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2|回复: 0

曹操也好袁绍也罢,都只是这群人的傀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6 02: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东汉末年的投胎技术,袁绍可谓是一流水准。他汝南袁氏声名显赫、四世三公、世代为官,是当时的重量级世家大族。

当外戚宦官较着劲看谁能把朝政弄得更糟的时候,黄巾军先起来搞事了。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凉州的野心家董卓随意废立皇帝,引起了台下一片倒彩声。而反董卓的联盟,盟主正是袁绍。当时在诸多势力中,袁绍门望最高、威名最大、实力最著、兵将最强。天下之士,都以袁绍为匡乱纠敝、救危扶倾的第一人选,其他如孙坚、袁术、公孙瓒、刘表……都不及袁绍。

所以世家大族们,在兵荒马乱之际纷纷投往袁绍幕下。天下纷乱之时,选对了领导跟对了人,才能保证大家族的地位和豪富的延续。而越是有人倾向袁绍,就会还有越多的人力物力投靠袁绍。靠在袁绍这棵大树下乘凉,似乎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1.jpeg

但偏偏就有人不这样想,例如颍川荀彧。

荀彧也是世代冠族,素有令名。当时黄河以南成为受灾最严重的战区,荀彧携宗族去投靠河北的冀州牧、颍川同乡韩馥。但到了河北,袁绍已经夺取了韩馥的冀州牧位子,荀彧于是就在袁绍幕下。因为荀彧的名声,袁绍是很信重他的,“待彧以上宾之礼”。

但没过多久,荀彧却居然弃袁绍而去,转而投奔了势单力薄、看上去随时都可能会完蛋的曹操。

当时的曹操,全没有后来横槊赋诗的气魄。他的养祖父是宦官曹腾,作为阉宦出身的子弟,天生就被人轻视。这让曹操的事业开展起来,比卖草鞋的刘备更难,因为刘备再怎么落魄也是皇室成员。曹操第一支人马只有五千,荥阳一战基本就打光了;第二次募兵,也不过三四千人。跟雄兵数万的袁绍相比,简直不算威胁。就连他的空头名号奋武将军,也是仰仗袁绍支持才获得的。

所以二十九岁的荀彧投奔曹操,曹操简直高兴坏了,“吾之子房也。”世家大族“首望”荀彧来投,也就证明自己开始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这对当时孱弱的曹操而言,无异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2.jpeg


而荀彧弃袁奔曹的理由也很简单:抛开家庭出身和眼下实力不论,他认为曹操是那个比袁绍更有希望统一天下的人。

乱局对于众多的世家大族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选择得当,在天下恢复太平之时,自身的威望和影响力可能有不减反增。汉室领导虽然姓刘,但治国的权力实际是掌握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那里,他们正是世家大族的代言人。

而荀彧做了三件大事,一举成就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业。

一是建立根据地,“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曹操靠镇压黄巾起家,一开始想的只是怎么能活得长久一点,对自身的发展还没有长远规划。其时袁术、吕布、刘表、孙坚……个个都比曹操肥壮。此时的曹操还有明显的流寇理念,像攻打徐州主要目的只是在掠夺粮草物资,还没有理解根据地的重要性。

而荀彧说服曹操先集中全力摧毁吕布,消除距离最近的最大威胁,然后在自己的兖州地盘上兴办屯田、招贤纳士、整顿军队、遣使供奉。一句话,把自己这一方小天地,打造成与群雄争天下的大本营。

二是迎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从当时实力而言,名义上迎奉实际上挟持汉献帝这种好事,本来根本轮不到势弱力微的曹操——但挟持天子,实际上是需要相当技术含量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许多人都想过也做过,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像董卓、李傕、郭汜这些军阀都挟持过汉献帝,但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反而招致了天下人的唾弃。袁绍就是因为这样的前车之鉴,所以虽然有谋士做过同样的建议,但他不愿意去捧这个烫手山芋。何况他觉得东汉帝运已尽人心已失,把皇帝请过来供着也没多大用。

袁绍不愿意打的这手牌,却成了曹操势力脱胎换骨的胜负手——不同之处就在于荀彧。他不但力劝曹操尽快迎奉献帝以“从民望”、“服雄杰”、“致英俊”,更在献帝来到许都之后,以汉廷尚书令的身份协调跟随献帝与曹氏集团之间的关系。没有荀彧这个既为曹操第一谋臣、又为汉廷首席宰辅的关键人物,曹操未必能把献帝这个工具的效用最优化最大化。

