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蒲剧在肥沃的土地上更好地生长
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专家发言辑要
7月7日,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戏剧理论博士、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季国平,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周育德等20余位国内戏曲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如何让蒲剧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延续、在保护与发展中更具魅力等内容,就蒲剧经典剧目、表演特技、人才培养、剧本创作、守正创新等方面建言献策,观点切中肯綮,引人思考。
特按照发言顺序刊发部分专家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著名戏剧评论家周育德
首先要表达对蒲剧的崇敬。黄河两岸是梆子腔的发源地,山西四大梆子的老家是古蒲州。历史悠久的蒲剧,表演题材丰富,从古代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现代的革命英雄,舞台上应有尽有,是没有题材局限的全能型戏曲剧种。在几百年来的蒲剧舞台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表演艺术家,可以说星空璀璨。可喜的是,蒲剧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小梅花”,这是蒲剧的希望和未来。就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编演现代戏“三并举”的创作方针来看,蒲剧的家底丰厚。老前辈们都说蒲州梆子有“二十四本”(上八本、中八本、下八本)。几百年来,支撑着蒲剧舞台的不仅有大量传统戏,而且不断有新编剧目出现。河东大地人杰地灵,历史故事非常丰富,除一些优秀保留剧目外,近年来蒲剧还创作了不少新编历史剧,更令人欣慰的是,在现代戏的创作方面也作出了傲人的成绩。《土炕上的女人》《山村母亲》这两部现代戏,都是遵循戏曲艺术的规律,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戏曲”。而关于蒲剧的研究,数十年来,也取得很大成绩。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临汾《蒲剧艺术》和运城《戏曲之乡》两个刊物,发表过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还有《蒲州梆子志》《蒲剧经典剧目选编》等编纂出版,这在全国300多个剧种中,也是罕见的。正因为有对蒲剧艺术的科学研究,才使得蒲剧的创作和演出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理性、自觉性和自信心,使之能在健康的发展之路上迈进。希望蒲剧的研究工作能继续和深入,这对于今后蒲剧的创作、规划和推介,有极大帮助。同时,也希望培养出一批从事蒲剧研究的新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
蒲剧艺术周的举办是一大创举,可概括为:大蒲剧、大格局、大作为、大担当。
以前的人唱戏可能就是为养家糊口,剧目以古装戏居多。后来为反映现实生活,也基于创作需要,才有了现代戏。戏曲艺人被誉为文艺工作者,他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到了21世纪,蒲剧契合时代的发展,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音、乡思、乡愁、乡情是蒲剧的最大优势,也是蒲剧之树常绿的奥秘。大蒲剧是说“天下蒲剧是一家”,从运城、临汾几地共同打造蒲剧艺术周,可以看出蒲剧艺术人的团结,这也是蒲剧人锲而不舍精神的体现。运城市委、市政府举办蒲剧艺术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蒲剧的文化基因、文化传承,脚踏实地地践行,体现了大作为、大格局、大担当。蒲剧把握时代大势,反映时代变化、时代追求,与时代同步。民族文化复兴需要创作者站在时代、世界高度思考,蒲剧不为一人一事,如今“小梅花”的传承就是未来和希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京剧》原主编吴乾浩
蒲剧历史久长,在晋南分南路梆子与北路梆子,南路文雅,北路火爆,两者互相吸收融合,在山西四大梆子争胜中,逐渐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几代蒲剧艺术家扩充剧目,“二十四本”情节诱人,打造唱功与各项特技,让观众着迷,蒲剧也大放异彩。
历史不能代替今天,思考再造蒲剧的辉煌,更需要“出人”“出戏”,需要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传承,需要优秀精品剧目,戏演到观众心里。
可喜的是,蒲剧的根一直深扎在民间,接地气,有群众基础。近年来,蒲剧实行科学的“三并举”创作方针,成就喜人。
蒲剧艺术周的举办,更是着眼于当下与未来的发展。展演丰富多样,不仅“三并举”剧目都有,而且重在艺术水平发挥,老中青人才各显其能,胡子功、功、椅子功等特技一一亮相。剧目上,蒲剧历来有耐心加工、创造精品的传统,近年来又对重大题材,进行新的开拓。
一个剧种的兴衰,有各种复杂的原因,是否出现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大演员,则是一个最突出的标志。蒲剧这些年发生的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道理,产生了不少有较高艺术造诣的大演员。大演员的示范和熏陶发挥潜移默化的良好作用,蒲剧重视艺术通识教育,先有蒲剧进校园,培养人才机制节节升高;如今发展到大学本科阶段,剧种的造血功能得到了极大恢复。
希望蒲剧艺术周培根奋发,牢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一次比一次办得好,让蒲剧发展更辉煌!
