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时指出。
十年来,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在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个个项目正不断从愿景变为行动和成果,绿色正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生态为先,一种中国责任
巴基斯坦杰赫勒姆河畔,由中国三峡集团为主投资方投资建设的卡洛特水电站是当地人口中的“绿色明珠”。
建水坝要考虑鱼类,卡洛特水电站项目部为此颇费心思,请来生态专家,下河采集样本,观察记录不同点位数据,为保护当地特有的马哈西尔鱼、阿尔万雪鳟鱼专门进行调研评估。按照专家建议,项目部对受影响区域开展环保巡视和保护活动,在施工区树立禁渔标识,在溢洪道设置生态流量泄放孔和闸门,用于机组停运期间泄放生态流量。
卡洛特水电站的建设,既为当地数百万人提供了绿色清洁能源,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清洁、绿色、高效。”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这样评价。
与巴基斯坦情况相似,不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都面临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艰巨任务,同时也面临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一些“一带一路”项目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生态兴则文明兴。中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也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坦桑尼亚革命党中央委员青年主席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长期关注中国的绿色实践,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中国理念——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
在加纳,中国企业在建设特马港新集装箱码头时格外重视对海龟生存环境的监测,专门建立了一座“海龟孕育中心”;在肯尼亚,中企在修建蒙内铁路时增加桥墩高度、设置声音屏障,以保护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在克罗地亚,中企在建设佩列沙茨大桥过程中采用气泡幕降噪、远距离运输钻渣等手段,以减少施工对海洋鱼类的影响……
绿富同兴,一种中国智慧
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市,充足的阳光下,数米高的绿草汇成草林,郁郁葱葱。这是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当地推广种植的菌草。
这种菌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根系发达,可以大面积种植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代替树木栽培菌类,经济效益突出。经营食用菌培育作坊的卢旺达人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说:“我有4个孩子,菌草技术带来的收入,除去孩子学费和生活开支,还能存下一些钱用来扩大生意。”
联合国驻卢旺达协调员奥佐尼亚·奥耶洛说,菌草技术有助于促进非洲可持续农业生产,将为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如今,菌草技术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扎根。这不仅是“中国草”“治沙草”,也是“致富草”,展现了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中国智慧。
在埃塞俄比亚,中国科研人员在荒漠中推广“清灌育草、封育轮牧、牧养结合”的生态修复与生计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埃及,中国的节水梯田模式帮助西奈半岛山区涵养水源;在毛里塔尼亚,中国帮助建设首都努瓦克肖特流沙快速固定、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区;在尼日利亚,中国在卡诺州建成“经济林保育”试验示范区;在尼泊尔,位于特莱平原的中国绿色化肥试验区促成小麦等农作物最高增产400%……一系列绿色实践正在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走向“绿富同兴”。
携手治理,一种中国方案
一排排光伏板下绿意萌发,打破大漠中土黄灰寂。这是中国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光伏治沙实践。
安装光伏板,遮挡直射阳光,再覆盖芦苇沙障,减少地表蒸发,最大限度保持了土壤的含水量,就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这种既可以用光伏发电,还能固沙的创新技术被不少国家看中。今年9月中旬,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上,沙特阿拉伯等国的机构和企业与中国企业就此达成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在不少环保专家看来,中国分享治理荒漠化的技术与经验,有效提升了全球环境治理的行动力。这是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一个侧面,也是中国同各国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一个缩影。
从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2017-2022)》,到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再到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为120多个国家培训3000多人次的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中国同各方一道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
从肯尼亚加里萨郡的光伏电站,到南非开普省德阿镇的德阿风电项目,再到拉美国家街头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企业帮助下,一批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落地,成为当地引人注目的绿色标识。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中国不但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并且在许多细分领域都是领导者,还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其他国家共享这一成果。”
中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丰富实践正沿着“一带一路”跨越山海,通过一个又一个绿色项目助力当地发展,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
建设“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十年来,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先后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但也应看到,“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存在,沿线国家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多重制约,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合作水平有待深化,迫切需要完善相关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加快培育数字领域合作新业态,发挥绿色发展引擎作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坚持互利共赢、互学互鉴,携手推进“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主体共商,加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顶层设计。加强同沿线国家的对话磋商和政策沟通,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是构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的重要保障。一是与沿线国家一同明确“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的建设目标和保障措施,确定合作领域和重点方向,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步骤、分阶段推进“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二是携手沿线国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具有良好约束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以高质量法治建设推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高水平发展。三是树立多边协同共建理念,不断优化多方利益协调机制,汇聚发展共识,凝聚共建合力,携手打造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的“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
生态共治,推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协同治理。面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威胁,沿线国家必须冲破生态合作的政治阻碍,以命运休戚与共的自觉参与到区域生态治理行动之中。一是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等机构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持续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建设,共筑生态环保合作新格局。二是持续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核与辐射安全、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协同治理,推动在森林、草原、海洋、湿地、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形成系统性保护共识,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携手沿线国家构建环境公约履约合作长效机制。三是大力推进环保社会组织与沿线国家组织和机构合作,发挥其在区域生态保护和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强环保智库功能建设,提高环保智库在“一带一路”国家环境评估、环保决策、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数字共建,赋能“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智慧化建设。“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智慧化建设是深度开展区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加强并推动沿线国家在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快建设设施互联和数据互通的数字枢纽,应用数字技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污、降排、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全球性生态问题,促进沿线国家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激发数据要素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中的效应倍增作用。另一方面,持续加强与沿线国家开展数字人才培养政策沟通,发挥高校、协会、培训机构在数字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依托“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平台有针对性地为沿线国家提供数字人才技能培训,强化“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的数字人才支撑水平。
绿色共享,加快“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为此,要将绿色作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的强大动能要素。一是创新绿色发展合作模式。一方面,发挥有效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培育绿色市场竞争环境,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深化政府间的友好合作,协商确定优先发展的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加大技术扶持力度。二是拓展绿色发展合作空间。一方面,提高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的绿色低碳化程度,鼓励我国绿色能源企业“走出去”,统筹推进绿色基建、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领域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加强绿色供应链国际合作与示范,提升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绿色贸易水平,持续加强生态经济、生态旅游、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三是提高绿色金融支撑能力。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能力建设,鼓励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参与建设绿色发展银行等公共金融服务平台,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类型,提高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行业有机融合。
价值共生,促进“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民心民意根基,突破“传播困境”和“认同障碍”,是推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是构建多元化传播体系。在具体实践中,着重挖掘民间外交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潜在效用,系统展开分层次、立体式传播,形成政府、媒体、学界、群众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二是打造普适化传播内容。选取在沿线国家认可度较高的普适性内容进行传播,把刚性刻板的话语叙事转变为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柔性叙事,以立体、生动、鲜活的方式宣传“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核心。三是搭建创新化传播平台。开发沿线人民易于接受的数字影音传播平台,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理念传播,打破国别、信仰的藩篱,触及沿线人民的心灵,凝聚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国际共识。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