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展现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的大国担当,期待中国在未来发展中继续以坚实的步伐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世界和平发展带来信心,表示愿与中国携手同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行稳致远 提振发展信心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充满力量、鼓舞人心,让人们看到中国过去一年在国计民生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看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加纳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本杰明·阿那格雷说。
过去一年,中国企业在加纳修建了公路、码头和桥梁等基础设施,鲁班工坊首次落地加纳,越来越多加纳年轻人学习中文、到在加纳的中国企业就业。阿那格雷说:“相信中国经济将在2024年继续呈现良好势头,持续以自身发展为中非合作和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和动力。”
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新年贺词中提到的中国科技创新成就令坦桑尼亚《卫报》国际版主编本杰明·姆加纳受到鼓舞:“这些成就显示了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坦桑尼亚未来发展提供了榜样的力量。”
去年12月来华参加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的西班牙《金融世界报》社长何塞·路易斯·巴尔塞洛对新年贺词中“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传承着伟大的文明”等论述印象深刻。“中国将现代潮流和对古老文明的尊重和保护统一起来,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富有创意、卓有成就的中国形象。”巴尔塞洛说。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主席指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世界期待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继续在各领域为世界作出突出贡献,推动国际社会更加和睦和谐。”赵宏伟说。
拥抱世界 担当大国责任
举办主场外交,出席国际会议,会晤老朋友、新伙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历数一年来中国外交的高光时刻。曾在俄罗斯科教部任职的维克托·库普里欣由衷表示:“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实践令人赞叹!”
库普里欣过去20年曾到访中国30余次,家中书架上摆满了关于中国的书籍,每年元旦前夕品读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已成为他的习惯。“我从贺词中读到了一个热爱和平的中国、一个愿与世界共同发展的中国。”
“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对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印象尤为深刻。
随着新年假期的到来,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哈利姆车站越来越热闹,很多人乘坐雅万高铁去西爪哇省首府万隆度假或返乡。作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已超过100万人次。苏尔约诺说,雅万高铁是中国追求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各国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感慨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最重要的倡议之一。”
元旦前夕,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项目D01住宅楼封顶。曾经,这里是荒无人烟的大片沙漠,如今摩天大楼已拔地而起。赫尔米说,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强调的“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中国的国际合作践行了这一理念。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对新年贺词总结的中国一年来外交实践印象深刻。他回忆起在中国古城西安举行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指出这一峰会具有历史性意义,为促进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各领域长期合作开辟了广阔新前景。“中国以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拓展国际友好合作,这符合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共同期待,也符合世界的共同期待。”
多国人士指出,2023年的中国外交阔步前行,新的一年,中国将继续书写与世界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精彩故事。
“从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塞内加尔外国记者协会秘书长阿卜杜拉耶·巴说:“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相信中国将与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努力,致力于解决共同面临的发展难题,实现共同繁荣。”
命运与共 创造美好未来
对于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有关共建更美好世界的论述,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深表认同。他说:“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中国将承担起大国责任,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福祉,这对世界非常重要。”
2023年,世界变乱交织,地区冲突牵动着世人的神经。
“世界正经历动荡,中国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正是世人所迫切需要的。”阿联酋阿布扎比执行办公室主席前顾问易卜拉欣·哈希姆说。
“拉美人民和中国人民对人类未来有着共同的愿景,愿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委内瑞拉新兴经济体发展高等研究中心学术研究主任路易斯·德尔加罗认为,习近平主席在新年之际对世界的美好祝愿,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看来,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振奋人心,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期待中国不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倡导包容、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并通过在多边和双边领域持续努力实践,造福全世界。”
韩国韩中友好联合总会会长禹守根说:“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处在深刻变化中的世界指出正确发展方向。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之时,期待中国继续唱响合作共赢、均衡发展、共同繁荣的最强音,推动建设更加和平稳定、开放包容和携手共进的世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美好蓝图正在变成生动现实,化作沿线各国发展的实效、百姓民生的实惠。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建筑企业积极“走出去”,深度参与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一大批互利共赢项目成功落地,打造了一张张“中国建造”“中国友谊”名片,有力传播了中国真心实意促进合作、共谋发展的正能量和积极形象。
首届中国建造发展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建造‘走出去’”专题进行研讨。
“中国建造”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十年来,“一带一路”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中国建造”“硬功夫”走出国门,“中国标准”“中国方案”“软实力”扬帆出海。如今,“中国建造”正从“业务全球化”迈向“品牌全球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双向奔赴”,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白正盛表示,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与相关国家深度合作,在标准、科技、认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下一步,要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积极争取外交、商务、国际合作等有关方面的支持,增加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业主对接机会,增强规模效应,打造系统与集聚优势,推动“走出去”队伍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拓大型的新区综合开发业务。
中国建设报社副社长顾宇新表示,十年来,“一带一路”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已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十年来,建筑企业积极“走出去”,深度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规划和建设,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设施联通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不断擦亮“中国建造”的金字招牌。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会长李礼平表示,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42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4.3%,新签合同额17021.7亿元人民币,增长2.1%。其中,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的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达到8718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2%;营业额5713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总额的54.8%。
2022年我国共有79家企业入选了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的榜单,入选企业共实现海外市场营业收入112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5.1%,收入合计占国际承包商250强海外市场营收总额的28.4%,在全球建筑市场营业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海外建筑企业表现亮眼,为推动“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国际合作处处长余山川认为,十年来,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走出去”势头强劲。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陆续建成了中缅油气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蒙内铁路等项目,“中国建造”品牌在国际上稳扎稳打、逐步生根。
余山川表示,下一步将从六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一是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全产业链“走出去”,引导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建设、建筑材料等产业链进一步整合。二是鼓励企业“联盟拓市”,携手壮大“走出去”主体队伍。三是多元化拓展国际工程市场,进一步巩固发展传统友好市场,大力拓展新兴国际市场。四是不断提升建造科技优势,推进重大建筑技术创新成果输出,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系统布局一批支撑城乡建设发展的研发项目,持续巩固提升世界领先技术,集中攻关卡脖子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惠民实用技术。五是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交流,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走出去”。六是强化安全保障与风险防范,一方面建筑企业自身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对“走出去”企业的指导协调,并联合多部委建立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机制。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春景表示,当前中国承包商已从援建、劳务输出、分包、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向更高的业务模式发展,参股、投资带动EPC模式的项目运作更加成熟,通过投融资、标准、技术、装备输出的发展,体现自身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日益加深。
王春景认为,充分掌握业主的需求是做好项目的基础,要将设计向下游延伸,为采购、施工提供便利和先发优势。采购施工要向上拓展,给设计提供有力支撑。此外,E、P、C各环节要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做好无缝衔接、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业主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项目管理和决策能力较弱。因此承包商需要承担“双角色”:一方面要有部分“业主”思维,从整体项目建设出发,查缺补漏,匹配资源,主动补充技术措施,需要与业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另一方面以承包商的形式在已有业主要求、既有图纸、相关合同中发现问题,寻找项目利润,在后续合约实施中争取主动。
根據 一帶一路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