《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编审姜志涛
运城是个戏剧积淀丰厚的城市,特别是当地的特色剧种——蒲剧,更是深受群众喜爱。百姓爱看蒲剧,领导重视蒲剧,因此蒲剧艺术在运城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就景雪变从艺50年的成就,谈一点感想:景雪变从艺50年来,不但刻苦学习前辈宝贵的艺术经验,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勇于在戏剧上开拓创新,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新剧目、新形象。
50年的磨砺打拼,她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也为蒲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诸多奖杯、证书,就是对她表演成就的肯定和褒奖。
更难得的是,50年来她始终心系观众,为基层观众演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她坚持把戏送到乡村山野、工厂矿山。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景雪变的戏剧已成为蒲剧戏迷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提起景雪变5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羡慕,殊不知这背后,是她成长的坎坷、学艺的勤奋。这份成功是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才换来的,是靠矢志不渝的努力、百折不回的拼搏才得来的。
回顾景雪变5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除了在舞台上留下了众多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外,作为戏剧教育家,她口传身授,手把手地指导、调教,为蒲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这些青年演员如今已经成为蒲剧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多年来,景雪变把自己的拿手剧目《柜中缘》《阴阳河》《山村母亲》等,无私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青年演员和院校的学生,一批蒲剧新秀在她的指导下茁壮成长,逐渐担起了“薪火相传”的大任。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裴福林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多元文化及网络传播的冲击,戏曲必须改革创新以满足当今观众的需求。
蒲剧,保留下许许多多丰富且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蒲剧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人物、有内涵、有影响力的了不起的剧种。它的兴盛是戏曲发展的缩影,它的辉煌早已载入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林。
鉴于蒲剧的历史地位及其丰厚的艺术遗产,我以为“狠抓传承,固本守正,稳步创新”,是其未来努力发展的方向。狠抓传承是基于其丰富宝贵的艺术遗产;固本守正是要在扬弃中粹其精华;稳步创新则需要头脑清醒,不盲目跟风。纵观戏曲发展史,就是一部戏曲表演史。优秀的传统经典剧目以其活生生的经验告诉我们,表演艺术含金量的高低(四功五法),是决定其薪火相传的命脉所在,几百年来在发展中扬弃、传承中创新,留下了非常丰富和宝贵的遗产,为戏曲艺术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托保障。蒲剧作为一个有着丰厚遗产的古老剧种,挖掘传统、整理改编、传承经典、守正固本,应是其工作的重心所在。努力抓好新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应。总之,守住家底,敞开胸怀,狠抓传承,固本守正,蓄势待发,稳步创新,也许正是蒲剧艺术的经营之道、发展之路。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演员》杂志常务副主编高扬
作为一个地方剧种,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十多位获奖演员中,居然就有两位蒲剧演员,可见这个剧种在新时期伊始就勇立潮头了。蒲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有很多被称之为绝活的特技,如“水袖功”“椅子功”等。然而,蒲剧的辉煌并不仅仅在于它的传统,之后的两座高峰都是由现代戏所铸成的。景雪变的《山村母亲》一剧,形成了新时期以来蒲剧的第二个高峰。对蒲剧今后发展来说,因为前面的高峰,要想超越就要选择新的突破点。
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一批批蒲剧新秀正在茁壮成长,但一个剧种发展不仅要“出人”,还要“出戏”。目前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剧种的美学体系,深入研究剧种的独特个性,确定目标,打造一批独特的作品。因此,回到戏曲的本质来看,对于地方戏而言,它是民间教化的工具,但同时也是可供欣赏的艺术品,很多绝活等表现形式都有着独立的欣赏价值。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会提升,反映到文化消费上,就是人物对艺术品的形式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蒲剧有着很深厚的历史积淀,因此,下一步的发展可考虑在新创剧目中加强表现形式上的作用,根据蒲剧自身的特点,创造出大气磅礴、优美细腻、个性鲜明、丰富多彩的剧目。要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一定要有全国性的眼光。一戏一人一团一地都很难达到,因此,全剧种及整个地区各界应该联合起来,打造一个蒲剧的生态圈。这就要求不仅要有新一代的演员,还要有自己的导演,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评论家、理论家,以及充满地域风情的文艺作品。在这样肥沃的土地上,蒲剧才会更好地生长。
戏剧编剧、理论家、评论家,戏剧活动家王笑林
从《枣儿谣》的创作谈戏剧的主题立意。由运城市蒲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蒲剧《枣儿谣》,是近年来我省戏曲舞台上出现的少有的优秀剧目之一。通过《枣儿谣》的创作过程,也更加说明“戏剧的主题立意是剧本创作的根本”。这出戏是一部为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孝悌”为主题立意而创作的剧目,故事是根据运城市稷山县吴城村的真人真事改编。
戏剧的题材和主题可与作者主观的思想、认识、感情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作者通过对生活形象的反映,表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剧本的主题立意基本分以下几个方面或内涵:题材的主要故事情节、主题价值的充分渲染、带给观众情感的宣泄。
