绝后,但也是极其罕见的。

后来名动天下的吴玠,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张浚一手栽培出来的;而吴玠后来能取得一系列战功,就是因为在张浚的铁血整改下,中央政府对西北的政令完全畅通了。

后来,西北军成为了第一支被南宋完成改编的中央军。

总的来说,张浚在川陕的工作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张浚坐镇川陕四年后,却是被赵构撤了职。

赵构为什么撤张浚的职呢?许多人常常认为是富平之败所致,其实呢?富平之败是建炎四年的事,而张浚是在绍兴四年才被撤职的。从相关时间去看,两者也没有多大关系。

张浚被撤职,是因为张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拥有的权力太大了;坐镇西部地区,军事、政治、经济、人事权力一把抓。在特定的时候,赵构会授予人臣如此巨大的权力,但是在这种特定的时候过去之后呢?显然就要想办法削弱一部分。

事实上,张浚在川陕的成绩,是大家都非常认可的,就是赵构也非常认可。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当宋金战略决战开始时,赵鼎马上建议,应该让张浚赶紧出山;而赵构也马上下旨让张浚出山。总而言之,千万不要和我玩推让的把戏,因为形势危急,你必须马上来。

而张浚出山后,就是节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几大军区司令;全面负责南宋的军事问题。

当然了,这次战略决战的胜利,意味着宋军从战略相持阶段,开始向战略反攻阶段转变了。

张浚这个人,说起来太复杂。我们后面会详细分析。这里简单介绍他一下,只是希望大家对正式出场的张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此时的张浚年仅33岁,还不算多牛的人物。但是在苗刘兵变时,张浚表现得太优秀了,终于让他脱颖而出,于是苗刘兵变快结束时,张浚成了帝国执政官。

这么年轻的帝国执政官,大宋此前的历史上,似乎只有寇准。

在苗刘兵变发生后,张浚旗帜鲜明的表示拥护赵构,并且一再发表各种书信,联络大家共同勤王,而且有意勤王的力量,也纷纷向张浚方向靠拢。

于是,很快张俊、韩世忠、杨惟忠(由文职官员吕颐浩率领)、刘光世四部人马集合起来。

因为韩世忠快成了光杆司令了,所以张浚让张俊给韩世忠调两千人马过去。

初,沐阳之溃,世忠部曲皆散,几不能军,浚以其兵少,命前军统制张俊以统领官刘宝二千人借之。

这支军队的将领阵容,若干年后回看,实在太豪华了。因为南宋中兴四大将,就差岳飞没有来了。

单就军事力量而言,苗傅、刘正彦大约可以和刘、张、韩、杨(吕)联军相争。

问题是,苗傅只是控制了帝国中央政府、控制了皇帝,整个文官系统会支持他吗?估计不会。因为苗傅、刘正彦是典型的军人靠武力上位,这种事实被接受,文官系统哪有安全感呢?

更主要的是,刘、张、韩、杨(吕)四大军区都明确表示支持赵构,其它军区也装傻充楞不表态。这本身就证明,苗傅、刘正彦只能靠自己的军队了。

最要命的问题是,苗傅、刘正彦的军队,有多少愿意死心塌地的跟他们干呢?估计也不多。

开始,大家都认为,控制了皇帝就能如何如之何,自然会跟着苗傅、刘正彦搏个前途。

现在,一看控制皇帝的结果,就是有可能全家掉脑袋,许多人就开始观望,甚至是想着与他们划清界限了。

所以,随着刘、张、韩、杨联军向杭州靠拢时,苗傅、刘正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了。最后,他们竟然求赵构下令,让这些军队回归防区。

赵构说,我已下台了,说话不好使。苗傅、刘正彦说,他们都是忠于您的,您的话他们一定会听。

赵构无法拒绝,于是按苗傅、刘正彦的意思,给勤王大军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一切安好,退位是自愿的,苗傅、刘正彦都是忠于国家、人民的,你们率军回防区吧。

傅、正彦请降御札以缓外师,帝曰:“人主亲札,非所以取信,其取信于天下者,以有御宝。今朕退处别宫,不与国事,用何符玺以为信?自古废君杜门省愆,岂敢更预军事!”傅等巽请,帝乃赐韩世忠手诏曰:“知卿已到秀州,远来不易。朕居此极安宁。苗傅、刘正彦本为宗社,始终可嘉。卿宜知此意,遍谕诸将,务为协和以安国家。”傅等退,以手加额曰:“乃知圣天子度量如此!”

韩世忠等人看到赵构的书信就说,皇帝是受你们胁迫的,你们先让皇帝复位,咱们再谈其它的。

世忠得之,谓永载曰:“主上即复位,事乃可缓。不然,吾以死决之。”傅等大恐。

到此为止,苗刘二人的败局,几乎无法挽回了。于是只打了一个回合,苗刘二人就只能仓皇出逃。

勤王大军进城后,赵构对韩世忠说,统制官吴湛一直给苗刘当帮凶。韩世忠说,这事简单,我去会一会吴湛。

韩世忠进入吴湛军营,与吴湛相见时,抓过吴湛的手,一下折断他的手指,用剑指着吴湛蠢蠢欲动的手下说,这事与你们无关,希望认清形势。于是,带着吴湛走出军营。

时湛已不能自安,严兵为备。世忠诣湛,与语,手折其中指,遂执以出;门下兵卫惊扰,世忠按剑叱之,无敢动者。诏戮湛于市。

后来,赵构让韩世忠追捕苗傅、刘正彦时,韩世忠发下宏愿,我一定把这两个人给你活捉回来。当然了,韩世忠真把他们全活捉了回来。

对赵构而言,苗刘兵变多少有些是因祸得福,因为此前从来没有人这样挑战过赵构的权威,所以人们很难估量赵构的基本盘到底有多大,在这种背景下,难免会有很多人敢无视赵构的权威。

苗刘兵变结束后,所有的人都需要重新估量赵构的基本盘了。在这种背景下,赵构终于可以放手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了。

来源:搜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