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国家战略,经过多年发展,已从一条单一“线段”拓展为四通八达的“网络”。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铁路部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与锐意进取。
抓紧契机,开深开响“经济车”。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色纽带”,在促进贸易畅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入推进,钦州港东站发展成为拥有12条股道、43名职工、每天到发铁海联运班列20列左右的国际货物枢纽站,货物发送量由2017年的2.7万吨上升至2022年的327.5万吨,增长了120倍。西部陆海新通道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一带一路”共享红利“火车头”的牵引下,已然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疾驶向前。
注重实际,开稳开好“民生车”。铁路部门深入走访调查,将铁路组织优化工作对接企业与人民实际需求,念民所忧,想民所望,切实持续升级服务制度和优惠政策。不断增加货物品类,提升产品加工合作引导。从最初的汽配、建筑陶瓷、粮食等货物,扩展到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机械、医疗器械等数十个大类的近千种产品。这一变化不仅展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成长和拓展,更体现了铁路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老百姓辛苦劳作的粮食作物和地区特产实现“有所出”就“有所得”,满足企业和人民的实际需求。
精准服务,开多开快“运输车”。铁路部门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特点,不断优化运输流程,提高作业效率。例如,“一箱到底”的运输模式优化了运输路径和中转效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一单制”的多式联运政策提升了通道时效优势,为货物运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道选择;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运输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运输过程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同时,还加强与海关、检疫等部门的合作,简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这些创新政策的推出,不仅提升了通道运营质量,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串联产业,释放融合发展新合力。依托新通道,重庆鼓励企业针对东盟、中东国家开发差异化产品,加快形成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农机通机、绿色食品等4条标志性合作产业链。中老铁路保税进口粮食直达专列开创了物流新模式,串联上下游粮食产业、服务本地粮油企业,推动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融合发展。新通道聚集产业、资金、技术,提升重庆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力,加快了物流、商贸和产业的融合发展。
提质增效,助力构建发展新蓝图。新通道“网”的扩张,带来“量”的放大。重庆物流集团整合铁、公、水、枢纽资源,为物流运输提供了多元化方案,缓解了企业的税收资金压力,大幅缩短了货物交货周期;1月4日,首趟中老铁路保税进口粮食直达专列通过一体化报关模式进入国内,全程运行时间较传统公海铁联运模式减少20%,单箱运输成本下降30%。新通道实现了降本增效,成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引擎,为深度融入 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了新蓝图。
共筑赛道,共建现代服务新平台。新通道织“线”成“网”,以“一盘棋”思想统筹谋划整体,构建起各方共同发展的平台。截至2023年10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已覆盖全国18个省区市69个城市139个站点,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80个港口,促进了沿线省区市的合作,一带一路“朋友圈”也不断扩容;同时新疆还推动5G、通信设施资源与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信息平台共享能力。西部陆海新通道让与中国“双向奔赴”的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都成为“赢”家。
西舳舻千里,铁龙驰骋,货畅其流。西部陆海新通道正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也为全球经济的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根據 一帶一路網等采編【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