《枣儿谣》这出戏不是靠曲折惊险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向观众展示戏剧冲突,而是完全用人物情感的外泄,表达剧中所要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悌”思想。如果演员没有非常成熟的演唱技巧和过硬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完不成这个任务的。王艺华在58岁这个年龄,卓越地完成了这样一位独特人物形象的塑造。
但是戏剧的感染力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艺术功力体现。今天通过蒲剧《枣儿谣》探讨了主题立意在戏剧创作中的作用,目的是为了使广大剧作者在艺术创作中少走弯路,使文学剧本更好地为舞台艺术,特别是表演、导演服务。舞台实践证明,主题立意和剧本创作是值得戏剧创作者各部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演员》主编黎继德
说到蒲剧的传承发展,在此重点谈谈王艺华。十年前,在王艺华从艺40周年庆典晚会上,主持人祝愿他的蒲剧事业更上一层楼。任何艺术家要更上一层楼都是很艰难的,像王艺华这样的蒲剧名家就更难。
第一,成就很大,他被称为河东大地“蒲剧第一小生”;第二,年岁不饶人,演员表演的黄金期是很短暂的,55岁的年龄,再更上一层楼很难;第三,一身多责,当时作为团长的他,工作繁重,要沉下心来继续表演是难的。但他有河东汉子的狠劲、韧劲、猛劲,三年后拿出来了《枣儿谣》,超越了之前的作品:第一次原唱,“平地起高楼”,其中有很多经典唱段;角色跨度大,从小生跨到老生,还不单纯是老生的表演,角色本身是中年人,只是因为岁月折磨,有老生姿态;表演上了一个台阶,有程式化、生活化、情感化、人物化,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自己。
在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关于蒲剧研究,首先要细化,内容、方向可以具体化,对各大艺术家、唱腔分门别类,比如对蒲剧“俊英腔”、王艺华和景雪变已形成流派的研究。第二,关于人才培养,河东蒲坛一直很重视,将来可以多和外界联系合作,在本地设立培训基地。第三,希望蒲剧要走出去,带着经典剧目走遍全国,这对剧种的影响力、对演员的磨炼等,都有很大帮助。剧本创作也要精确定位、清楚指向,落实到人、到团,落实到具体的项目。最后祝愿蒲剧艺术昂首新时代,更上一层楼。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所长、《戏友》杂志主编、中国戏曲学会理事祁爱斌
蒲剧作为山西50多个地方戏曲中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一个古老剧种,历来注重人才的培养,一代代蒲剧艺术家鼎力相助,薪火相传,不但架构起了蒲剧艺术优良的艺术传承谱系,还创造了一系列精湛的表演技艺,跷功、帽翅功、髯口功、水袖功、椅子功等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表演特技,推动着蒲剧艺术不断地走向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文华奖、梅花奖获得者的新一代中青年蒲剧表演艺术家,作为蒲剧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依然不放弃技术提升和艺术深造,不但是当代蒲剧艺术的优秀接力者,也是未来蒲剧的传承者。这些艺术家为培养后备人才,担当起戏曲教育园丁,以传帮带的形式继续为戏曲艺术发挥余热,为蒲剧艺术争得了无数的荣耀。
蒲剧艺术之所以历经数百年绵延不断,一直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得益于历代蒲剧艺术家矢志不渝地对本剧种所拥有的数百个经典剧目的挖掘、保护、传承,从而使得蒲剧艺术的舞台演出剧目始终保持着多样化并存的态势。新的时代新的要求,古老的蒲剧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止步地发展,这种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从而实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以独特魅力在河东大地上流传几百年的蒲剧艺术,曾历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也曾无数次创造辉煌,但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蒲剧艺术家们都始终荣辱不惊地保持着蒲剧艺术的独特本性。我想,这也许正是古老蒲剧始终秉承的“传其美,承其艺”的艺术创作宗旨。
戏剧理论博士、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分党组书记,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国际戏剧协会副主席季国平
蒲州梆子是我国颇有影响的大剧种。首先,蒲剧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宋金元时代,河东戏曲就很发达,滋养了河东百姓,也孕育了蒲州梆子。晋南是元杂剧流行的重镇,相信蒲州梆子与古老的以唱高亢激越的北曲为声腔的杂剧艺术,必然有着深厚且直接的渊源关系。其次,蒲剧名家辈出,影响深远。蒲剧历史悠久,产生大量名家大师。运城的梅花奖获得者是山西十几个地级市中最多的,运城蒲剧,好戏连台,名家辈出。王秀兰是前辈领军人物;武俊英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俊英腔”,被广大观众和戏迷喜爱;王艺华文武兼备,唱作俱佳,有“蒲剧第一小生”的美誉;景雪变是“二度梅”获得者,对蒲剧有重要贡献,一是自己的成就,一是对蒲剧接班人的培养;吉有芳是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后来创作的《哑姑泉》也非常好;孔向东的《清风亭》《周仁献嫂》非常出色,更是凭借《赵氏孤儿》一举获得梅花奖;贾菊兰,以蒲剧《青丝恨》摘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回顾他们的创作之路和对蒲剧艺术的杰出贡献,可以总结为推陈出新、守正创新。他们对古老蒲剧艺术的扎实传承,与时俱进,对于蒲剧艺术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守正创新,要守中华文化之根、中国戏曲之魂。根是中华文化、中国艺术的本质特征,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魂是作为戏曲的本质特征,写意性、综合性、程式化、多样化(包括剧种的多样化)等。对于地方戏来说,还有鲜明的剧种特点,只要将这些守住,就是“守正”。守正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要以守正创新为生产力,学会生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特别是要争取年轻观众。
来源:运城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