这一举动,使得曹操在名分上获得了当时的道德制高点:汉献帝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愿意为汉室效力的名流如王朗、华歆、陈群等,都在此时前后来到许都。扯虎皮做大旗的曹操,在招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成为当时第一。

三是决定袁绍曹操终极命运的官渡之战。

早在官渡决战前三年,荀彧就在为这场袁曹决战做准备。他要曹操趁袁绍忙于兼并公孙瓒而无暇南顾之际,先逐一消除东南西三面的各路军阀,避免今后腹背受敌的局面。所以当曹操在官渡面对袁绍时,袁术、吕布、张绣……这些威胁都成了过去时。

即便相持,当时舆论也还是一边倒的看好袁绍,曹操境内的官吏、人民、士兵天天都有逃往投奔袁绍的。荀彧一边控制许都的反曹情绪、一边加强对各地叛乱的控制、一边力劝曹操固守待胜。曹操在官渡取胜后,一度仍然忌惮河北势大想先南攻刘表。也是荀彧力劝他一举攻克袁绍地盘,彻底免除后患。

所以后来不但曹操自己称赞荀彧“建此二策,以亡为存,以祸为福,谋殊功异”,就是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东晋,丞相王导也赞叹说“荀文若,功臣之最也。”留守许都的荀彧功劳却最大,只有明白人能明白,那是因为他代表着整个世家大族的主流意见:袁不如曹。

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赤壁功亏一篑之后,曹操自己心里明白:有生之年,可能是很难改变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了。那剩下还有什么事可做呢?只有想办法把自己的地位,在史书上再升一升了。

以曹操当时的地位而言,无论是叫骠骑将军还是叫魏王,都是实际上的第一话事人,汉献帝只是个摆设。但当他开始威胁到汉献帝的摆设地位时,他也突破了荀彧的底线。荀彧的底线,就是天下必须姓汉、天子必须姓刘。所以官渡之战过去十二年后,当曹操试探荀彧自己进位魏公的意图时,遭到了荀彧的极力反对。

对于荀彧而言,这是曹操篡汉一个明显的信号,而这是尚名节的他无法接受的;对于曹操而言,作为当时朝臣和士族社会的首望,荀彧的态度对其他人有着重大影响。荀彧和曹操,从此在双方都无法妥协的根本问题上失和。

荀彧和曹操的分歧,其实是传统世家大族与新兴曹氏集团的分歧。荀彧只要顺水推舟,就可以成为代汉建魏的第一劝进首功之臣,但他绝对不会这样做。所以荀彧最终选择仰药自尽,天下人都心里雪亮:他是被要当周文王的曹操逼死的。

荀彧一去,曹操松了一口气,然后跟着又杀掉了杨修、崔琰。再算上之前杀掉的孔融,曹操实际是杀鸡儆猴,用这些名士的脑袋来警告世家大族:生杀在我。世家大族们也就开始韬光养晦以待时机,他们早已算过:曹操的后人,未必能保得住他的基业。

果然曹操一死,曹丕就逼汉献帝禅位于他,皇帝是当成了。但就在曹丕称帝的同时,用于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也开始正式推行。跟曹操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的人事制度相比,九品中正制保证世家大族能够子孙入仕不绝。一代为官、世代为官的制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而不管是曹丕曹睿曹芳,都远远缺乏曹操那样的驭人能力和掌控局面的智慧。所以曹操死去不到三十年,司马氏就在高平陵之变中给予曹氏宗室势力以致命打击。表面上是司马懿一个人养的死士,背后却是与曹氏夏侯氏为难的世家大族、满朝文武。

曹氏在三国中最先篡汉称帝,却最先灭亡,而许都也是当时世家大族势力最盛的城市。此时汉祚已尽,司马氏也就顺水推舟地成了世家大族新的话事人。管你袁本初还是曹孟德,即便司马氏的晋朝最后还是受制于王导的王氏一族,“王与马,共天下”。在权力的游戏里,政治强人只是世家大族们的傀儡:你或许能暂时赢上一时半刻,但几十年的胳膊永远拗不过几百年的大腿。

来源:搜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7 16: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